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28日,2025商用车产业发展会议在湖北省十堰市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以“开辟新赛道,汇聚新动能——发展商用车产业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旨在深入分析商用车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探讨商用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新方向。
在27日上午的开幕式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发表致辞。他表示,商用车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基石,正在经历着智能革命、能源革命和技术革命三重转型。经过几年来向电动化技术和模式的不断探索,新能源商用车已经逐步从政策牵引向市场拉动转变,这符合乘用车电动化过程的发展规律。
在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新时代,5G、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大模型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发展,正在加速与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当前,中国在AI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方面取得的显著进展,正深刻影响着全球,未来中国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领域将领跑全球。
“在数智化人工智能大发展的浪潮下,智能化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成熟与拓展,尤其在商用车领域,自动驾驶商用车、物流配送车辆能够带来更加直接的经济效益,更具有应用价值。”
出口方面,近几年来,虽然商用车国内需求不够旺盛,但是出口持续增长,2024年,我国商用车出口达90.4万辆,同比增长17.5%,占商用车总销量的23.34%。海外发展已经成为汽车企业经营很重要的一个领域。同时,伴随欧盟新能源转型、发展中国家基建需求以及国家出口政策的支持,中国车企凭借技术、成本、产业链等优势,未来海外市场空间巨大。
然而,随着中国商用车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及市场占比的不断提升,我们既要面对技术上差异化的标准法规制约,又要应对更为严苛的本土保护性限制。对此,付炳锋建议,当下以及未来,行业企业应从产品输出向体系共建进行转型,共同联手协同发展,形成互利共惠的竞合模式,从而提升中国商用车品牌综合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