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盘点中,我们已经了解了SUV车型和MPV车型过去一年的发展,两种车型以极快的速度逐渐蚕食着本属于轿车的市场。尽管逐年萎缩,但轿车的霸主地位依然未被撼动,尤其是其中的核心--紧凑级轿车,依然是乘用车中的绝对销售主力。下面笔者也将回顾一下2015年的紧凑级轿车市场,看看这些热门车型又有着怎样的变化趋势呢?
2015年热门车型汇总(持续更新中) | |
小型SUV篇 | 点击查看 |
紧凑型SUV篇 | 点击查看 |
MPV篇 | 点击查看 |
中型轿车篇 | 即将推出 |
刚刚过去的2015年,轿车市场依然维持着逐年萎缩的态势。受到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从年初持续到六月,紧凑型轿车的销量依旧在持续下降,在购置税优惠政策的刺激以及年末冲关形势下,11月份轿车市场终于不再下跌,销量迎来年内第二次增长。
然而纵观全年,1-11月轿车市场同比下滑6.3%至1043.23万辆。其中A级轿车累计销量实现632.4万辆,较去年同期的656.3万辆下跌3.6%;在乘用车市场中,A级轿车销售占比跌破四成至35.5%,同比下降4.4个百分点。与轿车略显哀伤的境地相比,隔壁SUV和MPV车型却是生意好得惊人,不可否认的是MPV与SUV这两股力量的确对轿车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并未动摇其根本,国内乘用车销量榜首仍旧是被轿车占领着。
在2015年销量榜前十名的车型分别是朗逸、轩逸、英朗、速腾、捷达、桑塔纳、朗动、福克斯、卡罗拉和科鲁兹,全部为合资品牌车型。与SUV、MPV市场中的火爆程度不同,自主车企中销量最好的轿车吉利EC7,仅仅排在11位。除此之外,前20位中,都再无自主品牌轿车身影。
在前十名中的热销车型中,大众囊括了4款车型之多,包括了朗逸、速腾、捷达和桑塔纳,但车型销量却全面下滑。其中,居于榜首的朗逸今年11月份销量达42,206辆,在时隔七个月后重新夺得月度轿车市场销量冠军,但是其今年1-11月销量出现3.7%的下滑,销售新车33.93万辆。而其他三款车型虽然没有登顶的机会,却还是占领了销量榜中第四至第六的位置。
尽管最近排放门等事件令大众焦头烂额,但其中国仿佛没有受到过多的影响,销量虽然下滑却依然强劲。其南北分车以及多代同堂的战略为紧凑级轿车市场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四款紧凑级车囊括了7.99-18.58万的售价区间,大众“神车”的称号压得其余对手也是喘不过气来。
但问题也来了,随着大众问题缠身,日系也开始悄悄抬头,呈现触底反弹的态势,其前十一个月的紧凑级轿车累计销量由去年同期的92.1万辆攀升至106.84万辆,同比提升16.0%;市场份额提升至16.9%,较去年同期上涨了2.9个百分点。
轩逸和卡罗拉作为仅有的上榜日系紧凑级轿车,今年1-11月销量分别同比上涨9.4%和57.2%,达到了29.22万辆和22.39万辆,排名第二和第九位。借着双擎车型上市的热潮与车型的更新,卡罗拉的销量表现一直较为抢眼,也曾多次从大众的群狼中夺得A级轿车月销量冠军。
在美系车型方面,别克英朗今年1-11月销量同比上涨15.0%,达到了25.55万辆,排名第三位。全新威朗的上市与原有车型的更新也为英朗的销售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美系品牌其他上榜车型还有福克斯和科鲁兹,两车销量均出现了下跌,今年前十一个月销量分别下跌37.1%和6.0%,福克斯销量下跌看似没有具体原因,但其实与福睿斯上市将购买人群分流有着一定的联系。
原本被众自主品牌视为最大竞争对手的韩国品牌反而交出了一套不错的成绩。现代朗动今年1-11月销量同比增长2.73%,达到了23.14万辆,排名第七。
现代仅以一款车型便超越了美系日系的老牌对手,其改款车型领动上市后也将延续现代的家族式多代同堂布局,对竞争对手持续施压。
从2015年的市场来看,轿车市场持续走低也许将成为必然的态势,但轿车仍占整个乘用车市场的六成左右,这无论对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车企来说仍是提高销量的必争之地。我国轿车销量前十名均被合资车型把控,没有自主车型的一席之地,这也直接的暴露出若干问题。
◆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逐渐下滑
2015年在自主品牌突飞猛进的销量数据中,增速最快的车型是SUV和MPV,这两种车型给自主品牌贡献了大部分销量,但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自主车型在紧凑型轿车市场内逐渐式微。
