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12日, 2025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提质向新,智赢未来”,共邀请来自政府部门、车企、供应链企业、行业机构等200余位嘉宾发表演讲,研讨产业政策、探究未来趋势、剖析问题症结,共同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全球汽车行业深度交流与合作。
在7月12日上午举办的“主题论坛十二:中国汽车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发表致辞。
她表示,中国汽车产业在转型升级中,迈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作为汽车强国的重要支撑,不仅要有汽车工业的硬实力,还要有汽车文化的软实力。而一个国家汽车文化的培育和形成,有两个重要前提条件,一是要有足够长的发展历史,才能孕育出文化;二是要有足够多的汽车,才能支撑得住文化的概念。
对照这两条看中国汽车工业:从历史维度看,7月15日,中国汽车工业正式迎来72周年的节点,中国汽车的发展已有深厚的历史沉淀;从数量维度看,中国汽车保有量自2020年起,就已经超越美国位列全球第一;汽车驾驶人规模则从更早的2014年起已经位居世界第一。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中国汽车在转型升级中抓住了机遇,实现了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式发展。这一切,都为中国汽车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和机会,中国汽车文化正与中国汽车工业一起,迎来全新发展阶段。
近两年来,国家层面密集出台政策,大力推动汽车运动与汽车文化消费市场发展,尤其关注汽车后市场服务领域。可以说,在中国普及和推广汽车文化,天时地利人和都已具备,正当其时。
“打造汽车文化IP,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行业课题,是将国人的文化自信转化为强大品牌资产的重要实践,是大势所趋。希望本次论坛所分享的思想和共识,能助力中国汽车文化的普及,促进汽车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