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成绩单”。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0.5万辆和2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1%和46.8%,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27.7%,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产销量连续8年稳居世界首位。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新阶段,高质量增长也将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加速技术迭代推动产业发展
进入2023年,新能源汽车乃至整个汽车行业,都迈入了深度转型的攻坚期。其中,提升核心技术竞争优势,优化产品布局,降低供应链成本,打破以价换量的竞争环境等方向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核心技术创新,庞大的市场让我国成为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推动者甚至引领者,全世界越来越多的汽车相关企业把产品定义、技术研发的重心放到中国来。可以说,技术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车价值以及品牌价值。因而,加速技术迭代成为车企塑造竞争力、推动中国新能源车市发展的关键。
红旗E202
值得一提的是,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发布的2023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分析报告中,中国一汽再次位居汽车行业榜首,品牌价值再创新高达4291.57亿元。同时,“红旗”也位居乘用车品牌行业第一,2023年品牌价值1155.29亿元;解放位列商用车品牌行业第一,2023品牌价值1187.76亿元。
以技术创新攻坚产业转型
随着各种跨界技术在汽车领域融合应用的速度越来越快,汽车技术迭代尤其快速,产业变局下的技术创新,将成为接下来市场优胜劣汰的重要底牌。因此,我们在今年的上海车展看到了各大车企在展示新产品的同时,还重点秀出了自己的技术架构与平台。
拿红旗品牌的“旗帜”高端电动智能超级架构FMEs来说,它汇聚了一汽集团8大技术领域群和115项关键技术领域的所有重大突破和全部最新成果。具有「五极优点」,即,极富创新创作、极高集成融合、极强原始创新、极优先进制造、极具成本优势,它将全面满足红旗新能源品牌所有车型的研发、制造和用户需求。
“旗帜”超级架构FMEs
“旗帜”超级架构FMEs涵盖了电动平台HME、智能平台HIS、混动平台HMP——
其一,电动平台HME,主要包括高能安全电池、高效电驱、高功智慧补能和智驾安全底盘四大系统。开发的HPB高能安全电池系统,最大亮点是高达260Wh/kg的能量密度。而且,高能安全电池系统运用了隔热散热一体化技术、立体绝缘技术,实现动力电池全场景不起火不爆炸;还有效率高达95.5%的HSM高效电驱系统;融合了主动智能悬架、驱转一体模块、混合制动技术于一身的HAC高级智驾安全底盘系统等等。
传统隔热技术
隔热散热一体化技术
其二,智能平台HIS,主要包括先进电子电气、自动驾驶、舒享座舱三大系统。其开发的HCS舒享座舱系统首创视网膜级的视觉显示功能,配合红旗音响声学基因、多模态主动情感交互、智慧身心健康关怀等一系列领先全球的技术,还可实现沉浸式5D球幕,2800W超大功率和36通道独立驱动的殿堂级视听体验,99%意图识别准确率,以及伴随式生命生理健康监控和森林氧吧级环境,大幅度提升驾乘体验。
并且,在智能平台HIS的框架下,红旗品牌还开发了领先全球的五位一体、舱驾融合智能芯片——“旗智”芯片。该芯片算力超过800Tops,处于当前业界顶尖水平,与之匹配的整车级操作系统“FAW.OS”,也具备全球领先的30微秒级时延。
智能平台HIS
其三,混动平台HMP,该平台突破了526项关键核心技术,兼顾横置、纵置两大构型,由混动变速器、混动发动机、智能电驱和安全电池四大核心系统及智慧能量控制模型构成,核心技术实现全面领先。例如,平台开发了动力解耦式电驱系统,为新能源四驱车电驱空载能耗大的行业难点提供了新的破解思路。
动力解耦式电驱系统应用了差速器集成式断开装置,采用电磁离合器换挡,在智能断开+电动辅驱的创新结构的作用下,可以实现100ms内自动切换四驱、两驱的模式。我们可以理解为,在日常工况下,用不到四驱时,可以自动实现两驱经济驾驶;而当驾驶工况需要四驱加入时,系统会提前监控到,电磁通电预充提前准备,主动调速,无缝衔接,从而带来动力性与经济性的平衡。
动力解耦式电驱系统
事实上,除了“旗帜”超级架构FMEs,过去几年,红旗品牌一直在低温电芯、功率电子、智能架构、车路云协同、线控转向、预期功能安全等多个领域持续发力。例如,在车路云协同板块,红旗E-HS9车型是国内首款实现LTE-V2X驾驶辅助预警应用的量产车型。而近日,红旗E-HS9搭载着第二代C-V2X产品亮相第二届“智行杯”C-V2X车路云一体化实践活动,以超高的安全性、智能化和高科技水准被赞誉为行业标杆。
红旗E-HS9
写在最后
原地踏步就是落后,努力奔跑才有明天。在技术驱动发展的大环境下,技术创新是博得市场头部席位的重要因素。“红旗”是今天众多中国品牌技术发展的缩影,满足用户想要的“好产品”,背后就一定得有能与之同频的技术支撑。面向未来,品牌想要行稳致远,就必须更好的发挥技术赋能作用,打破固有的思维,创造新的增量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