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早的捷达和桑塔纳,到速腾和明锐,再到如今的新宝来和朗逸,南北大众的每一对兄弟车型似乎都有左右手互搏的味道,但从捷达和桑塔纳、速腾和明锐互为对手最终又共赢的成功案例来看,大众已将“差异化竞争”运用得炉火纯青,这次新宝来和朗逸势必仍将沿用这一惯有策略。新宝来和朗逸这对亲兄热弟携手共同抢占市场,实现共赢,不是不可能的。而要对这样两款同样来自大众PQ34平台的几乎为双胞胎的车型进行对比,其结果已经可以不言而喻,对任何一款车的否定似乎也意味着全盘否定。差距虽然几乎为零,但差异却还是存在的,当两款车放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仍然能够发现二者的不同之处。
● 新宝来和朗逸的外形设计难脱被国人同化的命运
当众多进入中国的洋快餐已经开始推出层出不穷的中国式快餐时,已经验证了中国人强大的消费能力足以改变任何习惯。一个产品能够在中国市场畅销数年,几乎可以断定它一定不会摆脱被国人同化的命运,新宝来和朗逸就是最佳的证明。当新宝来和朗逸同时出现在我们面前时,虽然还能够在它们身上发现一些亲切的身影,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它们已经不再是性格鲜明的大众车了,因为它很中国化,只有大众的LOGO和某些细微的表现证明着它们的身份。
无论是新宝来,还是朗逸,全都没有采用大众时下颇为流行的“大嘴”设计,更加柔和的车身线条让他们更能够迎合中国努力营造的和谐社会。但相比之下,新宝来似乎还是有些念旧,这一点无论是从其名称还是整体的设计都有所体现。既然沿用“宝来”二字,我们至少应该从其身上还能够发现一些熟悉的设计元素。所以,虽然舍弃了大众的“大嘴”造型,但大众EOS敞篷轿跑车的大灯造型还是让它具备了一定的家族特征。配合新的大众小嘴前脸风格,再加上更加修长的发动机舱,整个前脸看起来少了一分霸气却多了一分亲和力,而前保险杠下部的镀铬横条也让前脸的层次感提升了一个档次。
朗逸的前脸采用了与新宝来一样的扁平散热格栅设计,只是在格栅内部装饰条的处理上,模仿了大众顶级车型辉腾的设计元素,这让其看起来更加大气。前大灯的设计对于大众车型来说是个全新的尝试,双枣核形设计让它看起来更加温和,头灯拉伸两道时下流行的高腰线,贯穿车身,截止至尾灯上部,整条腰线修长平滑,配合同样平滑的车顶线条让其看起来仍是温和。
新宝来也采用了异曲同工的侧面线条,但配合平直的车顶以及经典的大众汽车车窗造型让其更加体现一种硬朗的风格,三厢车标准化的车身比例让它迅速被民众的审美一带而过。朗逸的尾灯设计完全脱离了大众目前管用的长双圆筒设计,而是同样富有东方神韵的柳叶眉形状的尾灯总成,与前大灯极为搭调,并自然形成了行李厢的边缘造型。与之对应的是新宝来的长条形尾灯,分体式的设计以及环绕的LED小灯,让它与朗逸的尾部造型风格完全区分开来,动感气息扑面而来。
● 新宝来的内饰保留了更多的大众风格,与之相比朗逸则更像是一款新车
外形上的翻天覆地并没有被新宝来沿用到内饰的设计上,抛开材质和细节不谈,我们一眼便能够感受到明显的速腾风格,浅色的设计配上抢眼的大面积桃木装饰更多地展现给我们的是豪华的商务气息,似乎有悖“驾驶者之车”的定位。但凡含有大量桃木风格的内饰基本不会得到30岁之下用户的偏好,这就使得新宝来也许会因此失去一些年轻用户,而对于30岁以上用户的妥协似乎意味着这款“驾驶者之车”正在向着更为广阔的市场定位转变。
而仪表板的设计相对来说较为新颖,油量和水温采用电子显示。行车电脑的功能也十分丰富,瞬时油耗、平均车速、行驶时间、里程等功能一应俱全,增加了驾驶员观看仪表的清晰性和便利性。
出于对成本控制的考虑,新宝来内饰塑料件的做工手感较硬,不过优秀的拼接工艺却弥补了材料方面的不足,中控台上各个接缝都令人满意。
没有名称上的延续,朗逸的内饰设计显然具有更多的发挥余地,其整体布局让我们看到更加新颖的设计风格。不过仔细观察,虽然大面积银色材料取代了黑色塑料,但我们仍然可以在其中控台的布局上发现新宝来的影子。继承了德系车型内饰严谨的做工,每一个零配件的衔接不能说天衣无缝但是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如果说朗逸的内饰设计风格过于内敛,那么4个圆形空调出风口的设计可谓大胆,同时也淡淡的融入了一些中国韵味,比起新宝来上方形的空调出风口着重突出了时尚元素。一行质感还算过硬的桃木饰条将车内颜色分为非常欧化的上下黑黄两色,虽然也是大面积的桃木饰板,但是相对讨巧的形状看起来会更加亲和。仪表台中间的液晶显示让我们再次看到了新宝来的影子,功能上也基本相同。
