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化工品的运输主要依赖于汽车,占比高达60%以上。然而,对于特殊化学品如环氧乙烷,其易燃易爆的特性使得长途汽车运输存在巨大安全隐患。据调查,目前中国80%以上的环氧乙烷资源通过汽车运输至全国各地,远超安全运输距离。历史上,国外曾发生环氧乙烷运输车辆大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中国环氧乙烷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不足,导致物流环节成为必要。国家对环氧乙烷运输有明确要求,但实际执行中仍存在问题。随着一体化项目的建设,环氧乙烷企业的下游配套将逐步增强,有望改善现状。同时,国家对危化品物流的监管力度也在加大,以保障人民安全。环氧乙烷作为一种有毒致癌物质,其易燃易爆特性使得长途汽车运输存在极大风险。然而,由于中国环氧乙烷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不足,物流环节成为必要。据调查,目前中国80%以上的环氧乙烷资源通过汽车运输至全国各地,运输距离远超安全标准。历史上,国外曾发生环氧乙烷运输车辆大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国家对环氧乙烷运输有明确要求,但实际执行中仍存在问题。随着一体化项目的建设,环氧乙烷企业的下游配套将逐步增强,有望改善现状。同时,国家对危化品物流的监管力度也在加大,以保障人民安全。希望环氧乙烷物流企业能够严格执行国家的安全要求,时刻警惕安全责任。中国化工品运输现状:汽车运输占比高达60%以上,特殊化学品如环氧乙烷长途汽车运输存在安全隐患。环氧乙烷易燃易爆,长途运输风险巨大。中国80%以上环氧乙烷资源通过汽车运输,远超安全距离。历史上国外曾发生环氧乙烷运输车辆大爆炸,造成重大伤亡。国家对环氧乙烷运输有明确要求,但实际执行中存在问题。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不足,物流环节成为必要。一体化项目建设将逐步改善配套,国家监管力度加大,保障人民安全。希望物流企业严格执行安全要求,时刻警惕安全责任。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化工品主要通过汽车运输,在不考虑油品及副产品的前提下,其中汽车运输的化工品占到全国化工品运输总量的60%及以上,所以,中国的化工品汽运比例相当高。而针对欧美发达国家,汽运比例属于明显偏高情况。
平头哥了解到,在过去几年,中国化工品汽运比例偏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铁路及海运物流硬件设施的不匹配导致的,所以,就造成了很多化工品在当初就始终保持汽车运输的情况,其中也包括一些特殊运输条件的化学品,如环氧乙烷。
据平头哥了解到,环氧乙烷属于有毒致癌物质,环氧特性导致其易燃易爆,不易于长途运输。而据平头哥调查,目前中国环氧乙烷却存在80%及以上的商品资源,通过汽车运输至中国各个地区。在我们认知的常理中,环氧乙烷多为周边配套下游,通过管道进行运输,而目前却有大量的环氧乙烷通过汽车运输,这让平头哥很是惊讶。
环氧乙烷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气体,在低温下冷凝成无色液体,该液体在10.4°C和0.101MPa下转化为气体。环氧乙烷的闪点为-17.8℃,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爆炸极限为3%~100%。一旦泄漏,会迅速吸收周围环境的热并挥发,液态环氧乙烷的闪燃特征使得液体燃烧产生的火灾很难熄灭。
在历史上,国外曾经发生过环氧乙烷运输车辆在路上的大爆炸,摧毁了一条道路上200米高的所有建筑物,造成100多人死亡。平头哥了解到,环氧乙烷的爆炸威力远超TNT炸药,并且在国外历史上,有人曾经制造出环氧乙烷炸弹,被称为“炸弹之父”。
环氧乙烷炸弹是由环氧乙烷和铝粉混合物燃烧膨胀,产生大量的热量和高压冲击,其中超过5000℃的极高温度可以让爆炸范围内的物体全部变成废墟,而产生的巨大“蘑菇云”和冲击波,对坦克、洞穴、地堡和掩体等密闭空间具有显著的摧毁作用,破坏力相当惊人。
图1:环氧乙烷生产的炸弹被称为“炸弹之父”
平头哥了解到,国家对环氧乙烷的运输要求,在2006年颁布的《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明确提到,环氧乙烷的运输对其充装压力、保温材料、密封胶圈、置换氮气设备、密封垫片等,都有明确的要求。并且,行业内对环氧乙烷的运输,也有额外的自我约束,其中一般行业内对环氧乙烷的运距要求不超过200公里,并且运输环境气温在34℃以下。
但是,由于中国官方对环氧乙烷的运输路径没有明确要求,并且利益的驱动下,就造成了目前中国商品环氧乙烷资源大量通过汽车运输到中国各个地区。正是因为此,也造成了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
平头哥调查发现,环氧乙烷在装卸及运输过程中发生过多次巨大的安全事故。2006年4月17日,重庆市铜梁县西泉镇,一辆牌号为“辽K07187”满载环氧乙烷的槽车失控侧翻,车上的易燃物着火并引发爆炸。2014年1月7日,上海金山一环氧乙烷运输车在卸载时发生爆炸,造成2人死亡。
图2:环氧乙烷汽运事故
平头哥了解到,中国环氧乙烷运输距离,目前已经远超实际安全运输距离,个别企业竟然达到了近1000公里的运输路径。据了解,从华东生产的环氧乙烷存在大量汽运至山东及华北、华中的情况。除了长途运输外,中国还有大量的环氧乙烷资源存在短途汽车运输的情况,哪怕只有数十公里的路程,也多通过汽车实现运输。
据平头哥深入了解,造成中国环氧乙烷资源大量通过汽车长途运输的情况,与中国环氧乙烷产业链上下游的装置配套情况存在直接的关系。目前中国生产的环氧乙烷,全部与上游乙烯端形成配套,其中76%的乙烯资源通过自产的模式供应,而24%的乙烯通过进口资源生产。其中自产乙烯部分,78%来自石脑油蒸汽裂解,其余全部为甲醇制烯烃生产的乙烯资源。
乙烯与环氧乙烷形成直接配套关系,即为有环氧乙烷的装置,上游必然配套乙烯或采用进口乙烯资源,所以两者装置间存在较强的互供关系。而环氧乙烷的下游端,却存在巨大的差异。
环氧乙烷下游主要用于生产聚羧酸减水剂单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醇胺及其他精细化学品生产。由于环氧乙烷下游装置的选址,多考虑与二级下游主要消费市场的衔接,就造成与环氧乙烷的装置无法形成直接配套关系,从而造成了中国环氧乙烷与下游的产业链供给,必须要经过物流环节的衔接。
平头哥认为,这些问题都是基于前期环氧乙烷下游装置规划布局的欠缺。而随着中国一体化项目的建设,中国环氧乙烷企业的下游配套陆续增强,必将有效弥补这一欠缺。
国务院安全委员会发布了“安全万里行”的活动,旨在对中国危化品生产和物流实行安全检查。在两会召开期间,危化品的安全物流必将是国家重点的监控对象,其中也包括环氧乙烷的汽车运输检查。平头哥认为,汽车运输的环氧乙烷,在运输要求和运输人员是综合水平面前,无疑就是一个定时炸弹。希望环氧乙烷物流企业,能够严格执行国家对环氧乙烷的物流安全要求,时刻警惕安全责任,保障人民安全生活。
化工平头哥推荐三份报告,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看详情介绍:
1、
2、
3、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