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消息称,奔驰中国已于近日开启大规模裁员,裁员比例约为15%,裁员范围主要围绕销售、汽车金融两个体系,研发体系暂未涉及。
该消息引发外界强烈关注的另一个原因是,奔驰中国此次给到了被裁员工N+9的赔偿,除此之外,如果被裁员工未来两个月内没有找的新的工作机会,将会为其额外发放3 月、4月工资,这也意味着,其最高赔付可达N+11。
就在早些时候,已经有外媒爆出奔驰计划今年在全球裁员2万人,主要原因就是应对业绩下滑,降本自救。
根据奔驰2024财年业绩报告显示,其全年营收为145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11万亿元),同比下降 4.5%;息税前利润(EBIT)为13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32亿元),同比下降31%;净利润10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92亿欧元),同比下降 28%。
作为奔驰最大的全球单一市场,2024年奔驰在华销量为71.4万辆,同比下滑6.7%,受此影响,奔驰2024年全球销量同比下滑3%,至198.3万辆。这也被看作是奔驰全年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奔驰官方预计,2025年其全球销量及营收将略低于2024年水平,息税前利润、自由现金流将显著低于2024年。
对此,奔驰在内部开展了一系列的降本措施,据德国媒体报道,其集团内部给到了员工一份“恐怖清单”,该清单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
1、2025年,E4(团队领导)级以上的管理人员的工资不再增加;
2、削减约90000名员工分红,据悉去年奔驰员工获得的分红奖金为7300欧元(约合人民币55700元),减少长期服务的周年津贴;
3、废除/减少T-Zug规定(该规定允许员工自主选择奖金或假期);
4、减少休假天数;
5、部分领域外包,但不因运营原因裁员;
6、美国阿拉巴马州的塔斯卡卢萨工厂成本降低25%;
7、中国生产计划调整,部分系列可能不再在中国生产。
不难看出,奔驰的裁员和降本举措反映了整个传统豪华车行业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挑战,特斯拉等新能源车企以及中国本土新能源品牌的不断崛起,对于以奔驰为代表的传统豪华品牌市场份额带来了强烈冲击。
通过全球规模的降本自救,奔驰可以在短期内缓解财务压力,改善利润状况,为企业的持续运营和战略转型提供资金支持,但更为关键的是要平衡短期降本与长期创新的关系,此次裁员未涉及研发体系,说明奔驰在削减成本的同时,仍希望保留技术竞争力,为未来的产品创新和业务发展奠定基础,至于阵痛过后的奔驰能否在电动化时代重拾话语权,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