总体感觉,两款车的内饰氛围非常相似,都采用深色仪表台配浅色座椅和门壁板,加上大面积的桃木装饰面板,用料和质感也几乎相同,看来南北大众内部肯定采用了相同的消费者口味调研资料。两车的设计风格差异比较明显,新宝来的笔直线条和方形出风口,跟一汽大众的“腾”字辈有不少血缘关系;而朗逸的驾驶台造型方中带圆,用上更多的弧线,中控台以银色面板装饰,感觉更活跃和追求时髦。有意思的是,在这两款定位用途乃至设计目的几乎相同的车上,我们看到了一些设计者不同的心思和水平。我们认为,新宝来的外形设计功力要强过朗逸,显得更成熟、更国际化;但朗逸的车内细节设计比新宝来更周到,显得更加人性化。
● 轴距尺寸的相同让车身尺寸不同的它们在空间性能上拥有各自的优势
新宝来和朗逸的第一个最大的也是最为本质的相同点来自于完全相同的轴距尺寸,这也是他们出自同一平台的根本证明。但两车的轴距虽然同为2 610 mm,朗逸的车身比新宝来却要长了68 mm,从尾部的侧面线条可以看到,朗逸的行李厢和C柱比新宝来稍微拉长一些的。而新宝来则在车身宽度和高度上分别找补回来了32 mm和2mm。在比较之前,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新宝来对于宝来车系后排座椅空间不足的改进,经过了轴距上97 mm的加长,以及车身宽度和高度的适当增加,让我们进一步确定空间已经不再成为宝来的软肋。
无论是头部还是腿部空间,都让我们达到前所未有的畅快,而朗逸也同样表现出了强烈的空间欲望。通过实际的测量,我们发现二者前后排座椅空间的数据差异很小,新宝来和朗逸分别在前排座椅空间和后排座椅空间上稍稍占据一定的优势。唯一不同的是,朗逸的后窗面积比新宝来稍大,造型有些类似帕萨特领驭,让侧窗尽量延伸到后座头枕之后,给乘客开扬的侧面视野,上下车也更方便。此外,由于占据了车长的优势,朗逸的行李空间似乎也要比新宝来稍大一些,而这点差距在超大的行李厢面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管怎样,我们从新宝来和朗逸身上看到了大众PQ34平台后排座椅空间不够用的诟病已经完全治愈。
● 同样的发动机配置几乎带来了完全相同的动力表现
无论是新宝来还是朗逸,都选择了1.6 L和2.0 L两款人们熟悉的发动机配置,此前大众多款车型上早已出现它们的身影。对于1.6 L排量发动机,此前分别出现在老宝来和POLO系列车型上,二者之间3kW的功率差距以及10Nm的扭矩差距其实并不会带来明显的实际差别。而我们驾驶的这两款搭载2.0 L排量发动机的车型,则在动力输出上达到了完全一致,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分别达到了88kW和180Nm。新宝来1315kg的整备质量与朗逸1323kg的整备质量也仅仅只相差8kg,足以忽略不计。再加上无论是手动挡车型所配备的MQ200手动变速器,还是自动挡车型配备的AQ2506挡手/自动一体变速器,二者也都完全相同。
如此一来,动力输出没有带来任何惊喜,也基本不存在任何差异。但不管怎样,在新宝来和朗逸上搭载2.0L排量的发动机都是一个新的尝试。也许一直注重动力之类的用户会比较失望于新宝来和朗逸略显老旧的动力组合,但是如果换个角度来看的话,也许你该庆幸拥有结构简单且皮实的1.6L及2.0L发动机,至少成熟可靠的结构会让故障率大大下降,最关键的是维修保养成本可以控制得比较理想。
● 后悬架的差异化设计让它们的实际道路表现还是存在着细微的差异
尽管外形、内饰和空间都有了较大的改变,但是新宝来和朗逸的实际驾驶表现仍然让人感觉到不折不扣的大众血统。新宝来只有在驾驶的时候才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老宝来“灵魂附体”的感觉,同样的悬架带来了几乎同样的特性,偏硬的调校使得车身整体感很强。但大众的工程师显然并没有偷懒,所以在硬朗之余,对于颠簸路面的振动过滤,新宝来做得更加彻底,显然工程师们并不想一味地通过增加后排乘坐空间的尺寸来提升乘坐舒适度。当然这样做的后果就是难以避免的侧倾表现,如果是高速状态下通过急弯,驾驶员虽然可以通过精准的转向系统来完成一连串麻利的过弯动作,但后排乘客不见得会像驾驶员一样感到亢奋。此外,车舱的密封虽然做得不错,传进车舱的风噪和胎噪都很轻微,但对于发动机噪声的抑制还需下功夫,否则在急加速时的确会有点扰人。
