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愎”在字典里并不是什么赞誉之词,比如“刚愎自用”,而“之流”则更加不具有褒义,鲁迅先生经常在他的杂文中以“引车卖浆者流”来代指社会底层阶级。但是我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在标题中用这两个并不带褒义的词语来形容今天我们试驾的这第三代TT Roadster 45 TFSI quattro。
原因很简单,“刚愎”主要是针对这款车在内外设计的个性化而言,第三代TT无论是在前脸外观抑或是中控内饰,其设计都非常之新潮前卫,非常好地满足了那一部分极其在乎颜值的年轻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但同时却给其他年龄段的人一种“曲高和寡”的感觉,后者会认为这个车子看起来太过个性化;从某种程度上说,TT Roadster就是一个自顾自的比较“自私自利”的跑车,也就是所谓的“刚愎”。而“之流”在这里有两层意思,我们放到文章结尾再聊。
外观:追求个性,曲高和寡
虽然才是第三代车型,历史并不长远,但刚刚二十六岁的TT还是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外观设计语言,尤其是车尾的线条,第三代与前两代相比只是在线条细节方面由此前的阴柔改变成了如今的凌厉刚强。
虽说在设计上是“曲高和寡”,但还是有高人肯定了全新TT的外观设计。具有“设计界的奥斯卡”之称的红点设计大奖(Red Dot Design Award)评委们就是这样的高人,在2015年的红点设计大奖评比中,评委们一次性给了TT两个奖项来表达对它的赞誉:第三代TT整车设计获得了红点奖(Red Dot Award),而TT的前大灯组更是获得了红点奖的至尊奖(Best of the Best)。
获得至尊奖的前大灯组并非等闲之辈,智能全LED前大灯以无眩光高光束(矩阵)为特色,由12个LED光源组成,通过位于挡风玻璃背部的摄像头单独控制。此外再辅以电子控制单元,使得 LED光源在面对迎面而来或前进方向上的车辆时能自动接通和断开。另外该大灯组还配备了利用三维元素的日间行驶灯,在三面专用透镜的作用下,这些LED光源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外观设计。对于使用者而言,我们更在意的就是它的实际使用效果以及外观造型,从夜间使用的使用来看,这组前大灯并没有令我们失望。
从车身侧面看来,除了前后灯组等的细节之外,第三代TT Roadster车型与第二代基本上没有明显区别,同样保持了流畅、刚毅的线条,尤其是透过前后翼子板勾连前后大灯组的腰线,将上一代TT造型的点睛之笔加以继承。
新款TT共计提供了多达10种的车身颜色供选择,而我们此次试驾的这款采用的正是很耀眼的“维加斯黄”的色彩。即便在这仲秋之后的略显陌落的季节,依旧在静态拍摄过程中多次有虫子飘落在车身,徜徉许久挥翅离去。
作为Roadster车型,敞篷必定是最为点睛之笔。在两组电机共同作用下,TT Roadster的顶篷可以在10秒钟之内完成开启或者关闭的整套动作,并且可以在50公里/小时的车速下顺利进行,这使得软顶的开合动作基本上不会对车辆的使用造成影响。
然而情况并非总是如此。在为期一周的试驾过程中,每天早上启动车辆之前我都会为TT Roadster软顶上一缕缕或浓或淡的猫毛,以及前后风挡上一串串梅花印头疼不已。没错,夜间我所在的小区喵星人的数量并不少,它们可能没法欣赏TT Roadster的凌厉外观,可能没机会坐在车厢内感受TT的动力,甚至不会喜欢车辆略显暴躁的嘶鸣。但,它们有自己的方式,去享受这台Roadster。
尾部的造型与上一代大致轮廓保持一致,但相比较老款我们看到更多的平面,设计师凭借寥寥数笔,轻轻松松就营造出了那份蓄势待发的力量感。相比较一些唯独保留了车型名称但从内到外到动力完全更改的换代而言,我个人觉得第三台TT的换代更为成功,虽然采用了全新平台,但光看外观就知道这是一部如假包换的新TT。
不得不说,TT Roadster在关闭顶篷之后车内的视野并不是很好,主要原因在于座椅提供的坐姿比较低,同时内外后视镜并不开阔。而这些不利因素使得停车并不方便,虽然有泊车雷达,但泊车影像的缺失令人难以释怀。
内饰:彻头彻尾改头换面
