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一种充满阴影的科学,所有的科学都有原理,唯独战争没有。”
进入2024年,中国车市的“战火”依旧蔓延,整个行业没有因为这种内卷化的竞争而激发出新的创造力,相反,却以近乎失控的速度滑向恶性竞争的泥潭。
加入“价格战”是找死,不加入“价格战”是等死,怎么办?
当四维图新CEO程鹏在2024四维图新用户大会上提出这个问题时,他的心中已然有了答案。
在这场战争中,四维图新的使命不是做冲锋陷阵的“孤勇者”,而是用科技实力做好车企向上求生的“托举者”。
“脏活、累活、苦活,我们来干”
业内的普遍共识,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汽车已不再仅是以传统制造为中心的机械化产品,更是以技术创新、软件定义的高科技产品。
智能化,正在成为用户购车时的关键考量。
随之而来,摆在车企面前的是一条三叉路:全栈自研、全栈可控、全外包。
这里需要提到的一点是,在传统燃油车时代,车企的很多产品开发都选择了全外包模式,将大量的开发工作交给供应商,而车厂要做的,则是集成、制造、销售、服务等。而在新势力涌现的那一波浪潮里,走的路线几乎都是全栈自研。
“我深刻地记得有一个创始人跟我说,‘只要是用户体验有关的,我都要自研。’当然,现在开始转变了。他发现什么?全自研量产数不够的时候,研发费根本摊不下去,也遇到很多困难。不仅全外包现在走不通,全自研也走不通。”
在程鹏看来,对于新势力企业来说,过去几年在靠融资的环境下,是可以尝试的,但在融资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就变得走不通了。究其原因就在于“量不够”,在这个前提下,企业没有办法分摊那么多的研发成本,也没有办法在每一个环节都做到行业最好、做到极致,所以全栈自研大可不必。
“我的观点是,在智能驾驶这个领域里面,中低阶要合作。为什么?因为那个脏活、累活、苦活一定有人帮你干,我们中国工程师那么多,没必要都自己搞,而且它分摊的量靠一家,即便你一年能卖100万台,这个量的分摊也依然不够。”
对于车企来说,好的供应商合作伙伴有能力把量分摊到几百万甚至千万台车,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芯片开发。
“我们都算过账,车里面一颗主芯片卖不到1500万颗,根本就是‘打水漂’,就是持续亏。”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车厂就要放弃主导,对于高阶、差异化的东西,还是要自研。因为对于整车厂来说,最终一定会有一个自己独特的客户群体,找到那个细分的市场定位,车厂得知道自己的客户最需要什么、哪些功能和用户数据是应该把握的、产品怎么形成迭代,进而形成有效的用户闭环。
那么问题来了,在这个过程中,四维图新要做什么?
“我们要做行业里面极致性价比的产品,帮我们的客户把脏活、累活、苦活先干了,减少大家的投入和开发工作。”
助力车厂打造“极致性价比产品”
四维图新的定位是新型Tier1。
“什么叫新型Tier1?传统Tier1是以制造为核心,以硬件为核心,我们是以科技为核心,以软件为核心,这个跟以前不一样,而且这是一个新形态的,比较空白的市场定位。”
作为国内高精地图领域的头部企业,四维图新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逐步形成智云、智芯、智舱和智驾四大业务板块,实现由传统图商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的战略转型。
当前,四维图新的智能驾驶产品总出货量已超过100万台,已定点和已量产总计超200万台,为7家车企提供智驾解决方案。
程鹏定下的目标,是一定要让四维图新成为自动驾驶领域的前两名,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就是要打造差异化竞争。
“目前我们主打的是极致性价比,几乎所有价位的汽车都可以实现标配,这就是科技平权。”
瞄准这一目标,四维图新在本次用户大会上发布了NI In Car系列从入门级到中高阶的智驾产品矩阵,并首推基于地平线征程®6E/M的行泊一体中算力智驾方案。