在今年10月的销量数据中我们发现,在SUV市场自主品牌的占有率达到56.1%,MPV市场中自主品牌的占有率高达90.4%,而在轿车市场,自主品牌仅占19.9%,同比下降9.7%。同时在今年1-11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同比增长14.1%,其中SUV同比增长高达82.8%,而轿车销量同比下滑11.8%。
◆合资降价挤压自主生存空间
2015年内,一轮轰轰烈烈的降价大潮早已从4月开始,上海大众、长安福特、北京现代等多家车企均没能幸免。尽管江淮、长城等自主品牌也宣布官降,但多为市场表现本就欠佳的车型,比如江淮的和悦、瑞风M2以及长城的C50、C30等。
在原有的紧凑级轿车市场,自主车企通过低价高性价比的方式成功吸引了不少入门级用户。但是随着不少合资企业官降的来临,自主车型原有的价格优势将逐渐消失,而本来就是弱点的品牌效应与后期等方面又与合资车企有着一定的差距,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挤占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
以上汽荣威350为例,今年上半年销量不足3万辆,相比去年同期销量下降近一半,其竞品车型朗逸在官方降价5000元之后还有很大的市场优惠, 低配车型售价直逼荣威350,已经坐稳家轿市场第一名的位置。而东风风神新推出的L60,其售价相比东风标致408来说,也并没有太大优势。
◆自主品牌对轿车市场关注度仍不够
随着轿车市场的常态化销量下跌,自主品牌本身对轿车的关注度也不是太高,这其中可不光光是品牌形象,产品定位等问题。特别是近几年SUV市场大热让自主品牌看到了商机,于是自主品牌车企纷纷发布了自己的SUV战略,并不断投入新产品,而对轿车业务有所松懈。
比如不断强化自己的SUV,弱化轿车业务的长城汽车就曾传出暂停轿车业务,着力发展SUV的消息。事实上,自主车企不应舍本逐末,更应认识到仅依靠一款车型是无法做大做强的道理。
有统计显示,成熟市场中SUV车型占比应在25%-30%,而在中国市场,受道路状况、消费习惯等因素影响,这一比例可能更高,维持在35%-40%左右。因此,从目前情况来看,SUV还将有2-3年的高速增长期,这也给自主品牌轿车提供了积累提升的时间。只有车型布局均衡,才能全方面提升品牌效应、产品口碑等软实力,为与合资车企的进一步斗争做好准备。
在自主品牌以SUV和MPV作为突破口,得以让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的同时,需要均衡布局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实力,才能在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
12.09万2024款 1.5L 自动得逸版
前置前驱 6挡自动 三厢车
12.79万2024款 1.5L 自动满逸版
前置前驱 6挡自动 三厢车
13.09万2024款 1.5L 自动五百万版
前置前驱 6挡自动 三厢车
13.09万2024款 1.5L 自动星空五百万版
前置前驱 6挡自动 三厢车
13.89万2024款 300TSI DSG满逸版
前置前驱 7挡双离合 三厢车
13.89万2024款 300TSI DSG星空满逸版
前置前驱 7挡双离合 三厢车
14.39万2024款 300TSI DSG星空领先版
前置前驱 7挡双离合 三厢车
15.19万2024款 300TSI DSG永逸版
前置前驱 7挡双离合 三厢车
15.19万2024款 300TSI DSG星空永逸版
前置前驱 7挡双离合 三厢车
13.09万2023款 改款 200TSI DSG星空满逸版
前置前驱 7挡双离合 三厢车
9.40万2023款 新锐 1.5L 手动新逸版
前置前驱 5挡手动 三厢车
10.00万2023款 新锐 1.5L 自动新逸版
前置前驱 5挡手动 三厢车
11.00万2023款 新锐 1.5L 自动新愿版
前置前驱 5挡手动 三厢车
12.09万2023款 改款 1.5L 自动得逸版
前置前驱 6挡自动 三厢车
12.79万2023款 改款 1.5L 自动满逸版
前置前驱 6挡自动 三厢车
13.09万2023款 1.5L 自动星空五百万版
前置前驱 6挡自动 三厢车
13.09万2023款 改款 1.5L 自动五百万版
前置前驱 6挡自动 三厢车
13.09万2023款 改款 1.5L 自动星空五百万版
前置前驱 6挡自动 三厢车
13.89万2023款 300TSI DSG满逸版
前置前驱 7挡双离合 三厢车
13.89万2023款 300TSI DSG星空满逸版
前置前驱 7挡双离合 三厢车
15.19万2023款 300TSI DSG永逸版
前置前驱 7挡双离合 三厢车
15.19万2023款 300TSI DSG星空永逸版
前置前驱 7挡双离合 三厢车
新车指导价:8.00-15.1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