如果说张扬的外观会让一些人感觉到曲高和寡,那么仅仅设计给车主自己欣赏、把玩的内饰则完全不用考虑这么多世俗的眼光。把第二代TT的内饰图片拿出来与今天我们试驾的全新车型对比,你就会发现全新TT的内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变化程度相比外观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果拿女性作比,老款TT的内饰真的是如同古稀之年的老妇人,整体洋溢着一种垂垂老矣的疲态,完全跟不上如今的审美;但新款TT却仿佛是一个年方二八的年轻女子,处处洋溢着的青春气息让人时刻处于一种激动的状态,甚至不忍去触摸这精致的内饰。
在驾驶过程中,与驾驶者最能产生良好互动的部件当属方向盘,奥迪TT Roadster的内饰设计师深谙其中道理,在方向盘的设计上下了一番苦心。首先,方向盘的尺寸相对于老款给人的感觉略小,一方面是方向盘三点九点位置设计得较细,很好地吻合手感,另外一方面是方向盘中央空气气囊处相当之小;其次,多功能方向盘上的诸多按钮小巧精致,包括滚轮、按键以及换挡拨片的尺寸都很小。
这种感觉很奇妙,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坐在一辆儿时玩具汽车中的错觉,一切的部件都那么小巧、那样精细,你的双手可以在整个方向盘上甚至不用位移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拨动任何一个控制按钮。这种难以名状的感觉是我这么久以来,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
新一代TT所采用的全液晶中央仪表盘算得上是最令人称道的一个内饰变化,传统的一切指针都荡然无存,留给你的就是一块面积可观的电影荧幕一般的“平板”,并且这个显示效果相当细腻的仪表盘可以通过方向盘上精致的滚轮与你展开互动。与此同时系统的反应速度、“荧幕”切换时所呈现出的流畅视觉效果,都足够让你感觉到“畅快淋漓”。
这种感觉,或许用“摧枯拉巧”可以很到位地形容——打一个更实在的比方,如果2014款及其以前的TT仪表盘是采用塞班系统带有一大堆实体按键的诺基亚,那么这2015款的仪表盘则是采用了最新iOS9.1系统的6S。
另外一个非常讨巧的设计就是TT Roadster空调出风口,同样也将实用与设计很匠心独运地完美结合:空调出风口中央位置进行了不同的功能定位,风力、温度、模式甚至是座椅加热控制都被集成在这里;飞机引擎造型的外观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奥迪车型上,但这里结合LED液晶显示屏的设计效果质感更为细腻。
文章开头已经说到,新款TT是一款“刚愎”的车型,这样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内饰的设计方面,TT Roadster采用了完全偏向驾驶席一侧的方式,基本上忽略了驾驶席一侧还留下的一个副驾驶座椅。
比如,显示效果前卫的全液晶彩色显示仪表盘顶替了原本位于中控台的尺寸很小的单色液晶屏,这确实提升了驾驶者的愉悦程度,但副驾驶甚至没有办法轻易看到所收听的广播频率,更不要说进行人机交互了。此外整个中控台包括三枚空调出风口的朝向也更多地照顾到了驾驶席一侧,副驾驶再度受到冷落。
这就是“刚愎”。
老款车型上单色液晶屏被抹去了、空调控制区域大大小小的按钮被集成在空调出风口里了、空调出风口的尺寸也更为小巧了,这些零碎的细节调整夹杂在一起,成就了另一番景致:整个中控台给人一种极其简洁的感觉,在这里我们只能在空调出风口下方看到一排功能丰富的控制按键。
全新一代MMI的首秀献给了TT,该系统将传统的仪表盘和中控台娱乐信息系统整合在一起,包含3D显示地图、信息搜索功能等,较大的手写触控板可以提供给大家非常熟悉的大屏手机的操作感受。有一点需要提下,位于MMI后方的TT Roadster电子手刹的按键与软顶控制按键位置相邻,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如果分心的话可能会把电子手刹按钮当做软顶控制按钮拉起,这个设计并不是很完美。
虽然没法和那些暴力机器相比,但TT Roadster的座椅包裹性能还是比较到位的,一体式运动座椅毕竟是为了激烈驾驶而生的;较硬的座椅刚坐上去还行,支撑足够到位,有一种实实在在的感觉,但坐的时间久了就会感觉到并不是非常舒服,太硬。
对于TT Roadster这个级别的跑车而言,车内的储物空间不是必须在意的一个方面。所以我们看到中央扶手并没有双杯架,并且绝大部分的储物空间实际上容积并不大;但我们也注意到TT Roadster还专门为新款钥匙设计了一个单独的空间,有了固定的位置就避免了感应钥匙找不到的尴尬,细节之处的改进一直在进行中。行李厢的空间真的不算大,满打满算才280升,但因为深度比较深,对于容纳高尔夫球杆这样的任务还是可以圆满完成的。
