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点评·车系史谈·原创】
《车系史谈》第10期:从最初的构想,到ROAD ROVER试作车,再到最终我们所知道的初代RANGE ROVER(揽胜),十余年的时光悄然飞逝。至1970年6月,这一在汽车史上存在相当大影响的车系终于面世。往期回顾:点击查看第9期文章——路虎揽胜车系史谈(前传)
某种程度上,她与更早出现的International Scout、吉普Wagoneer或者福特Bronco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她们都是在保持了同时代的纯种越野车的绝大部分的越野能力的同时,提供了更良好的公路行驶性能和更为舒适的内装——也就是说,他们都算得上是最早的一批SUV类车型,虽然当时这个词还没人听过。
但不得不说,他们又有相当的不同。
钢铝混合的车体
今日的绝大多数车迷,甚至今日的绝大多数路虎的粉丝或者车友,大抵都会觉得2012年正式量产的第四代揽胜,是揽胜车系历史上第一款大量运用铝合金材料的车型。但,事实并非如此,1970年投产的初代揽胜,实际上就已经开始大规模运用铝合金。
△ 第四代揽胜才是第一台大量运用铝合金材料的揽胜?不,大错特错,她身后那位才是
而如果论及整个路虎品牌,那么从她诞生之初,铝合金就是其大量使用的一种材料。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ROVER汽车公司很难购得足够的钢材——战后初期的英国,因物资不足继续维持了相当时间的战争时期的配给制,当时英国的钢产量存在极大缺口,而因为战争原因,为航空工业准备的大量铝合金,甚至镁铝合金都有大量冗余——所以,ROVER汽车的工程师们在路虎最初的车型,路虎Series I上使用了今天看来极其高大上的镁铝合金车身,搭配钢制底盘。
△ 路虎运用铝合金的传统由来已久,最初的路虎Series I就已经是镁铝合金车身搭配钢制底盘——当然,必须要说的是,早期的路虎采用镁铝合金多少有点无奈
另一方面,这种不得已之举,对于路虎来讲也并没什么不良影响:相较之在量产车上更为常见的各类钢材,包括镁铝合金在内的各类铝合金相对来讲密度低,因此在同样的体积下更为轻盈,同时,铝合金塑性好,容易加工成各种形状,其强度又相当优秀,耐腐蚀性也比起一般钢材更强大。如果在供给充沛,价格低廉的情况下,铝合金简直是作为越野车的车身材料的不二之选。
△ 初代揽胜的前期车型的剖视图,其采用钢制的车架主体构造,外部安装铝合金钣金
塑性好意味着容易修复,轻重量意味着可以多少降低越野车们偏高的重心,而耐腐蚀性和高强度则意味着在野外更具适应力,是的,这一切都是优点。但是,前提是成本不是太耸人听闻。路虎Series I直接动用航空工业使用的镁铝合金,实际上更多是因为那是二战时期的战争剩余物资,价格相当低廉。如果是通常的物资供应情况下,航空用的级别的镁铝合金,价格简直骇人听闻,绝对会让路虎Series I从这样一台“回本利器”,变成一台十足的奢侈品。
到揽胜初代车型的年代,虽然不再能靠着使用二次大战的剩余物资,得到廉价的铝镁合金等材料,但路虎依旧保持着最初的传统,大量运用着铝合金材料。在初代揽胜之上,除了车尾门和发动机舱盖,整个车身钣金都由铝合金材料构成。
△ 直到1970年代的路虎Series III,其车身依旧完全由铝合金制成
不过不同于同时期的普通路虎,基本整个车身都是用铝合金材料构成,揽胜由于车身体积较大,使用了此前曾经运用于ROVER P6系列轿车(这是当时ROVER最受好评也最畅销的车系之一)上的“Safety Frame”构造,也就是说,车架主要由钢材制造,铝板主要被用于钣金。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这样的设计提供了更好的刚性和耐久性,同时铝合金的容易修复和耐腐蚀的特性又被最大程度上的发挥。
△ 初代揽胜则使用了最早运用于ROVER P6车系上的“Safety Frame”构造——结合钢制的车架主体构造和铝合金钣金(图为ROVER P6车系首款量产车型ROVER 2000)
