这两天,编辑的朋友圈连续被一款叫做“北京交警”的手机APP刷屏,火爆的原因倒不是因为这款APP设计有多华丽,主要的原因在于它提供了“进京证”的网上办理功能。该功能将极大方便需要办理进京证的车主,再也不用受奔波之苦。但这个功能真的仅仅是一项便民措施吗?
其实关于这个APP,目前还只是处于测试阶段,里面的全部功能也并不能正式使用,据称其正式上线的时间应该是本月25日左右。想要体验的用户还需要再等上一周左右,而且初期上线的只有安卓平台的版本,使用水果平台的用户还得再等等,至于等多久,编辑也不知道。
首先,编辑不想讨论为什么会有进京证,因为我也不是制定政策的,讨论半天也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结果,只要您驾驶的不是京牌车,该办还是得办。
△ 这是一张来自百度百科的照片,里面排队的人都是在等待办理进京证的外地车主们。
要想知道为什么说网上办理进京证是一项便民举措,咱就得先来聊聊目前办一张进京证到底有多麻烦。
说白了,作为非京牌车(不包括个别特殊车辆)的使用者,想要在北京六环以内的道路行驶,必须要有一张交管部门核发的通行证。没有的话,可算是交通违法行为,是要被扣分罚款的。而且,这张证件的有效期只有7天,即便再办理5天的延期,也最多只能维持12天的有效期。
要想办一张进京证,带起相关手续去办理就可以了,而办理的地点则设置在北京市边界处的各大公路、高速路上。说白了,在您开到北京市市界的时候,就能办理进京证,然后进入北京了。
△ 图为应寺综合检查站,是北京周边24座能办进京证的检查站之一。
乍一看这样的逻辑似乎很合理,无非就是中途停下来办个证再继续上路的事儿。但事实上,这样的流程只能方便那些初次办理进京证,进入北京的车主。如果您的车已经在北京市内,需要再次办理进京证,那您只能再次带齐所有手续,前往离您最近的检查站办理(对,没错,还是北京市市界)。
对于需要长期在京使用的外地车的车主们,频繁往返于检查站去办进京证实在是既耽误时间又消耗金钱的糟心事。于是乎“代办”业务开始受到追捧,当然,这让黄牛们有了可乘之机。
如果通过北京交警APP办理进京证的功能上线,办一张进京证将变得容易得多,无论是时间成本,经济成本都将大幅降低。与此同时,靠代办生存的黄牛们也基本上失去了饭碗。
如果你真的认为通过手机APP来办理进京证仅仅是一项便民措施,那恐怕我只能说,你生活在美好的童话世界中。实际上这一举动所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便民的背后隐藏着什么?
█ 摇号
2011年1月1日起,北京市实施了小客车指标摇号政策,从此老百姓买车的难度陡然而生。时至今年4月,已经严重到了693个人抢一个购车指标的地步。既然京牌车的梦想难以实现,于是乎给车上个外地牌照(非京牌)之后在北京使用,成了很多人的无奈之举。
█ 限行
对于京牌小客车来说,只要遵照停驶尾号当天早7点到晚8点不能在五环以内道路行驶的限行规定,其他时间还是基本上畅行无阻的。但对于外地号牌的车辆来说,除了要遵守上述的规定之外,早7-9点,晚5-8点也不能在五环以内(含五环主路)道路行驶。
█ 长期进京证取消
2014年4月,北京市取消了长期进京证的办理,从此提供前面提到过的最长12天的短期进京证。这直接暴增了外地号牌机动车在京使用的难度。然而,从限制在京机动车保有量增长和降低使用强度的角度出发,这些措施的确起到了效果。
从今年依旧火爆的北京车展来看,老百姓对于汽车的刚需依旧非常高。很多人宁可冒着限行被拍的风险也不放弃开车出行的方式,毕竟北京的交通拥堵和严重饱和的人口数量大幅降低了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坐舒适感和便利性。况且,随着经济发展,百姓口袋中并不缺钱,提升生活品质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所以私家车仍是出行的首选工具。
长期进京证的取消一度被认为是控制在京外地车数量的最为有效的方式,但随着网络办理进京证的到来,进京证的约束力将被严重弱化。外地车的“春天”将再次到来。当然,编辑绝没有要抵制外地车的意思,同为合法纳税公民,行驶在自己国家道路上完全合理合法,但北京道路拥堵加剧的问题恐怕也将更加明显。换句话说,这种方便一部分人而影响另一部分人的做法,这难道不是某种程度上的倒退么?
随着办理进京证难度的降低,老百姓也可以不用再傻等着不那么靠谱的摇号了,至少在不限行外地车的周末,能够举家出游,走亲访友了。另外,随之释放的刚需也将转化成购买力,刺激新车销售,汽车经销商们或将因此而收益。
总结:总体来说,手机APP办理进京证是一项便民的措施,应当予以充分的肯定和支持。但如此一来,进京证本身是否还有存在的意义,似乎又变得十分耐人寻味。当然,无论出台什么政策,哪种措施,只要能够让道路畅通,我们就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