动态驾驭:不安与释然的矛盾
对于TT Roadster这样的跑车,光凭借眼睛是看不出所以然的,必须到道路上给上几脚地板油才能有真切的感受,好在上海远离市中心的高速公路还是可以提供相对优秀的试驾场地。第三代TT Roadster采用了大众旗下著名的MQB平台,我们在实际的试驾过程中,确实感受到出色的操控性能,尤其是轻盈的车身,让人有一种身轻如燕的酣畅淋漓之感。
第三代车型四款车型均提供了同一款发动机,就是最新一代EA888 2.0L TFSI发动机,这一为人熟知的发动机被广泛运用到大众、奥迪等多个车型上。第三代EA888的发动机采用更新的技术,排气歧管集成在缸盖内、先进的热管理系统、复合喷射系统配合涡轮增压的使用,使得第三代EA888发动机同时在性能、油耗以及环保等方面有所进步。在实际的驾驶过程中虽然这些动力提升没有非常明显的感觉,但TT Roadster与生俱来的那份凌厉、矫健却依旧能很真切地感受到。
第三代TT Roadster相比较上一代车型来说,最大功率的输出区间同样宽阔,只是输出时间延后了200转,由4300-6000rpm变为4500-6200rpm;而最大扭矩的输出区间延伸了100rpm,由1600-4200rpm延伸为1600-4300rpm。这样宽阔的动力极值输出空间对于Roadster车型来说是一件再惬意不过的事情,你不仅可以在较早的时机就可以得到持续不断的推力,同时这份推力一直会延续到中段偏后。而如果你继续保持深油门,虽然不会再有明显的推力,但需要注意的是你很容易就会在城市道路上逼近法定限速。
在挂入S档并且切换到动态模式,你会觉得这台小跑车瞬间完成了“变身”,无论是发动机还是变速箱的反应都极其敏感,转速始终在3000转以上上下跳动;而要想追求更过瘾的排气和暴躁感,那么推到M档则是更好的选择,换挡拨片的反应果断而积极,将你心头所想通过指尖极速传递到车头的机器心脏。这时候你会觉得,这第三代EA888 2.0TFSI发动机完全配得上全新TT Roadster的“刚愎”的外观和内饰设计。
在极速狂飙的同时,TT Roadster车身来自地面的反馈给人留下的印象依旧深刻。这种印象可以用“矛盾”来形容:一方面动态模式下悬架足够硬朗,可以将路面的坑洼高效真实地反馈到你坐在驾驶席的周身、紧抓方向盘的双手上,这种感觉,仿佛夹在车身与地面之间的并不是四条橡胶轮胎,而是四枚巨大的“钢镚儿”,似乎钢镚儿轧到一根头发丝儿,你双手以及周身都会能清晰感知到,所以你会觉得车身颠簸地让人难以适应;而另外一方面,你的内心同时又会感觉到一种莫名的踏实,似乎车辆在行驶的任何一个瞬间,你都能感觉到四个车轮正在精准地调节着各自的转动速度和方向,这种感觉类似于每个车轮都是一个巨大的齿轮,而道路则是四条经过精心规划的链条,齿轮在任何一个时刻都可以稳妥精确、恰逢其时地嵌入它理应出现的那个凹槽中。
当气流蹂躏软顶发出沉闷的声响笼罩着你双耳时、当你通过脚尖的踏板和指尖的拨片控制车外景致向后狂奔的速度时、当你产生一种在时光隧道中穿梭的错觉时,你的心绪会由刚上车的谨慎慢慢变为肆无忌惮。
坐在打开软顶的TT Roadster中,有那么一瞬间,我突然有一种回到大型游乐场坐“火流星”的感觉。坐在脚下悬空极速前进的开放式透明安全座椅中,你对前方即将到来的未知刺激保持一种期待和畏惧,但同时你又知道,头上钢筋铁骨的轨道会保证你的绝对安全。未知的恐惧夹杂着满满的心安,这就是TT Roadster 45 TFSI quattro带给人的真切驾驶感受。
全文总结:
在文章开头我们说到“之流”含有略贬义的色彩,并且具有两层意思。头一层,“之流”意指TT Roadster的身份并不是高贵到令人咋舌,从售价的角度来说这款车61.78万元的指导价也刚过半百万,可以说足够亲民,对于狂热的跑车爱好者来说属于那种“踮起脚尖还是能够够得着”的车子;第二层意思就是,TT Roadster并不是没有归属的另类,它有着那个极其精致的“朋友圈”,在这个朋友圈里我们可以看到宝马Z4 sDrive28i以及奔驰的SLK 200等,这些车的定位都是入门级Roadster,虽然身份不高贵,但足够为驾驶者提供相对纯粹的跑车驾驶感受。并且,在这个狭小精致的朋友圈中,TT Roadster是最为亲民的一个成员。
现在回头想想,用“刚愎之流”来形容这辆TT Roadster 45 TFSI quattro,或许并不带有那么多的贬义色彩。(摄影/文字/图片:刘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