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31日,2016中国品牌银川论坛正式开幕。汽车贸促会会长王侠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本次会议主题围绕中国品牌展开,有20多家自主车企的代表汇聚一堂,可以说是行业内最齐整的一次聚会。
王侠在讲话中表示,会议主题聚焦在品牌和营销层面,议题直面当今中国汽车市场的热点和难点,比如品牌向上突围的问题、消费者年轻化的问题、主机厂和经销商共赢的问题等等。
20年前,合资和进口产品垄断了国内轿车市场,但从1997年开始,国内汽车企业的造车热情开始高涨,不少自主品牌由此萌芽,奇瑞、吉利、华晨、比亚迪、长城、江淮、力帆等企业相继进入自主品牌轿车领域,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广汽、北汽等几大国有汽车集团也纷纷扛出自主大旗,加上海马、华泰、众泰、英致等等,中国自主品牌轿车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
可以说,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从诞生的时候起就在一个开放的市场上和全球汽车巨头同台竞争,从低端做起向高端突破,从学习和跟随到在某些细分市场上占据主动,从市场份额的连续下滑到企稳和增长,中国品牌走出了一条曲折中攀升的顽强曲线,就像外面的展示板所显示的那样,1997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只有20.5%,到2015年达到38%,今年上半年超过了40%。
中国品牌和国际品牌虽然面对同样的市场,但却面临不同的挑战。前20年,自主品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品和技术的缺失。经过近20年的发展,当在产品和技术方面明显缩小了差距之后,我们发现,比产品和技术更难超越的,是品牌。
对汽车营销来讲,比销量更难突破的,恐怕也是品牌,或者说是产品的溢价能力。我们的自主车企,有的年总销量已经超过100万辆,有的单一车型年销量也超过了100万辆,有的乘用车累计销量超过了500万辆,有的汽车累计销量已经超过了1000万辆。可以说,不少企业在数量上已经跨过了经济规模的基本门槛。但是,产品价格的上天花板迟迟不能有效突破,产品的价值和价格之间的落差不能有效弥补,差异化的品牌内涵和可识别的品牌形象难以有效形成。如何做到销量与品牌价值成比例地提升?如何实现从知名度向美誉度的转化?如何建立起消费者对品牌的差异化认知和忠诚度?如何在互联网时代通过营销创新构建新型的营销生态?
自主品牌不能奢望用20多年的积累去超越别人100多年的品牌积淀,但一定会有所作为,用智慧和强烈的使命感,抓住时代赋予的战略机遇期,缩短与世界知名品牌之间的差距。而这个战略机遇期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消费者、营销手段和产品技术都在发生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比如消费者的年轻化、营销的互联网化、产品的电动化和智能化等。
谈到峰会主题“原动力。新势力”时,王侠表示:这给人感觉是一个给力的峰会。我想,这个“力”来自于各个企业的营销创新,也来自于我们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希望中国品牌汽车市场峰会能成为大家的增进交流、启迪思想、凝聚信心的平台,成为中国汽车品牌提升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