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杭州。夜色渐浓,灯光如炬,Lafa5预售发布会落下帷幕。没有浮夸的口号,没有空洞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一抹亮眼的黄色主视觉、一台兼具颜值与性能的运动轿跑,零跑Lafa5。我们清晰地看到,零跑不再只是性价比的代名词,它正在用全球化视野,重新定义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设计话语权。

从T03的小巧灵动,到C系列的家用务实,再到D系列的科技旗舰,零跑一步步夯实了主流市场的根基。而这一次,Lafa5的登场,像是一记破风而出的直拳,宣告着这家新势力已不满足于走量,而是要以一款真正有态度、有风格、有全球野心的产品,叩击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这是一次品牌进阶的宣言,零跑要做全球车,而且是以中国设计、中国智造、全球标准的方式,让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中国电动车。
全球车的标准是什么?
什么是全球车?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卖到海外。但真正的全球车,远不止于此。
它意味着产品必须在研发之初,就同步考虑不同市场的法规体系、用户习惯、气候环境、道路条件乃至文化审美。欧盟严苛的ECE安全认证、REACH环保标准、WVTA整车型式批准;南美复杂多变的地形与高温高湿气候;中东地区对空调系统与耐热性的极致要求……这些都不是简单的本地化适配能解决的,而是需要从平台架构、三电系统、底盘调校到智能交互,全链条按照全球最高标准正向开发。
过去十年,中国车企出海之路并非坦途。早期不少企业采取“油改电+低成本复制”的策略进入东南亚或东欧市场,虽短期见效,却难以打入欧美主流消费者心智。更有甚者,在欧洲因碰撞测试不达标被召回,或因软件逻辑不符合当地驾驶习惯遭差评,最终折戟沉沙。
归根结底,问题出在思维模式上。是把国内产品改装后出口,还是从第一天起就按全球公民的身份去打造一辆车?
正如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在接受58汽车访问中所言:“我们现在的ABCD所有基础车型,其实都是为了整个最大众化的市场去考虑的。” Lafa5亦然,“并不是先为一个市场做一台车,再辐射到国内”,而是“在中国、欧洲、南美都有较大市场需求”的背景下,以全球共通的需求为原点,进行一体化设计与验证。
这种共生式开发理念,正是新一代中国车企迈向高端化的关键一步。
零跑的破局之道
面对全球化挑战,零跑的选择是,用技术底气支撑产品野心,用本土创新融合国际经验。
首先,是硬核的平台能力。Lafa5诞生于Leap3.5B平台,延续了零跑一贯的模块化、标准化战略。ABCD四大平台共享同一架构体系,关键三电系统高度通用,既保障了成本效率,又确保了品质稳定性。即便Lafa5作为个性化车型,零部件通用率略低于其他系列,但在电池安全、热管理、电子电气架构等核心层面,依然继承了零跑全域自研的技术红利。
更重要的是,零跑并未闭门造车。曹力坦言,在Lafa5开发后期,来自Stellantis集团的技术团队在底盘调校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持。“他们在传统机械层面,特别是底盘调校上非常有口碑。” 这种合作并非依赖,而是一种互补式赋能。零跑掌握电动化与智能化的主导权,同时吸收百年车企在操控质感、NVH优化等方面的深厚积累。
与此同时,零跑也在加速构建全球设计网络。目前,杭州与上海两大设计中心构成主力,而慕尼黑设计工作室的设立,则标志着零跑正式开启“三地联动”的全球化设计布局。 “我们的设计团队平均年龄在30岁以下,90%以上是本土年轻设计师。” 曹力说。这支充满活力的队伍,既能精准捕捉中国年轻用户的审美趋势,又能通过海外触角理解欧洲用户对实用性与驾驶乐趣的平衡需求。
正是在这种中国灵魂、世界语言的双重驱动下,Lafa5呈现出一种罕见的气质。前脸犀利动感,车身比例修长低趴,内饰细节充满巧思,既不像某些国产车盲目堆砌元素,也不似部分海外车型过于保守刻板。它自信、张扬,却又不失克制与实用。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Lafa5上市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舆论风波悄然浮现。社交平台评论区出现大量集中攻击,质疑其定价策略、操控真实性甚至品牌动机。截图显示,多个账号以相似话术密集刷评,时间集中在发布会当晚21:00前后,明显带有组织性特征。尽管官方未直接回应,但业内普遍认为,这恰恰印证了“零跑人红是非多”的现实。当一款真正具备颠覆潜力的产品出现时,质疑声往往不是来自市场,而是来自竞争生态中的水军狙击。
而这背后,是对Lafa5潜在威胁的侧面肯定:它动了谁的奶酪?
更耐人寻味的是,Lafa5选择与大众高尔夫GTI同一天上市。这个时间节点,恰恰把Lafa5置于一个历史性对话之中,燃油时代的驾驶信仰,正在被电动时代的个性表达所接棒。
如果说GTI代表的是千禧一代的热血青春,那么Lafa5瞄准的,是Z世代对自我定义的极致追求。它不要家家都爱的妥协,而是要做懂我的人一眼心动的存在。百公里加速6.4秒,电驱带来的瞬时响应,智能座舱的情绪交互,再加上全球化标准下的整车调校,Lafa5试图证明,新时代的小钢炮,不该只看马力和声浪,更要看智能、颜值与生活方式的共鸣。
全球化不是选择题
放眼全球,汽车产业的边界正在消融。特斯拉以美国为起点席卷世界;比亚迪在泰国、巴西、匈牙利建厂落地;蔚来在德国推出订阅制服务;小鹏G6成为欧洲增速最快的纯电SUV之一……中国品牌出海,早已进入全面登陆阶段。
而在这一轮浪潮中,胜负手不再仅仅是价格优势,而是能否打造出既有全球普适性,又有独特品牌个性的产品。
Lafa5的意义,正在于此。它不是零跑最走量的车型,却是最具象征意义的一款。它证明了零跑有能力跳出性价比内卷,去探索情绪价值、生活方式和设计美学的更高维度。它也昭示了一个事实,今天的中国汽车,正在世界舞台上扮演定义者的角色。
曹力透露,Lafa5短期内国内销量将占主导,但长期有望实现海内外“一半一半”的格局。这背后,是对产品力的充分自信,也是对全球化节奏的战略把控。
更令人期待的是,明年零跑将举办首次技术日发布会,或将揭晓更多关于智能驾驶、下一代平台乃至前沿科技的布局。可以预见,未来的零跑不会止步于Lafa5,而是将以更加系统化、体系化的方式,持续输出中国智造的新范式。
结语:
发布会那抹耀眼的黄色,不再是偶然的视觉点缀,而成了零跑新阶段的精神图腾,大胆、鲜活、与众不同。
Lafa5的出现,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全球化路径提供了一种新可能。不必模仿,无需谄媚,只要坚持技术创新、尊重用户需求、拥抱全球标准,就能用属于自己的方式赢得世界的掌声。
从杭州出发,驶向世界。零跑Lafa5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而这抹中国黄,终将在全球街头,成为一道不可忽视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