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上汽比作一个汽车人,你觉得他拥有怎样的性格?”
当我把这个问题抛给deepseek,它给出的答案是:一个“矛盾综合体”。
先别急着疑惑,还有更详细的解释:“上汽的性格像一位‘传统与创新交织的中年转型者’,骨架是沉稳的(传统制造基因),血液是躁动的(科技野心),眼神是国际化的(全球布局),手中紧握技术利剑,但偶尔也会因背负的包袱而喘息。”
如果你听过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在上汽之夜的开场演讲,就会发现deepseek对于上汽人格维度的分析,与王晓秋前三分钟的演讲完全吻合。
从与大众成立中国第一家合资轿车生产企业到荣威RX5喊出的第一声“你好,斑马”,再到如今的“We are more than auto”……王晓秋的那句“从江南制造局的蒸汽机,到新时代的移动智能大终端,上海滩的传奇永不落幕”,已然成为了上汽集团成立近70年的缩影。
“跪着学习 站着创新 让智能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
鸡蛋从外部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打破是生命。
在上汽,这样的“破壳新生”正一次又一次的出现着。
70年前,以上海内燃机配件制造公司揭牌成立为标志,上海汽车工业的历史由此开启,几年后“草窝里飞了出金凤凰”——凤凰牌轿车研制成功,上海牌轿车实现批产。
40年前,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上汽开创了合资合作的行业先河,逐渐建立起现代化的整车制造与零部件产业体系,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实现大发展。
10年前,上汽率先打造互联网汽车,勇敢“登陆”赛博空间,“探索”汽车新物种的无限可能。
当别的企业还挣扎在生存的泥潭中,上汽已经悄然打下了年销量超500万辆、拥有9600万用户的强大基石。
但正如deepseek所说,上汽“偶尔也会因背负的包袱而喘息”,随着汽车产业转型步伐的加快,销量下滑、旗下合资品牌承压、全新品牌遭遇围攻……这些问题的出现,不禁让外界开始质疑“上汽是否老矣?”
对这一疑问,上汽选择用一套“内家拳+外家拳+组合拳”来回应。
所谓内家拳,就是聚合内力,五指握拳,打透打穿。例如,把上汽乘用车、上汽国际、研发总院、零束科技等自主品牌的核心业务整合在一起,让资源更集中、目标更聚焦、效能最大化。
而外家拳,则是同行借鉴、跨行革命、借力打力。继续深化与合资伙伴的合作,推动合作进入2.0时代。未来,上汽的全球合作伙伴将采用中国最好的电子架构、智驾系统等技术,坚持不设技术围墙、不做生态孤岛、不惧跨界竞争的“朋友圈”原则,借助各自领域的优势资源互补,打造全新用车体验。
这里需要特别提到的是,上汽的跨界合作战略,展现了其“开放共生”的格局。与大众、奥迪的合作进入“技术共创2.0”阶段,中国电子架构与智驾系统反向赋能全球合作伙伴,标志着中国从“市场换技术”到“技术定标准”的转折;而与华为、地平线、大疆等科技巨头的深度绑定,不仅加速了技术落地,更重构了汽车产业的生态规则,这种“去中心化”的生态联盟,正在形成一种新型产业范式——技术共享、风险共担、价值共赢。
组合拳讲究的是内外兼修,默契配合,通过多样性、丰富性的战术,以求百战百胜。坚持“全球+本土”战略,利用上汽的市场先发优势,不断扩大海外版图,持续输出“中国智造”。
“面对行业竞争,光有技术还远远不够,还要找准发力点,汇聚力量、一拳打穿,打穿产品体验、打穿市场、打穿全球边界。我们深知,这场变革没有捷径可走,上汽将始终以‘跪着学习’的谦逊、‘站着创新’的骨气,让智能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说道。
“上汽的车不怕撞、不会撞、万一撞了也不怕”
“安全是平权的底线,是所有智能化的前提。”