车身的钢框架自然是揽胜的工程师团队所设计,而为了进行道路测试,工程师团队还在试作的钢框架基础上加上了钣金,以简单的保护车内乘员和内部的机械构造,同时让试作车满足在英国合法上路的要求。但是,这些不经意的设计被团队内部的设计师们十分认同,以至于以著名的英国汽车设计师David Bache为首的设计师团队,根本没在其基础上做出太多的改动,仅仅完善了试作车上太过于简陋也并不美观的车灯和前格栅,就将其造型设计完全确定。
△ 初代揽胜的造型基本上和早期的试作车没有什么区别,设计师团队对这一造型非常赞赏,只对车灯和前进气格栅进行了改动
显然的,David Bache为首的设计师团队的判断完全没错。初代揽胜的造型确实干净利落,而且经典非常,其后的第二代和第三代路虎揽胜、以及历代路虎发现等车型也都继承了初代揽胜的很多设计元素,并且一直受到车迷们的好评。
从三门到五门
最初几年的路虎揽胜只有三个车门,亦即两个侧门和一个上下对开的尾门,虽然揽胜最初就已经是一台五座车(当然,今天的揽胜还有四座版本,以最大程度上的为后座提供舒适性)。三门的设计,使得进入后座变得像进入那些2+2座椅布局的GT跑车一般不便。而且,三门的设计也让两扇侧门过大过重。
△ 量产之初的揽胜,只提供三门版车型,三门版的设计实际上对相当部分消费者的使用带来了一些不便
于是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1970年代末,一些小型的车厂,开始生产一些基于初代揽胜改造的五门版车型。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来自一家瑞士的专门制造豪华车和跑车的车厂,Monteverdi。这家车厂在1978年开始开发五门版的揽胜,开发工作得到了ROVER汽车公司的大力协助。这家车厂生产的五门版揽胜——这款车被称为RANGE ROVER MONTEVERDI——受到了市场的极大欢迎,这自然让ROVER汽车公司不能无所行动。
△ 看到这一商机后,一些第三方制造商开始提供基于自行改造的五门版车型,其中最为著名的即为RANGE ROVER MONTEVERDI,这款车的开发,本身也得到了路虎方面的大力协助
于是乎,1981年,ROVER汽车公司自行制造的五门版本揽胜诞生了。这款车迅速风靡全球,在绝大多数市场几乎完全取代了原先的三门版初代揽胜的地位。甚至在一些市场,ROVER汽车公司很快就不再销售最初的三门版初代揽胜,比如在英国本土,1984年起,三门版揽胜就不再提供。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三门版初代揽胜虽然在五门版车型推出后销量和产量都大幅降低,但为了满足一些市场的需求,她依旧被生产到了1995年,也就是初代揽胜停产那年,但只在比如法国市场等很少一些市场销售。
△ 在确定市场对五门版揽胜存在巨大需求后,ROVER也在1981年投产了自行制造的五门版初代揽胜
1984年,除了在英国等相当多市场不再销售三门版初代揽胜之外,揽胜还开始高级化,开始在车内运用皮革材料,并且可以选配自动变速箱,以满足以美国为首的较为厌恶手动变速箱的市场的需求。在1985年,其内饰则有了进一步的变化,仪表盘变成了更现代的款式,修改自Austin Maestro【注2】,车门内饰板则换上了修改自Austin Metro的款式(加上了一些胡桃木装饰)。
△ 1986年,初代揽胜进行了首次对外观的改动,此后生产的车型,其最明显的识别特征是改用了横条状的进气格栅
1986年,揽胜的外观造型则进行了小改,最显著的变化是更换了前进气格栅,原先的竖条状的进气格栅被新的横条状的塑料制格栅替代,新的格栅大幅强化了行人保护方面的能力。另外,雾灯(安装在前保险杠上)也从此时开始变成可选配置。同时,前座椅的安装位也被降低,优化了人机工程学特性,让前排驾驶者和乘客更为舒适。
△ 初代揽胜的两种长轴距版本:揽胜LSE(上图)和揽胜County LWB(下图)
而为了提高后排乘客的舒适度,1992年,揽胜推出了长轴距版本,这款车的轴距为108英寸,亦即2743mm,比起普通版车型长出了8英寸——无论三门版车型还是五门版车型,都采用100英寸,亦即2540mm的轴距。这款长轴距车型在英国市场被称作“LSE”,在美国市场则被称作“County LWB”。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标准的100英寸轴距版本的揽胜底盘,成为了1989年诞生的初代路虎发现的底盘的基础。
