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7月初七的七夕节,也就是传说中的中国情人节。不知道各位小伙伴们是独自一人在电视机前看着奥运会喊“加油”,还是在甜蜜的两人世界中互喊“加油”。反正不管怎样,在这个充满了鄙视单身狗的日子里,我们不妨也看看今年那些联姻(收购)的汽车厂家,看看它们是怎样“没羞没臊”在一起的。
汽车产业是一个庞大的工业机器,运行的好,“胃口”必然就会扩大,这时,吞并一些小品牌据为己用就显得再正常不过。在2016年,丰田就上演了一场收购大戏。
其实作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品牌,丰田自然有雄厚的资金来收购其他小型的汽车厂家,之前丰田就小幅度的收购(其实是参股,股权8%左右)了斯巴鲁的部分股份,两者合作的产物就是当今你我都知道丰田86和斯巴鲁BRZ。
此后丰田还与马自达进行了合作,丰田看上的则是马自达的“创驰蓝天”技术,而马自达则可以快速在丰田那里学到许多新能源技术。当然,虽然这次马自达并没有被收购,但是怎看笔者怎么觉得,马自达其实都更像是个“受”。
不难看出,丰田一直都期望着从前竞争对手身上学到东西,虽然丰田已经可以说是一家独大,但是化敌为友才是更精明的招数。于是在2016年初,丰田正式完全收购了大发。丰田看上的,自然是大发在小型车技术和研发上的本领。
大发小型车的实力强不强,笔者觉得用下面这张图就能代表一切,你别告诉我你不认识,当然你要是认识,也许就暴露年龄了哈!
其实话说回来,丰田优秀的小型车作品也是不少,此次联合大发(其实是收购),更是可以让自己的产品变得更强,当然也少了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如果你还在为大发在中国的消失感到遗憾,保不齐未来丰田版大发车(难说合资品牌不引进呀)会在中国的大地上驰骋。
虽然收购这件事儿是个“大鱼吃小鱼”的故事,但是,鱼还是要吃鱼,万一吃个海龟恐怕会消化不良。所以,门当户对就显得特别重要。这样的收购或是联姻也最为常见。2016年6月12日,北汽正式受让福汽集团所持福建奔驰35%股权,双方将共同持有福建奔驰50%的股权。这意味着,北汽正式全面“搀和”了奔驰(戴姆勒)在华的合资汽车业务。
简单点儿说,北京奔驰现在生产的都是奔驰的乘用车,什么C级、GLC等车型,而在商用车领域,奔驰一直是与福汽合作国产的,车型主要有V级、唯雅诺、威霆和凌特。北汽现在“搞”到了福建奔驰的股份,自然也就掌控了一部分奔驰在华的商用车业务。
北京奔驰近年来在乘用车市场表现有所起步,尤其是奔驰新一代的设计语言让国产C级、GLC等车型均成为了市场比较火热的车型,加上即将国产的全新E级,北京奔驰的还是挺牛气的。但是在MPV领域,北京奔驰却没有产品,尤其奔驰在海外还是个商用车“专业户”,这就让北汽在MPV逐渐升温的现在,不得不想想办法把奔驰的商用MPV“搞到手”。
于是便有了北汽收购福建奔驰手中中方股份的一幕。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福建奔驰的股份组成中,北汽占35%,福汽占15%,而奔驰(戴姆勒)则拥有剩下的50%,北汽的话语权其实还是差点儿意思,但是北汽现有的奔驰发动机厂、供应商体系对福建奔驰(中的奔驰)还是诱惑很大的,难说奔驰未来不会被牵着鼻子呢!
反正表面看上去,北汽扩大了自己的版图,福汽也扭转了亏损,奔驰则能够享受更多中方资源,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笔者认为,未来奔驰那几个MPV的价格,是很可能会更便宜的。
其实不光是汽车厂,同样的道理也出现在了其他品牌身上。例如8月1日,滴滴出行宣布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正式收购Uber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一事就不难看出门当户对的重要性。
话说滴滴去年收购快的,今年收购Uber中国,目前出行市场上仅剩滴滴、神州、易到三足鼎立。“只是说好的打麻将为啥变成了斗地主?”
既然是收购,自然被收购的那方并不会有什么“特舒服”的感觉(一般情况)。所以,收购方想要顺利把另一方搞到手,还是要费点儿心思的。例如今年5月份日产收购三菱汽车34%股权一事儿,就颇有点儿宫斗剧的节奏。
话说在三菱汽车还意气风发的年代,日产和三菱一直有着不错的合作,甚至两家企业还互为对方的产品进行贴标销售,关系好的恨不得每天都是“七夕节”。但是吧,日产在开发新产品的时候,发现三菱提供的现款产品排放指标有着比较大的问题,于是“七夕节变成了清明节”:三菱油耗造假被日产举报了。
所以说,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商人眼里,只有没完没了的利润啊骚年!
这下子三菱汽车一下子“蒙圈”了,说好的做彼此的天使呢?“油耗造假”事件一揭发,三菱股价也跌停了,高管也道歉了,连日产也开始伸出“援手”了,啊呸!日产这可不是援手,应该算是蓄谋已久的黑手。不管怎样,日产收购了三菱汽车那么多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在这个三菱没钱没势没人信的阶段,日产这捡了便宜还卖乖的行为,竟然还得到了不少围观群众的支持。反正,日产是成功把三菱搞到手了。不过呢,三菱在汽车业务上的颓势也十分明显,谁知道三菱是不是“烫手山芋”呢?
话说回来,日产其实过得也不算好,表面看上去风光无限,但其实由于雷诺方面的压力,日产也是个忍气吞声的主儿,不过拿到了三菱的股权,自然三菱这个老牌车企的技术和研发能力是能帮助雷诺-日产联盟换身新点儿“装备”的,而三菱一些停产的经典车型,也保不齐会浴火重生。
例如广大单身车迷最爱的三菱翼豪陆神(EVO),未来很有可能就会摆脱停产以新面貌示人了。不过据说很有可能基于法国车平台打造,三菱版梅甘娜RS?感觉怪怪哒。
其实除了日产这种耍小心思的行为,还有一些厂家的合作就有些“司马昭之心”了,例如7月份,韩国媒体爆料称,三星电子将斥资购买比亚迪的股份,虽然比亚迪站出来说“收购的股份数额不是你们猜想的那样!”但是并没有否认三星电子的收购行为。
其实作为上市公司,募集投资是个再正常不过的行为。但是三星电子肯定不是单纯看比亚迪的“秦唐汉宋”跑的辣么快,笔者的脚趾头都觉得,三星肯定是看上了比亚迪的电池技术及相关产业了。
韩国嘛,一个白菜都得弄的齁咸齁咸防止吃的太快不够吃的资源小国,必然要寻求技术突破。中学课本上讲过,要把原材料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才能实现贸易顺差为自己和国家带来利润。而比亚迪坐拥我伟大祖国丰富的资源,加之国家对新能源的政策倾斜,自然是可以在电池技术上大展拳脚,不用像韩国企业那般“慌张”。
三星此次收购,意图就被暴露的很明显,当然对于比亚迪来说,能够吸引三星电子这样的大企业来投资,对自己的宣传和增加未来的投资,可谓是增加了不少砝码。所以,这俩这“小心思”都挺深的。
总结:说到底,车企联姻或是收购都是企业和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非常常见的现象,基本上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其实对于消费者来说,也许偶尔能够碰上选择的产品更便宜了,但是基本上都是与你无关,毕竟过“七夕”的是人家。对于你,对对对,就是单身的你,今晚约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