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8日,中国汽车产业的聚光灯对准北京。中汽中心(行业标准的“尺子”)、清华大学(学术研究的“大脑”)、华为(技术创新的“引擎”)——三方巨头罕见联手,正式揭晓了《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在中汽中心的牵头下,产、学、研三方旨在通过这部作品,为中国智驾产业的健康发展树立起前进的灯塔,为消费者的科学决策提供清晰的参考。
戳破概念泡沫:五维安全锚定行业基准
在智能驾驶领域,安全是那个不容置疑的“1”,其他一切炫酷功能,都只能是后面的“0”。当整个行业深陷算力参数的“军备竞赛”时,智驾安全白皮书以权威和客观的姿态,冷静地拆解了虚幻的“海市蜃楼”。它系统性地提出了衡量智能驾驶系统安全能力的“五维金标准”——全时速、全目标、全场景、全方向、全天候。
更令人信服的是,智驾技术白皮书在论证这些维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时所引用的实证数据与技术路径,与鸿蒙智行大规模部署、持续迭代的?华为ADS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高度契合,甚至可以说是其最佳注解。鸿蒙智行的具体技术指标——如覆盖更广的全速域主动安全生效范围、行业首创的全向防碰撞系统等——成为白皮书阐述“五维安全”可行性与重要性的有力支撑。
偶然的背后一定有着必然。长期以来,HUAWEI ADS始终坚持“安全优先”目标,通过在车端硬件、车端算法、云端数据仿真与模型训练的主要智驾路径上持续投入研发资源,建立起以安全优先、兼顾效率的端到端原生智驾模型,带领底盘、座舱、车载光、车载通信等供应伙伴构建跨域的整车智驾体验。截至当前,搭载 HUAWEI ADS 的鸿蒙智行车型已累计避免超200万次潜在碰撞。这一数据不仅是技术实力的体现,更是对“安全即豪华”理念的终极诠释。
主动安全伦理:从炫技到生命敬畏
关于主动安全的技术伦理,智驾技术白皮书在4.2.2章节给出了深刻解答。当一些品牌热衷于将自动紧急转向(AES)作为营销噱头,在高速上演示连续蛇形变道规避障碍的“炫技”表演时,暴露的恰恰是安全基本功的缺失。而华为则坚守“技术以人为本”的初心,将“让速不让道”奉为不可动摇的安全铁律。这不是保守,而是源于对交通复杂性与生命价值的深刻敬畏。
AEB自动紧急制动是守护生命的第一道,也是最核心的防线,而AES仅应在制动距离不足的千钧一发之际,作为“最后的补救手段”启用。这样做,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因猛打方向导致车辆失控翻滚的致命风险,同时大幅降低横向碰撞的概率。误触发率的差异更显鸿蒙智行的追求:业界AES的误触发率普遍在百万公里/次级别,而鸿蒙智行对其eAES系统的要求,是按亿公里/次来设计与打磨的。这背后,是对安全的极致苛求,是对用户生命的绝对负责。
从单一避险策略的争论延伸开去,智能驾驶安全保障的复杂性与系统性在更高级别的驾驶领域体现得更为充分。
L3落地:冗余设计才是重中之重
在更高级别的L3自动驾驶讨论中,“冗余设计”常常被简单粗暴地等同于算力数字的堆砌。“2000TOPS冗余满足L3!”——类似的口号甚嚣尘上,却对多系统如何协同保障安全语焉不详。
对此,智驾技术白皮书传递了一个清晰的核心观点:真正的冗余远非单点堆料,而是多重生命保障系统的并联协同。以尊界S800为例,其按照L3要求设计的架构包含8重安全冗余:主传感器失效时,备用毫米波雷达能接管感知任务;双绕组电机转向系统,确保单点故障下控制不失效;甚至热管理系统都配备了双循环冷却通道以应对极端工况。尤为关键的是其DMS驾驶员监控与响应冗余——当系统检测到驾驶员突发失能,车辆能自主执行包含减速、安全变道、靠边停驻及激活双闪警示,大灯投影SOS求救信号的紧急处置。
然而,技术完备仅仅是L3起航的第一步。面对“L3首发”、“全场景无人驾驶”等夸大宣传与认知偏差,智驾技术白皮书清晰地划出了界限:在目前的L3试点阶段,相关技术只能在限定路段、限定车辆数、限定时速下用于道路运输。这些试点车,普通消费者现在还买不到、也体验不了。距离L3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显然还尚需时日。
用户视角:甄别智驾价值的标尺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份智驾技术白皮书堪称智能驾驶时代的“防坑宝典”。它特别点破了市场上鱼龙混杂的功能迷局。
以“车位到车位”为例,这项在市面上提及率颇高的功能,却常常会被用来与领航缝合记忆泊车混淆。智驾技术白皮书为广大用户指明了区分的关键:车位到车位真正的价值,在于“任意车位”能力。
这一点,问界M9的车主深有体会,无论是第一次去的新商场,还是出差遇到的陌生酒店,问界M9首趟抵达即可启用;可以在停车场内自由寻找可用车位(包括非固定车位)。这与某些友商方案(通常需要用户预先手动学习并绑定固定起点和终点车位,本质上仍是“固定点到固定点”)形成了鲜明对比。
显然,这绝非简单的功能叠加,而是华为“端到端”技术能力的集中爆发。它基于强大的感知硬件(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和华为自研的GOD(通用障碍物检测)网络与RCR(道路拓扑推理网络),实现了对复杂车位、动态的收费站场景的精准理解和决策规划。
结语
当行业的概念迷雾喧嚣,本次发布的《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清晰地勾勒出中国智能驾驶前行的航标。而作为重要参与者,鸿蒙智行则是以其深厚积淀与对安全底线的执着坚守,印证了这部著作的开创性与引领性。这不仅是对一家标杆企业的肯定,更是对整个产业健康发展方向的昭示:唯有将安全作为不可撼动的“1”,将用户价值作为终极标尺,中国智能驾驶的航船才能穿越迷雾,驶向真正可靠、可信、可期的未来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