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长安汽车面向2025智能汽车技术发展规划,2015年要形成400余人的智能化技术专业研发团队,2020年要达到1000人规模。长安汽车已经完成智能化研发所需设备、基础建设和试验场地的方案和投资规划确定,计划到2020年将累计投入50亿元,开展智能化汽车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
现阶段长安汽车在睿骋和CS75的量产车型上搭载全景辅助系统、并线辅助、车道偏离预警等科技配置;全速自适应巡航系统、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前防撞预警系统、自动泊车辅助系统即将(2016年)在睿骋、 CS75、逸动、CS35等车型正式量产。预计在2018年,长安汽车将率先达到高度无人驾驶标准,并实现部分量产任务。
“人工智能”一直是近些年的大热话题,程序员敲下的代码甚至具备了挑战自然人的实力。但我本着“科技以人为本”的原则判断,无人驾驶离我们还很遥远,当然我指的是像科幻电影中的真正的“无人”驾驶。眼下我们看到的是通过科技装备加持,让驾驶变得更加简单安全。首先车辆内“无人”(驾驶席)行驶在法律范畴是不允许,其次无人驾驶车辆出事故该由谁负责?如果程序被黑客攻陷将会怎样?这些安全隐患问题不可忽略。也许在未来真的可以做到“无人”驾驶,但至少现阶段车辆还是离不开驾驶员的。
总结:在去年长安汽车就以MTC会员单位身份参加由AUVSI(国际无人车系统协会)、TRB(美国交通研究委员会)主办的自动驾驶研讨会2015年年会,而在长安“654战略”中智能化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相信未来更多车型都将配备“无人驾驶”的相关技术,简化我们的日常驾驶同时让行车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