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车的加长之风已经吹到了中国市场的每个角落,在之前一段时间因为其3.7升大排量车型实惠的定价而颇受关注的英菲尼迪Q50也加入了进来,在由东风英菲尼迪生产的车型上也增加了一个“L”。本次国产化的仅是其搭载2.0T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不过与对手之间倒是形成了最直接的竞争。
之前点评君们也接触过进口版的3.7L与2.0T车型,想要了解更多信息可以点击下方图片进入相关链接:
国产英菲尼迪Q50L相比进口Q50在设计上改变很小,外观上最主要的就是在车门下沿增加了一条镀铬饰条,说起来在国产车型上增加镀铬条也算是一个中国特色了。相比轴距的增长来说,车尾上的“L”标识意义更大一些。
▲东风英菲尼迪Q50L相比进口Q50在车身长度上增加了50mm,轴距增加了48mm。加长后轴距达到2898mm,相对奔驰C级长轴距版和宝马3系长轴距版的2920mm轴距来说差距不大。
比较让人愉快的是Q50L在国产后配置上完全没有缩水,我们试驾的顶配车型(豪华运动版)在外部配备了LED近、远光灯,19英寸的大轮辋以及相应宽大的轮胎,前后共8点的泊车辅助雷达也保证了这台加长车型的使用便利性。
▲19英寸轮辋搭配245/40的扁平轮胎能同时提升视觉感受和车辆的运动性,试驾车上搭配的轮胎为邓禄普SP SPORT MAXX,是一款比较注重操控性能的产品。
加长车型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内部空间的增加,那么我们来看看Q50L的空间到底有多大。
▲座椅的舒适性非常高,坐姿高度适中,配合上电动四向可调的方向盘让驾驶者很容易找到合适的坐姿,点评君在试驾过程中驾驶+乘坐超过200km,完全没有疲劳感,唯一的遗憾是座椅的皮质有些太光滑了。
▲前排空间上方面头部空间受到天窗的影响空间有限,不过跟大多数同级别车型相差无几。
▲后排腿部空间非常宽裕,但受到车顶线条的影响,头部的空间比较局促。点评君若不想顶着车顶必须得改变一下坐姿才行。
▲虽然后排有三组三点式安全带和三个头枕,但英菲尼迪Q50L的后排依旧可以说是为两个人乘坐准备的,中央地板的隆起非常高,相当影响舒适性。不过这个问题在同级别的前置后驱车型上非常普遍。
▲国产版车型增配了电动尾窗遮阳帘,但控制按钮仅可由驾驶者操作。
▲内饰方面并未与进口版车型发生变化,点评君在此也就不赘述了。目前有多种配色方案可以选择,点评君个人认为浅色与铝合金饰板的搭配应该会更流行一些。
▲点评君拍糊了?其实并不是,这套360°全景影像成像质量受到摄像头与显示屏的双重影响,显得比较模糊。点评君在实际挪车时还是会忍不住去通过车外后视镜确认车辆周边的情况,实用性并不太高。
▲大家感兴趣的功能肯定还有DNS线控转向技术与ALC主动车道控制功能,DNS线控技术让方向盘与前车轮间不再是硬连接,转向力度相比以往的车型可调的范围更大。
▲ALC与自适应定速巡航共同作用时几乎可以实现自动驾驶,图中一位某媒体的小伙伴就以超过100km/h的车速行驶在高速公路上,车辆贴着分道线稳健地行驶,在车辆自动修正轨迹时方向盘也不会发生偏转。
▲英菲尼迪搭载的是一款与奔驰C相同的2.0T发动机,155kW的最大功率和350N·m的峰值扭矩都要比同价位对手强上不少。而且相对奔驰的调校来说,英菲尼迪对油门踏板的响应更为积极,更偏向运动的设定。
▲本点评君依旧认为目前与纵置2.0T发动机匹配最好的变速箱是采埃孚的8AT,而Q50L或奔驰使用的7AT排在第二,虽然也有很出色的齿比搭配,但在反应速度和平顺性上还是小有差距。
▲在100km/h时还能维持2000rpm的发动机转速对于降低油耗和降低车内噪音都有帮助,更值得一提的是英菲尼迪Q50L对发动机噪音控制得非常好,在4000rpm以下都不会有太大的噪音。
▲虽然没有3.7升排量车型固定式活塞的刹车卡钳,但刹车力度和稳定性依然令人印象良好,在场地试驾时连续的高强度驾驶也没有让刹车明显衰减。
▲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的悬挂保证了车辆的循迹性,在设定上相当偏向运动,悬挂系统压缩的行程很短,但反应很迅速,所以虽然总体来说悬挂较硬,但细碎的颠簸和弹跳都能被过滤,保证了一定的舒适性。
▲不少人对DAS线控转向技术有一定的顾虑,其实它要比你想象中的好用,在日常行驶时DAS能显著减少驾驶者为保持车道而做出的修正动作,也能自动修正由于侧风带来的车辆侧向移动,让驾驶变得更为轻松。
▲而在激烈驾驶时,其实你并不会有时间来得及体会那微妙的区别,精准的指向和良好的车尾跟随性让你面对紧急情况时能更为从容。点评君在试驾活动中面对陌生的桩桶场地依然全力驾驶,车辆给你的信心非常充足。
目前五款车型是否让你挑花眼?入门车型配置不够丰富,顶配车型又与竞争对手的2.0T高功率车型售价接近,该如何选还请点击下面图片阅读导购同事的详细分析:
新车指导价:26.48-38.9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