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沃尔沃亚太正式经历了一次较大的高层人事变动,柳燕辞职,两个月前付强辞职,这两位高层人事离开后,陈立哲接过沃尔沃亚太。不仅是高层人事变动,沃尔沃在全球以及开启了CMA平台的商用化,未来的40系新车将深入市场,并慢慢开始扩大沃尔沃销量体系中的地位,沃尔沃的未来新思路逐渐变得更加清晰了。
进入2016年,沃尔沃的在华销量实现了一定的增长,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了6.3%至40688辆。但是,这一增速依然低于沃尔沃在全球的销量增长。2016年上半年,沃尔沃全球增速为10.5%。
时间 | 在华销量 | 同比增长率 | 全球销量 | 同比增长率 |
2016上半年 | 40688辆 | 6.3% | 256563 | 10.5% |
2016年6月 | 7727 | 6.1% | 51431 | 10.6% |
由此不难看出,沃尔沃目前在华的增长率全面低于其在全球市场的增长率,全球目前的平均增长率维持在10.6%左右,而中国市场仅为6%左右。
而且在中国地区,6月沃尔沃共销售新车7,727台,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1%。其主要销量来源于,在中国实现国产化的XC60及S60L车型。
在美国地区,6月共销售新车8,588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3.5%,这一数据使其在美国市场连续19个月销量增长达成。在销售车型上,XC90最多。在这些销量数据中不难看出,目前沃尔沃的旗舰级车型XC90市场认可度低于美国地区,而未来S90的国产产品S90L或将带头进行突破。
同时,6月份沃尔沃在华的经销商库存系数为2.0,这也是中国地区市场唯一的该系数超过2.0的豪华品牌。所以,其目前在中国市场的情况并不是十分的乐观,那么破局需要的新产品以及未来发展的新思路沃尔沃是怎么想的呢?
在全球各大车企勠力发展紧凑级车型的时候,沃尔沃自然也要抓住大的市场走向。
在5月18日,沃尔沃在瑞典哥德堡发布了全新的40系列概念车40.1和40.2,同时沃尔沃宣布重要的CMA平台开始进入商品化阶段,未来新的CMA平台将主要针对沃尔沃旗下的“40”系列紧凑级车型产品。
其中40.1概念车是作为沃尔沃XC40产品而出现的,沃尔沃家族式的“雷神之锤”前大灯组以及直瀑式格栅等都体现在这款概念车上。以下均为40.1概念车官图。
而40.2概念车则是V40车型的概念先导车型,未来沃尔沃将以CMA平台为核心展开其紧凑级车市场战略,而未来4年内沃尔沃将完善其CMA平台相关的车型产品。
而作为沃尔沃全球紧凑级车型战略的核心,CMA平台自然是相当重要的,沃尔沃与吉利研发的CMA(Compact Modular Architecture紧凑级模块化平台)将要共享沃尔沃SPA(Scalable Platform Architecture可扩展平台)诸如动力总成、插电式混动系统、底盘悬架元件、人机交互系统以及安全系统在内的诸多技术。
未来将于2017年推出首款紧凑级车型,其或为介于长轴距版V40车型以及未来的C40车型衍生出的XC40,且到2019年将推出首款紧凑级纯电动汽车,以及更多的PHEV(插电式混动车型)。沃尔沃还表示未来的XC40车型或将首先在位于比利时的Ghent工厂投产,然后逐步进行国产,且不排除推出XC40插电式混动版车型。
今明两年,沃尔沃将会在国内投放全新S90-进口高定典藏版、全新V40 Polestar(北极星)、国产全新S90L、全新一代XC60、全新V90CC五款新车。
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沃尔沃宣布启动全新旗舰车型S90在国内的预售,进口高定典藏版限量390台。而S90的加长版车型将落户沃尔沃大庆工厂,国内上市日期预计在2017年年初。全新V40 Polestar(北极星)版是V40的高性能版本车型。全新一代XC60、全新V90CC正在路试中,预计2017年将在海外上市,然后同步引进国内。
车型 | 类型 | 上市时间(预计) |
全新S90进口高定典藏版 | 豪华轿车 | 国内到车时间9月或者10月 |
国产全车S90L长轴距版 | 豪华轿车 | 2017年年初 |
新V40 Polestar | 运动轿车 | 2016年下半年 |
全新一代XC60 | SUV | 2017年 |
全新V90CC | 跨界旅行车 | 2017年 |
而全球除了沃尔沃欧洲的发动机工厂外,第二个发动机工厂也在中国张家口进行了投产,未来的沃尔沃全系车型使用的Drive-E动力总成也将实现国产化。而以上的国产化进程无疑将在车型终端售价上体现出优势,不过随着目前在中国实行国产的豪华品牌车型越来越多,国产化带来的价格红利也变得越来越不明显了。
而40系的紧凑级新车目前的生产进度还不能满足快速国产化上市的节奏,其CMA平台生产线的改造进入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未来在中国地区的国产沃尔沃车型还将继续以XC60、S60L为主,未来国产的S90L也将慢慢的打开局面。
7月11日,沃尔沃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宣布,公司首席运营官柳燕因个人原因辞去现职务。
◆履历:
在来到沃尔沃之前,柳燕在1993年加入一汽大众,并先后担任大众品牌售后服务培训师、一汽-大众奥迪市场部部长、一汽-大众奥迪销售部部长、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副总经理等职务。2014年9月至今沃尔沃汽车(中国)销售公司首席运营官。