基于地平线征程®6E/M的行泊一体中算力智驾方案,搭载了7V3R12U极优传感器配置,能够确保数据捕捉的精准度与处理过程的高效及流畅。该方案还构建了数据驱动的智驾闭环系统,通过数据合规、众源更新和持续迭代等技术手段,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面向10万级车型市场的舱泊一体解决方案首次亮相。四维图新将自研AC8025芯片与地平线征程®3技术相融合,该方案在成本控制、国产化率(70%)、算力优化以及产品开发效率等方面均展现出显著的技术优势,实现了算力资源的精简配置与高效利用。
与此同时,四维图新推出了基于高通骁龙SA8155平台的舱泊一体化解决方案,专为市场8-15万区间的车型量身打造。该方案通过深度整合整机TBOX与整车OTA引擎载体,实现了系统层面的高度集成化设计。值得一提的是,该方案从硬件到底软,从芯片到传感器,均为极简配置,“整套方案生产成本可帮助车企至少降本20%以上。”
全新车规级舱行泊一体单芯片解决方案AC8025AE也在本次大会正式亮相。相较于中低阶座舱域控与行泊域控分离方案,该方案在硬件、结构、散热、生产加工、线束及系统软件等多个层面均实现了优化,展现出强大的高性价比特质。
程鹏坦言,该方案在去年立项时,是希望给10万元的车做标配,当时计算的成本需要3000元左右。然而今年算下来却发现,成本竟控制在了2000元以内,这就意味着几乎可以给所有的车做标配。
“目前没有别的厂家能做出这样的性价比,所以这套方案非常有可能成为爆款。”目前,该方案正在冲刺量产前的最后阶段,预计将在2025年正式量产。
这里需要提到的一点是,由于智能化赛道的竞争已趋于白热化,以往传统车企“4年一平台、2年一改款”的节奏早已被打破,一些头部新势力厂家推新车的时间已经压缩至8-10个月。
“我的硬件设计出来、图画完,软件还没开发出来,人家都已经新车上市了,我们舱驾一体怎么搞?这绝对是一个挑战。"
为了顺应这一趋势,四维图新用了9年时间、攒了3000个工程师,从一家数据软件公司,向芯片算力、自动驾驶、云和数据闭环、舱内人机交互等领域拓展。
如今的四维图新已经有能力,并且有经验,用原来一半以内的开发周期和人员投入,把舱驾一体搞量产,让用户满意。
“我们从行泊、舱泊、舱行泊,适应10万以下、10—15万、15—25万、25万以上都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可以为用户提供非常高性价比的产品和体验,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跟大家一起,助力车厂打造‘极致性价比的产品’,最终赢得这个市场。”
“我们在憋大招 希望明年给大家一个好的答案”
“很多人在疑问,你们的图哪儿去了?其实我们在憋大招,我希望明年给大家一个好的答案。”
作为国内第一家获得导航电子地图资质的企业,四维图新在高精地图领域的地位不容置疑。
然而,随着问界、小鹏、理想等一些头部智能汽车玩家对于城市NOA功能的快速推进,关于“去高精地图”的问题多次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对此,程鹏仍然坚信,无图肯定是一个伪命题。“近些年,大家都喊无图,但事实上每一家车企,每一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商都在用,而且用的都挺多。”
面对“无图”冲击,四维图新一边调整业务重心,一边快速转型。
据四维图新CMO孟庆昕介绍,目前四维图新地图业务在整体营收中的占比已经从60%-70%降到了30%以下。
随着地图在智能驾驶领域的角色转变,地图正在以多元化、更灵活、多端部署的产品形态服务不同阶段智能驾驶应用需求。
“地图正在从智驾方案功能件转变成为安全件。”
此次大会上,四维图新还亮相了基于四维图新轻量化地图HD Lite,结合轻舟智航中高阶全栈软件算法,双方合力推出的城市NOA智驾方案,并进行了北京、广州多个复杂场景的路测视频展示。
“当行业其它企业还在卖地图时,四维图新已经进化了,把地图变成训练和工具链。四维图新把地图的定位,调整为云服务,这个变化已经持续有两年了。”
据程鹏透露,四维图新刚刚获得某头部跨国车企的地图定点,这次中标的重要变化,不是原来单车收费的模式,而是把地图服务变成了训练模式,放云端训练、车端提取一些特殊场景,轻量化地装到车上。
“无论是过去的图商还是现在的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商,我们的客户大部分都是车企,几乎是100%重合的,汽车行业占我们的收入90%以上。我们会坚定地把车企服务好,让他能在市场上盈利。”
至于程鹏口中憋的这个“大招”,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