当行业热议自动驾驶的颠覆性时,清醒者深知:安全才是智能汽车真正的"自动驾驶"。它不仅是技术参数表上的某个指标,更是车企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按照往常的发布会节奏,很少能有企业在开场后的黄金时段,把C位留给“安全”这个主题,上汽做到了。
上台后的上汽集团底盘专家芦勇,从立体防护潜艇笼式车身讲到了成员保护系统,从上中央协调运动控制VMC讲到了线控制性系统,从零重力座椅预碰撞主动安全系统、碰撞随动机构讲到了座椅集成安全带、安全气囊等等,8分钟的演讲,向外界展示了上汽从整车安全1.0到3.0的全覆盖。
贾建旭对于芦勇提出的目标是“上汽的车要不怕撞、不会撞、万一撞了也不怕”。
基于这一要求,上汽用最严苛的标准,构建了全球标准,让汽车成为钢筋铁骨下的移动堡垒,不怕撞;
上汽构建了自主可控、成熟可靠的ADAS、VMC等数字智能技术,打造不会撞的主动安全,实现安全保障从99%向99.999%的进化;
最后的万分之一,上汽以引领未来的主被动安全相结合的应对方案,发挥全链路、全打通、全开放的自研优势,实现跨系统的、精冗余的安全控制体系,万一撞了,也不怕。
从顶层设计概念入手,上汽构建了最完整、最全面的安全体系和理念,融合安全保护的软硬件能力,以及汽车基础安全五星标准和电子智能配置,实现向功能安全、信息安全、数据安全的全域融合安全。
这种以安全为信仰的产品哲学,将在时间的沉淀中转化为不可替代的品牌价值。
“懂车,更懂你”
“懂车,更懂你”,这是上汽在上汽之夜对用户许下的承诺。
在王晓秋看来,“平权”的本质,就是新鲜事物的普及化过程,可以推动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形成“我有、你有、大家有”的局面。
而真正的平权不应止步于功能普惠,而是要以“人-车-生活”为支点,驱动用户出行的全面进阶。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堆料,而是关于出行本质的价值重构。
上汽要做的,就是在“平权”驱动下,不断实现“进阶”,让每一辆车都成为最懂你的出行伙伴。
用户希望“省钱”,上汽就努力打造“效率神器”,用相同的钱,跑更远的路。上汽DMH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突破46.3%,树立行业标杆;搭载该系统的整车实测续航超过2200KM,百公里平均油耗2.49L,打破行业纪录。目前,上汽还在研发超高集成的电驱系统,实现相同体积下,重量更轻、动力更强、能耗更低。
用户希望“安全”,上汽就努力打造“机甲卫士”,全方位守护出行每一程。上汽在行业内首创“主/被动一体”智能安全系统,通过更坚固的车身、更灵敏的底盘和更精准的控制,让安全常伴左右。对大家关注的电池安全,上汽制定了高于国标30%的安全标准,进行了6倍于国标时长的极限测试,“魔方”电池累计交付超50万台,达成行业唯一“零自燃、零热失控”安全表现。
用户希望“好用”,上汽就努力打造智能“全家桶”,让汽车真正成为聪明伙伴。“全家桶”里,包括覆盖从L2+到L4级的智驾系统;与各种品牌手机生态适配的智舱系统;可实现线控转向、原地掉头等功能的智能底盘系统。
用户希望“做主”,上汽就努力搭建更多交互平台,让用户声音转化为产品基因。上汽正在打造全新的线上用户调研平台,进一步增加用户触点,把用户需求融入到产品定义中,让每一辆车在诞生之初,就携带独特的“用户基因”。
“在技术进阶上,我们要实现‘从无到有’向‘从有到好’的转变;在体验进阶上,我们要实现‘用户满意’向‘用户惊喜’的转变,让用户的每一段旅程都是一次安全、智慧、愉悦的美好出行体验。”王晓秋表示。
写在最后:
上汽的进阶之路,是中国汽车产业从追赶到引领的缩影。其以“技术平权”打破垄断,以“用户共创”定义需求,以“全球本地化”重塑竞争格局,不仅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更展现了“中国智造”的全球野心。
未来,汽车将不再是冰冷的机械,而是融合智能、情感与文化的“第三空间”。上汽提出的“More Than Auto”,正是对这一愿景的最佳注解——唯有超越传统边界,方能真正“懂车更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