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点评·采访与访谈·原创】
一汽-大众作为目前国内汽车行业的产销领跑者之一,在大规模的生产背后是靠着怎样的管控标准来保证所生产的汽车质量呢?笔者通过自己在一汽-大众的经历带您去一探究竟。
△ 一汽-大众的质量基地是作为世界第三个、亚洲首个按照德国大众康采恩标准建立的质量基本技能培训基地;面积为320平方米;可进行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基本感官的训练。
在这里,笔者将进行一汽-大众第305期学员培训(主要培训对象为一汽-大众经理及以上职位人员),并在培训后用一台生产线上下线的新车作为检验对象,实际进行检验。
△ 在学习开始的之前,我们先参观了质量基地的展示厅,这里包括了对七个方面的内容。
一汽-大众也会利用高强度钢板来提高车身刚性。
以高强度钢板打造的坚固车身可有效减少乘员舱形变,保护驾乘人员的安全。除了高强度材质,一汽-大众还采用目前业内领先激光焊接工艺。
一款车采用激光焊接的部位,加起来有多长,你们知道么?大众品牌的迈腾拥有目前国产B级车中最长的43米激光焊接工艺,全面提升了车辆焊接处的拉伸强度、剪切强度和疲劳强度(材料中影响品质的主要强度指标)。而奥迪品牌的奥迪A6L四门共有8520mm铝激光焊。
其他的几个方面还包括了:匹配、座椅蒙皮、涂装、路试跑道和质保各科室工作图片展示墙。
以上为质量基地展示大厅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也是一汽-大众质量检验的一个基础性的检验检测手段积累,下面呢我们就来通过亲身的学习来看看,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一汽-大众汽车质检员,同时也亲历一辆下线的成品奥迪Q5车型要经历怎样的检验。
在正式体验之前,一定的技能学习还是很有必要的!
△ 通过这几台专业的检验技能学习用台架,我们用了4个小时的时间去仔细学习,同时还有质量基地的张老师在一旁精心的指导。
△ 在学习漆面检查时,大家都专心致志,因为许多漆面上的问题都要仔细在不同的灯光视角下才能暴露出来。在眼睛和手并用的情况下才可能更加准确的判断并发现问题。
△ 有时候缺陷更会藏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所以我们在学习中也是不敢掉以轻心,必须认真地用眼睛看、用手触摸、用心感受车身的每一个细节。就是这样的严谨,也让笔者在一款中央扶手蒙皮上发现了一个针孔般大小的缺陷。
通过了各方面的学习后,我们迫不及待的想要走进一辆刚下线不久的奥迪Q5,来展现我们的学习成果。
△ 首先是对车身外观漆面的检查,我们一行多人分别负责一块车身区域,通过不同的灯光照射角度以及用手去触摸来检验这辆刚下线的Q5商品车外漆面是否存在缺陷。
△ 这不,问题来了,细小的漆面坑包等漆面问题被我们发现了。这就表示这这台刚下线不久的商品车辆不能通过此次检验了,必须进行缺陷进一步检查并进行修复。
这些细小的车身漆面问题通过单反相机都很难记录下来,肉眼的识别以及用手触摸是最好的检查判断方式。
△ 不仅是外观,还有内饰以及车内液体等的检查检验,在我们检查的过程中,质量基地的培训老师也是不离寸步,一方面在评价我们的检验成果一方面也是在不断的提醒我们需要更加注意的事项。
本来一辆看似完美的Q5 40TFSI车型在我们第一步的漆面检查中就露出了破绽,但是小编想说的是这里出现的问题并不是代表着生产工艺的问题,想想一汽-大众今年计划的生产线产出车辆的基数在180万辆,那么即使合格率达到99.9%这样夸张的大规模量产产品合格率,也会有0.1%将近1800辆车辆存在缺陷。这是目前技术无法突破的大规模生产线技术工艺难题,量产产品不会各个都是绝对完美的,要保证量产产品的质量那就只有通过先进严格的检验才能实现。
△ 除去那些可以用机器进行的检验,例如:三坐标测量、尾气排放测试等。以专业测试人员为中心的这样的产品检验也更是体现了一个汽车厂家对于其产品质量的要求,一汽-大众这样的工匠式的检验真的让小编感触颇深。
在这样的检验中能体现出整体制造工艺水准以及零部件加工匹配能力的就是检查车辆各处零部件的匹配,也就是配合,由于在工业生产中,机械零部件都是在其尺寸范围内允许一定的误差存在,这样的实际参数值的允许变量被称为公差,一个零部件的精密程度也是由其公差等级体现,从IT01、IT0、IT1一直到IT18共20个等级,等级依次降低,公差值也依次增大,最精密级别的当属航空航天用零部件的公差等级。所以也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控制这些影响加工成本的公差和最后整车形成的外观零部件匹配。
所以,通过上面的检查我们发现了这辆由生产线上抽查来的Q5 40TFSI车型存在问题,该车将会重新进行专业的检验并进行问题的修复工作,然后再来通过这样的检验后才能打上合格证明被交到消费者手中。
以上就是笔者我这次一汽-大众品质之旅的主要内容,也欢迎大家在文章下方进行评论笔者我将通过亲身的经历尽可能的去回答您的问题。
新车指导价:22.49-29.2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