沃尔沃汽车集团亚太区总裁、中国销售公司董事长袁小林对柳燕作了如下评价:“柳燕女士是业界卓越的资深职业经理人,她在任期间大大提升了沃尔沃汽车的品牌影响力和销售业绩,与经销商建立了良好的互信、互动和双赢的合作伙伴关系。我们衷心感谢柳燕女士沃尔沃汽车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也衷心祝福她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单从沃尔沃在华市场销量表现来看,其目前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但高层的频繁表动势必会对其市场表现、公司员工等出现一定影响。目前陈立哲负责着市场、销售、渠道及售后业务。
陈立哲先生于2005年加入沃尔沃汽车中国台湾公司,此后历任市场总监、市场与销售总监等职,2009年升任总经理,负责整个台湾市场以销售和业务拓展为重心的运营,并取得了连年平均销售增长40%的业绩。陈立哲先生是资深汽车营销和管理人才,加入沃尔沃之前曾在路虎、通用及台湾声宝集团等公司任职。陈立哲先生已婚有两个孩子,他拥有美国爱默生学院市场传播与广告硕士学位和台湾中山大学工商管理学士学位。同时沃尔沃高层相关人士也表示对陈立哲的加入有很强的信息。
而事实是目前在中国市场6%左右的同比增长率确实是一个摆在沃尔沃亚太面前必须解决的难题。未来新的在华一把手必须要比柳燕与付强的组合更加深入理解中国市场,同时带领沃尔沃走出在华的新局面。而未来继续讲CMA这个紧凑级的核心平台顺利快速引入国内市场进行投产是沃尔沃扩大在华市场格局的唯一出路,想仅依靠未来国产的S90L打开局面还是十分困难的。
发动机工厂加上大庆与成都两个整车工厂,目前沃尔沃在华已经有着分布合理的共产布局,只等更换生产线相关设备,以适应未来CMA平台下的40系紧凑级产品和SPA平台的高端车型产品。
全文总结:从目前销量的数据上看,沃尔沃的全球发展速度较快,而国内市场的增长率却没有达到海外市场,这是比较反常的现象。追其原因是目前在国内市场的品牌认知度、品牌营销等相关“软”性方面有所不足。而相关高层的人事变动对于这方面未来的改变未尝不是件坏事,我们期待沃尔沃在华新的高层可以有效破开目前的局面。
产品方面,CMA平台下的40系紧凑级车型未来的引入将会适时的加速,而SPA平台的旗舰轿车国产加长势必将于品牌继续深化在国内的发展相互互补结合。我们更希望在未来不久看到国产的CMA平台紧凑级新车上市带来一个更加具有性价比的售价,而SPA平台下的旗舰产品国产加长后的合理售价也一定会受到消费者们的认可和欢迎。
可以说“软”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和“硬”的车型产品都需要继续相辅相成的发展,继续完善下去,沃尔沃在中国地区市场才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新格局。
车型图片 | ![]() |
经销商报价 | 38.99-51.99万 |
厂商报价 | 51.99万 |
产地属性 | 国产 |
级别属性 | SUV |
款型 | 2017 |
排量(L) | 2.0 |
最高车速(km/h) | 210 |
0-100加速时间 | 7.2 |
工信部综合油耗 | 8.2 |
百公里耗电量 | - |
保修政策 | 三年不限公里 |
长/宽/高(mm) | 4644/1891/1713 |
轴距(mm) | 2774 |
前轮距(mm) | 1632.000 |
后轮距(mm) | 1586.000 |
最小离地间隙(mm) | 230.000 |
整备质量(Kg) | 1875.000 |
车身结构 | SUV |
车门数(个) | 5 |
座位数(个) | 5 |
油箱容积(L) | 70 |
行李箱容积(L) | 490-1450 |
发动机型号 | B4204T11 |
气缸容积(cc) | 1969 |
进气方式 | 涡轮增压 |
气缸排列形式 | L |
气缸数(个) | 4 |
每缸气门数(个) | 4 |
压缩比 | - |
配气机构 | DOHC |
缸径 | - |
冲程 | - |
最大马力(Ps) | 245 |
最大功率(kW) | 180 |
最大功率转速(rpm) | 5500 |
最大扭矩(Nm) | 350 |
最大扭矩转速(rpm) | 1500-4800 |
发动机特有技术 | - |
燃油类型 | 汽油 |
燃油标号 | 97号(京95号) |
供油方式 | 直喷 |
缸盖材料 | 铝 |
缸体材料 | 铝 |
排放标准 | 国V |
动力系统 | - |
电池管理系统 | - |
电动机最大功率(kW) | - |
电动机最大扭矩(N·m) | - |
电池支持最高续航里程 | - |
变速箱简称 | 8挡手自一体 |
挡位个数 | 8 |
变速箱类型 | AT |
驱动方式 | 前置四驱 |
四驱形式 | 全时四驱 |
中央差速器结构 | 多片离合器 |
前悬挂类型 | 麦弗逊式独立悬挂 |
后悬挂类型 | 多连杆式独立悬挂 |
助力类型 | 电子液压助力 |
车体结构 | 承载式 |
前制动器类型 | 通风盘式 |
后制动器类型 | 通风盘式 |
驻车制动类型 | 电子驻车 |
前轮胎规格 | 255/45 R20 |
后轮胎规格 | 255/45 R20 |
备胎 | 非全尺寸 |
新车指导价:37.79-47.4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