朗逸虽然与新宝来采用了不同的后悬架系统,但是经过大众工程师的调校,二者仍然具有非常相似的操控表现。在保持了新宝来大部分操控特性的同时,尽管车身长度上的增加让朗逸的灵活性稍稍逊于新宝来,但是不可否认在车身的稳定性上,它也能占据一定的优势,这一点由方向盘的把握力道也可以感觉出来。而对于发动机的噪声,朗逸同样表现出新宝来的特性,尤其急加速时,还是稍稍有些扰民的。如此一来,虽然没有像动力输出那样达到100%的相同,新宝来和朗逸的操控性能至少也能够拥有80%以上的相似度,看来想要通过操控性能来决定购买的话并不会得到满意的答案。
新宝来的价格区间为10.78万~14.38万元,共有8款不同配置的车型。朗逸则提供了7款不同配置的车型,价格区间则拉大到11.28万~16.48万元。除了朗逸那款售价为16.48万元的2.0品尊版自动车型外,二者都拥有相对应的差距仅为千元级的车型,自然,配置差距也不会很大。只是朗逸那款16.48万元的2.0品尊版自动车型,价格足足高出新宝来2.1万元,当然由此换来的也是配置上的优势:16英寸动感七辐铝合金轮毂、205/55 R16米其林绿色节能轮胎、TPR胎压自动检测警示系统、SD存储卡接口/USB接口、Aux in音频输入端口、电子导航系统带前排DVD、集成智慧蓝牙通讯系统、雨量感应式自动调节雨刮、多功能方向盘、智能化防眩目内后视镜以及“Sound System”8喇叭环绕音响等。
这是一个做得比较“轻松写意”的对比——因为两款车要对比的核心差异基本没有,拿它们来对比,更像是在玩“大家来找茬”的游戏,差异是有的,但并没有成为差距,乃至试车时,我们反复来回试驾、试乘,最后不但没有得到谁更好的定论,甚至几次都感觉忘掉了自己正身处哪辆车中。给这个对比测试下结论可以很难,也可以很容易:它们的差异不少,却都几乎微不足道;它们的内涵很相像,尤其挂着同一个品牌LOGO……但无论怎样,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像捷达和桑塔纳、速腾和明锐那样的双赢结果。
12.09万2024款 1.5L 自动得逸版
前置前驱 6挡自动 三厢车
12.79万2024款 1.5L 自动满逸版
前置前驱 6挡自动 三厢车
13.09万2024款 1.5L 自动五百万版
前置前驱 6挡自动 三厢车
13.09万2024款 1.5L 自动星空五百万版
前置前驱 6挡自动 三厢车
13.89万2024款 300TSI DSG满逸版
前置前驱 7挡双离合 三厢车
13.89万2024款 300TSI DSG星空满逸版
前置前驱 7挡双离合 三厢车
14.39万2024款 300TSI DSG星空领先版
前置前驱 7挡双离合 三厢车
15.19万2024款 300TSI DSG永逸版
前置前驱 7挡双离合 三厢车
15.19万2024款 300TSI DSG星空永逸版
前置前驱 7挡双离合 三厢车
13.09万2023款 改款 200TSI DSG星空满逸版
前置前驱 7挡双离合 三厢车
9.40万2023款 新锐 1.5L 手动新逸版
前置前驱 5挡手动 三厢车
10.00万2023款 新锐 1.5L 自动新逸版
前置前驱 5挡手动 三厢车
11.00万2023款 新锐 1.5L 自动新愿版
前置前驱 5挡手动 三厢车
12.09万2023款 改款 1.5L 自动得逸版
前置前驱 6挡自动 三厢车
12.79万2023款 改款 1.5L 自动满逸版
前置前驱 6挡自动 三厢车
13.09万2023款 1.5L 自动星空五百万版
前置前驱 6挡自动 三厢车
13.09万2023款 改款 1.5L 自动五百万版
前置前驱 6挡自动 三厢车
13.09万2023款 改款 1.5L 自动星空五百万版
前置前驱 6挡自动 三厢车
13.89万2023款 300TSI DSG满逸版
前置前驱 7挡双离合 三厢车
13.89万2023款 300TSI DSG星空满逸版
前置前驱 7挡双离合 三厢车
15.19万2023款 300TSI DSG永逸版
前置前驱 7挡双离合 三厢车
15.19万2023款 300TSI DSG星空永逸版
前置前驱 7挡双离合 三厢车
新车指导价:8.00-15.1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