注2:当时ROVER和Austin都属于Austin Rover集团,因此才有了初代揽胜,使用来自Austin的部品的情况。
不断优化的悬挂和操控系统
初代揽胜的一大创新是,不同于同时代的使用钢板弹簧的各种越野车,揽胜诞生之初,其悬挂系统——悬挂形式为非常硬派的前后车轴式悬挂——就应用了长行程螺旋弹簧,其后轴甚至采用了当时极为少见的机簧分离设计,以同时提供良好的越野性能和公路行驶舒适性。
△ 初代揽胜在同类车型当中率先采用长行程螺旋弹簧,这一设计赋予了其相当良好的越野性能
当然,在当时,这一设计引起了许多的越野爱好者的质疑,但揽胜初代车型立刻就通过越野性能证明了自己,而当多年后,其他越野车也开始大规模的引入这一设计以提供较大的悬挂行程时候,这一设计的先进性更是被再次证明。
不过,初代揽胜的底盘也不能说是完美无瑕,这套非常软的长行程螺旋弹簧(虽然其每根的承载力达到了1600磅的水平)带来的一个不利之处就是揽胜在公路上高速转弯时会发生较大的侧倾。因这一问题的存在,1980年起生产的初代揽胜,悬挂行程被降低了20mm,以提高公路行驶时候的安定性。后来,则添加了防倾杆,进一步提高这方面性能。
1992年底发表的1993款车型的初代揽胜之上,则进一步配备了在当时的越野车当中几乎不可能见到的空气悬挂系统——空气悬挂系统最早被运用于大型卡车之上,到1990年代初,则开始有少数几款豪华车开始使用——同时提高了公路性能和越野性能。
动力驱动系统
1970年6月发表之初,揽胜初代车型只有一款动力装置可选,3.5L排气量的ROVER V8发动机(135ps最大功率)搭配4速手动变速箱、全时四轮驱动系统。这一动力装置可以让初代揽胜在15秒内加速到100km/h,极速则可以达到150km/h以上。当然,这在今天是完全不值得一提的性能,甚至可以说很糟糕。但是,在1970年发表当时,这一性能已经完全超越了当时欧洲的绝大多数家用车。
再加上揽胜初代车型具备相当优秀的越野性能和乘坐舒适性,ROVER汽车公司将其宣传为“A Car For All Reasons”,确实言符其实。而在长达1/4个世纪的产品周期当中,其动力自然有所升级:1982年,增添了一款来自克莱斯勒的3速自动变速箱可选;1985年,这款3速自动变速箱则被更先进的ZF 4速自动变速箱取代。而4速手动变速箱,也逐渐被5速手动变速箱所取代。
发动机方面,1986年,发表之初的Zenith-Stromberg化油器被Lucas提供的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取代,提高了动力输出和燃效表现、排放表现。此后,随着时间的变迁,其电子燃油喷射系统一直有所改良,在最终的1990-1995年生产的版本中,已经更新为Lucas 14CUX。不过在较为落后和艰苦的地区,揽胜继续提供采用化油器供油的版本,后期的化油器版本,其化油器从最初的Zenith-Stromberg化油器改为了Skinners Union提供的版本。
△ 3.5L V8发动机+4MT变速箱的搭配,可以让初代揽胜的早期型号在15秒内完成0-100km/h加速,极速则大于150km/h
另外,较为后期的揽胜,其排气量也不同,1990年,初代揽胜搭载排气量被扩大到3.9L,1992年则被进一步扩大到4.2L。使用4.2L排量的ROVER V8发动机和ZF制的4速自动变速箱的后期车型,其0-100km/h加速时间已经缩短到11秒,极速也被提高到了180km/h左右。
当然,作为越野车,除了汽油动力之外,柴油发动机也必不可少,1979年起,ROVER就和Perkins合作执行一个被称为“Iceberg”(意为“冰山”)的项目。这一项目旨在开发一款柴油版的3.5L V8发动机。当时开发了两款基于3.5L的ROVER V8的柴油发动机,分别是自然吸气和涡轮增压版本。
△ 1990-1992年间生产的初代揽胜所搭载的3.9L发动机
但是由于柴油发动机使用不同于汽油发动机的压燃方式进行运作,ROVER V8的全铝合金缸体——早期的全铝合金发动机强度都并不怎么好——并不能长时间承受这种高压,因此,项目失败了。但是开发柴油版的ROVER V8发动机的努力并没有完全白费,前文中刚刚提到过的4.2L排量版本的ROVER V8汽油发动机就使用了当时为“Iceberg”项目研发的高强度曲轴。
