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汽车讯 “在许多纳税人自己还蹬着自行车时,没有义务将纳税钱补贴给买车族,如果政府将钱补贴给买车族,那骑自行车的人岂不是更环保更应该被补贴?”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宋健对于新能源补贴政策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自从2010年6月1日《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确定了给予新能源车5—6万的补贴之后,5大试点城市的地方政府纷纷慷慨解囊给予二次补贴。新能源补贴随即成为当下的一大“热词”,百姓乐了,车企笑了,在形势看似一片大好时,真正得益的又会是谁?
新能源补贴
新能源补贴必将是一次大规模的资金鼓励计划,资金从何而来,深圳市政府的补贴政策又是否征得民众同意,对于比亚迪等当地企业直接受益的说法是否属实,这些都是此次补贴行动需直面的疑点。毕竟,新能源的补贴不同于汽车的振兴计划所提出的购置税补贴或者汽车下乡政策,新能源的补贴受众面更小,但金额却更高。
消费者:难以抉择 不愿成为新能源车的“试验者”
在“国家+地方”的补贴下,新能源的售价已经接近汽油版,以比亚迪为例,一辆汽油版比亚迪F3的价格是8.98万元,而一辆比亚迪F3DM的价格,在享受“补上加补”之后,也只要8.98万元,因此价格已不再是消费者考虑的主要因素。
买车价格降下来了,消费者关心的便是用车的费用及售后的维修。油钱是用车费用中的“大头”,因此,凤凰网汽车为消费者算了这么一笔账。以比亚迪e6纯电动汽车为例,快充2个小时可充电57度,可行驶300公里。按照峰期每度电1.2元,行驶300公里需69元。而传统的燃油汽车,以93号每升汽油6.66元、每100公里耗油8升计算,行驶300公里需160元左右。两相比较,电动车“油钱”比传统汽油汽车最少省一半。
车价低了,油钱省了,但许多消费者仍持观望态度“虽然价格也下来了,油钱还便宜,但就是不放心用,充电不方便,而且新能源车还是个新概念,技术也不让人放心,坏了的话售后维修没保障,谁都不想成为试验者。”消费者小阳的想法可能代表了很多消费者。
确实,以比亚迪的F3DM低碳版为例,专业充电站快速充电10分钟可充满50%,但普通家用电源慢充需要7小时以上,目前大多数公寓楼的地下车库都没有安装插座,如何接线给车充电,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是个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