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车门是我们熟悉的氛围,多梯形中控台布局已贯穿至BMW旗下大部分车型当中,这种求同存异的设计可以展现家族的一致性,但对于熟悉BMW的用户而言则会显得没什么新鲜感。
△ 进入车内一切都是我们所熟悉的“BMW环境”,目前在售的大部分车型均采用这种梯形中控台设计,虽然新鲜感有所不足,但在操作上得心应手。
△ 容易触碰的地方均由软性材质包覆,横贯中控台的整张饰板来自于货真价实的橡木,拥有较高的硬度与耐用性。
根据车型配置,全新X1也会提供不同的材料的内饰装修与颜色搭配。在基础用料上,全新X1还是对得起这个价格的,中控台表面以及手套箱上部区域全部采用软质橡胶,车门处手臂经常会触及到的区域也采用了软性皮革进行包覆,细节缝线与车内接缝也已就轻驾熟,这方面几乎没什么可挑剔的。
△ 8.8英寸显示屏拥有较高的分辨率,画质细腻,BMW驾驶互联系统的融入为车主带来了更好的便利性。
△ 熟悉的iDrive智能操作系统可以帮助驾驶者找到相应功能,手写输入降低了目的地查找的难度,而设计师对于按键键程进行了一定优化,使之按压力度更富有质感。
8.8英寸显示屏拥有较高的分辨率,画质细腻,BMW驾驶互联系统的融入为车主带来了更好的便利性。你可以通过手机端APP对车辆进行远程遥控或是了解车辆相关信息,可以通过PC端百度地图提前将目的地放送至车内,在遇有车辆问题时可以联络道路救援等,总之,这套系统无论在丰富性还是实用性方面都有着不错的表现。
△ KAFAS摄像头负责捕捉道路信息,它就像驾驶者的“第三只眼”,顶配车型会配备驾驶辅助系统标准版,涵盖防碰撞警示、车道保持、路牌识别、行人识别、自动远光功能。
△ 智能安全辅助系统的快捷键位于中控台正中位置,可以快速切换路人识别系统、车道保持、碰撞预防系统的开闭。
KAFAS摄像头负责捕捉道路信息,它就像驾驶者的“第三只眼”,顶配车型会配备驾驶辅助系统标准版,涵盖防碰撞警示、车道保持、路牌识别、行人识别、自动远光功能,自适应巡航功能此次并未出现在国产X1全系车型中。此外,国产X1相比海外版还减少了主动进气格栅以及发动机盖弹起功能。
△ 方向盘握感扎实并且尺寸不大,对于驾驶感来说更趋于运动性,为了增加驾驶乐趣,同时配备了换挡拨片。
全新X1的方向盘尺寸不算大,迎合喜好运动感的车主,较小的直径对于驾驶者掌控方向更加灵活准确,较粗的外径包覆增进了手握感,高配车型中的换挡拨片也是增加驾驶乐趣的必备产物。
△ 没有过多花哨的处理,这是BMW一贯坚持的仪表盘设计风格,其理念是为了驾驶者更加关注路面信息,防止“凌乱”的仪表信息群带来安全隐患。
双圆环仪表是宝马近年来坚持的设计,没有了花哨的元素,使驾驶者专注于前方道路,而在有需要时可以更快速的阅读信息,也体现了宝马专于驾驶的理念。
△ BMW多信息整合的HUD平视系统为驾驶者提供完整的信息,可以说你完全可以不用顾及仪表盘信息,类似导航、道路标识、车速、以及安全辅助提示信息均会出现在这里。
HUD抬头显示系统在实用性上可圈可点,不同于其它品牌只限于显示车速、转速等信息,BMW HUD可以完全替代仪表盘,除了车速、路牌、限速、导航等道路信息外,安全辅助系统也会在这里进行显示,理所当然HUD这项配置也仅出现在两款高配车型当中。
△ 更换爱信横置变速箱后,曾经的电子挡把将不复存在。在目前阶段,BMW与爱信无法将此前的电子挡照搬过来,我们只能将期望寄托于未来的产品。
当我们已习惯BMW“高B格”电子挡把时,全新X1可能会让大家失望了,介于平台的转化,变速箱也做了很大调整,挡把回归到了机械式。专业车友会清楚,ZF在纵置平台领域数一数二,而爱信则在横置领域大展拳脚,在目前阶段,BMW与爱信无法将此前的电子挡照搬过来,我们只能将期望寄托于未来的产品。
新车指导价:28.89-40.9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