△ 最后期型的汽油版初代揽胜,其0-100km/h加速时间已经降低到11秒,极速也达到了180km/h左右
“Iceberg”项目失败后,ROVER也没有放弃为初代揽胜搭配一款柴油发动机的努力,最终这一愿望通过外购发动机的方式得以实现。1986年起,揽胜诞生了一款实用意大利的柴油机制造商VM Motori提供的2.4L直列四缸涡轮增压柴油机。搭载这一发动机的车型主要针对具有高额排量税的几个欧洲国家。1989年,柴油款初代揽胜的发动机则被更新为同样由VM Motori提供的2.5L直列四缸涡轮增压柴油机。
不久后的1992年,路虎自行开发的柴油发动机,亦即2.5L直列四缸涡轮增压的200Tdi发动机被搭载到初代揽胜之上,随后的1994年底,则被更新型的,同为2.5L直列四缸涡轮增压的300Tdi发动机取代。
不过虽说柴油发动机对于越野类车型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可选项,但包括英国本土在内的市场,最初对于这些柴油车款并不认可——显然的,更为安静平顺的V8汽油发动机听起来更让人值得信赖——而为了证明柴油发动机车型的能力,路虎专门在1987年打破了几个记录:他们用一台使用VM Motori提供的2.4L直列四缸涡轮增压柴油机的揽胜持续以超过160km/h的速度连续行驶了24小时,以证明柴油车款的性能和可靠性。
1/4个世纪的经典
作为揽胜车系的开端,初代揽胜行销全球整整1/4个世纪,可以说,凭借其前瞻性的设计,这款车型直到退市也并未在同时期车型当中显得落后,长行程螺旋弹簧以及空气弹簧的率先使用,以及对悬挂、动力系统的持续改良,外加上对于豪华车型、长轴距版本的率先尝试,更是让这款车成为了很多领域的先行者。
但初代揽胜的故事并非仅此而已,由于其良好的可靠性和优秀的设计合理性,这款车还被众多制造商改造为包括救护车、消防车等多种用途的工作用车,而不论从各种角度来讲,其都可以说是同时代最为成功的一款SUV类车型。好吧,再次重申一次,在揽胜诞生之初,还并未有这个词,而初代揽胜则毫无疑问的是定义了这个词的车型之一。
而由于时代的变迁,技术的发展,以及消费者的偏好的变化,可能再也不会有一款揽胜能够再次在如此之多的领域获得如此之大的成功。是的,也许这就是初代揽胜时常被称为RANGE ROVER Classic的原因,她确实就是如此之经典。
207.80万2024款 3.0 L6 400PS 典范加长版
前置四驱 8挡自动 SUV
236.80万2024款 3.0 L6 400PS SV尊荣创世加长版
前置四驱 8挡自动 SUV
296.80万2024款 4.4 V8 SV尊荣创世版
前置四驱 8挡自动 SUV
335.80万2024款 4.4 V8 SV尊荣创世加长版 4座
前置四驱 8挡自动 SUV
142.80万2024款 3.0 L6 360PS 盛世版
前置四驱 8挡自动 SUV
146.80万2024款 3.0 L6 400PS 盛世加长版 七座
前置四驱 8挡自动 SUV
159.80万2024款 3.0 L6 400PS 盛世加长版
前置四驱 8挡自动 SUV
174.80万2024款 3.0 L6 400PS 创世加长版
前置四驱 8挡自动 SUV
245.80万2024款 3.0 L6 400PS SV尊荣创世加长版 4座
前置四驱 8挡自动 SUV
167.08万2023款 3.0 L6 400PS 创世加长版
前置四驱 8挡自动 SUV
142.80万2023款 3.0 L6 360PS 盛世版
前置四驱 8挡自动 SUV
146.80万2023款 3.0 L6 400PS 盛世七座加长版
前置四驱 8挡自动 SUV
159.80万2023款 改款 3.0 L6 400PS 盛世加长版
前置四驱 8挡自动 SUV
204.80万2023款 3.0 L6 400PS 典范加长版
前置四驱 8挡自动 SUV
249.80万2023款 4.4 V8 530PS 首发版
前置四驱 SUV
288.80万2023款 4.4 V8 SV尊荣创世版
前置四驱 8挡自动 SUV
332.80万2023款 4.4 V8 SV尊荣创世加长版
前置四驱 8挡自动 SUV
新车指导价:141.20-335.8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