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点评·新闻·原创】
曾几何时,像奔驰、宝马这样的豪华汽车品牌,是多少人心中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但随着汽车的逐渐普及、消费者购买力的提升、以及经销商的优惠力度够大,国内的消费者可以用较低的价格,购买一辆入门级的豪华品牌车型。表面上看花费不高,却可以享受豪华品牌的品质与服务,感觉像是占了便宜,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背景: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日前联合发布了首个汽车消费者常用配件负担指数研究成果。而所谓的汽车消费者常用配件负担指数:是指18项单个常用配件的价格,乘以配件的自身损失率,再除以整车的销售价格,所得出的一个比值。
点评君的一位朋友就是豪华品牌的车主,他曾抱怨调价后的直观感受是:钱也没觉得少花。原因很简单:虽然不少厂商下调了配件的价格,但多针对于发动机、变速箱等价格很贵高但不容易坏(更换率为0.02%)的配件;而像前保险杠、大灯等更容易在事故中遭到损坏(更换率为6.28%)的配件却很少涉及。
▲相比于汽车零整比,常用配件负担指数更贴近用户的实际。(图片来自:网络)
而不同于一般的整车配件零整比(汽车配件与整体销售价格的比值),后者仅仅包括了一辆汽车的所有使用成本的一部分;而常用配件负担指数中的配件损失率,是指单个配件损失金额与事故车所有配件损失金额的比值,这一块的赔付金额,超过了整个保险事故车辆配件赔款的50%以上;再加上整体除以了自身的购车价格,消除了配件价格的差异。因此,前者更具客观及合理性。直白的说吧:如果一辆车的负担指数越高,那就意味着消费者的日常用车成本就越高!
通过此次的公布结果来看,豪华品牌的入门车型,表现却让我们感到吃惊:在所有受调查中的500款车型中,2010款的奔驰A级(A180)的负担指数竟然是最高的——达到了39.66!而B级的负担指数也维持在33左右,相比于同品牌的S级、E级等更高级别的车型,超出了1-2倍还多。
▲2010款奔驰A级成为了所有调查车型中,负担指数最高的,这也就意味着用车成本最高。
而作为宝马的入门级车型,两款受调查的宝马1系,负担指数也不低,分别达到了32.22(2008款)和24.75(2012款)。不仅比3系要高出不少,相比于5系和7系,差距反而更大。
再来看看同为德系豪华品牌的奥迪,表现同样不够理想:2013款的奥迪A1与2012款的奥迪A3,负担指数都在20以上;而其余级别更高的同品牌车型,都没有超过20。其中作为旗舰车型的2012款奥迪A8L,负担指数仅在10左右。
▲奥迪的入门级车型——A1,在德系三大品牌中,负担指数是低的了,但相比于其他级别车型,依旧是最高的。
◆总结:我们此次只是从众多车型中,挑选了几个比较主流的豪华品牌,而结果也显而易见:虽然您购买的入门级车型,实际购车价格最低,但其最终的实际用车成本,却是最高的。不要忘记,买车并不是一锤子买卖,后续的保养、维修等花费,也是要一并考虑的。消费者在享受高品质、高服务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考虑一下,是否真的值得?而厂商也应该反思一下,这样的情况为何会出现。
看到这里,您是不是很想知道自己爱车的常用配件负担指数究竟是多少呢?请点击下一页!
背景:该指数选取了500款车型和18项常用配件作为研究对象,价格区间从3—223万元。覆盖了高、中、低多层次消费群体,而不同的消费人群对价格的敏感度差异较大,为有利于消费者进行比较,两协会将500款车型分为15万元以下(含)、15-30万元(含)、30-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四个价格区间。各区间消费者配件负担的情况如下:
1、15万元以下(含)车型合计279款车,配件负担平均指数为13.58,低于均值的有155款车,占比55.5%;高于均值的有124款车,占比44.5%,配件负担相差5.3倍。
2、15-30万元(含)车型合计101款车,配件负担平均指数为12.77,低于均值的有74款车,占比73.3%;高于均值的有27款车,占比26.7%,配件负担相差6.8倍。
3、30-50万元(含)车型合计58款车,配件负担平均指数为17.89,低于均值的有32款车,占比55.2%;高于均值的有26车型,占比44.8%,配件负担相差5.8倍。
4、50万元以上车型合计62款车,配件负担平均指数为 12.56,低于均值的有37款车,占比59.6%;高于均值的25款车,占比40.4%,配件负担相差5.5倍。(数据来自:中国保险行业协会)
◆提示:由于车型数量较多,排名按拼音顺序排列,请耐心寻找您自己的爱车!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汽车点评微信公众号:
新车指导价:26.38-27.3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