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雪铁龙为国产C4取名为“世嘉”不得不让人佩服,单单只是名字就能迅速勾起大部分“70后、80后”,甚至“90后”的共鸣,这些年轻人的成长几乎都是伴随着一款从上个世纪一直流行至今的电玩产品,而它恰恰叫作世嘉。其实C4的推出本身就带有一定游戏的意味,著名的WRC赛场其实也可以看做是一个大的游乐场,而作为驰骋WRC多年的赛纳车型的继任者,C4将担负着继续“游戏人间”的使命。那么,世嘉这个名字对于C4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
作为赛纳的继任者,雪铁龙C4车型最早出现在2004年的巴黎国际车展上,并于同年11月正式开始销售,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销量就高达27.7万辆。最初推出的雪铁龙C4,包括了三门Coupe和五门掀背车型,是第一款在法国的Mulhouse工厂生产的雪铁龙,这里也生产标致307等车型。在国外市场,雪铁龙C4拥有非常多的产品系列,包括5款汽油发动机和3款柴油发动机车型。与其他品牌的类似产品不同,C4的Coupe版本并不是轿车版的简单改型,设计师富有创意地在五门轿车的基础上对车尾进行了全新设计,风格迥异的车尾线条为C4 Coupe带来了更具运动气质的全新外观,这样我们在同一系列的车型上看到了两款迥然不同的尾部造型。
中国消费者则是在2006年底才第一次在国内市场上见到了以进口车型亮相的C4,而这款C4就是其三门的Coupe版本,全景大天窗和大胆前卫的设计让C4迅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可惜高高在上的价格,以及过于前卫的3门造型一度让它处于叫好不叫座的窘境。好在之前国产的有着“三厢版C4”称号的凯旋,取得了不错的市场销量。虽然尺寸和发动机配置等都不尽相同,但异曲同工的外形和内饰设计,让东风雪铁龙对于同样有着“两厢版凯旋”称号的国产C4抱以较大的期望。经过长时间的筹备,我们终于在今年7月份看到了国产版C4,也就是东风雪铁龙世嘉。
世嘉的内饰与凯旋相差无几,色调、材质和布局依旧是以突出时尚前卫为主。集控式方向盘和感光式自适应数字组合仪表盘被完整地延续下来,只是仪表盘在凯旋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改动和调整,将转速表从方向盘前的区域整合到了数字仪表盘之上,而且采用圆周式的显示方式,模仿了传统指针型仪表的视觉体验,多了一点点运动的味道。
运动的感觉同样体现在座椅的设计上,高高隆起的边缘设计让世嘉的座椅无论在视觉效果上还是实际的驾乘中都颇有运动风范。较硬的椅面配合全方位的曲面设计,能够从两侧给身体提供足够的支撑和包裹。
而2610 mm的轴距尺寸让我们在世嘉的后排座椅得到了较为满意的腿部空间,可调整的头枕能够适应不同身高的乘客和坐姿,但圆润的尾部造型也为世嘉后排座椅的头部空间带来了些微的影响,这让我开始怀念在3门版C4上搭配的全景式天窗,因为国产后的世嘉不会有全景天窗的配置存在。
不过好在世嘉通过其他的一些措施为后排乘客带来了更高的舒适度,比如隔音效果,在城市道路行驶时,除了发动机的些微声响能够随着转速的提升稍稍传入座舱,其他外界的噪声基本全都会被拒之门外。而即使是发动机的噪声,对于世嘉这样一款具有运动特质的车来说,正是其血统的证明。
也许是出于成本的考虑,东风雪铁龙并没有为世嘉配备欧版C4搭载的发动机系列,而是采用了早已在中国市场大量装备的1.6 L和2.0 L排量发动机。而这两款发动机我们也早在C2、爱丽舍、凯旋以及标致系列的206和307上领教过了。就以我们试驾的2.0 L排量发动机为例,108 kW的最大功率和200 Nm的最大扭矩驱动一辆1 325 kg的车辆,显然要比驱动几乎多了100 kg的凯旋要轻松得多,油门踏板所表现出的弹性以及油门响应的速度,还是会让我们感受到频繁变速的快感,而12.6 s的0~100 km/h加速时间则告诉我们这还不是一款足以让人血脉喷张的运动型轿车,但也绝对不是随便就能追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