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工具
资讯
>新闻>行业新闻>

创新驱动引领发展 “新质生产力”高端对话理清4条行业脉络

创新驱动引领发展 “新质生产力”高端对话理清4条行业脉络

用手机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
收藏文章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2024-09-02 15:42:10来源:58汽车类型:编译编辑:陈硕

9月1日,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正式启幕。作为大会重要活动之一,由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承办、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协办的“新质生产力”高端对话同期举行。

高端对话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理事长欧阳明高主持,参加对话活动的电池企业领军人物有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金成、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杨红新、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孟祥峰、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CTO孙华军。

创新驱动引领发展 “新质生产力”高端对话理清4条行业脉络

欧阳明高院士与各位嘉宾就“市场应用领域拓展与降本空间”、“储能市场与技术趋势”、“前瞻技术发展态势”,以及“绿色制造与出海”等关键话题进行讨论,并发表权威观点。

创新驱动引领发展 “新质生产力”高端对话理清4条行业脉络

(一)市场应用领域拓展与降本空间

市场应用拓展机遇明显,降本与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需并行发展。未来到2030年存在巨大的市场增长空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规模也将超过20亿KWh,行业在市场应用拓展、降本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一系列机遇与挑战。

新能源汽车领域,增程式、大电量的PHEV和纯电800V高压系统动力电池应用增速最快;储能领域,除应用在发电侧,工商业领域应用也刚刚开始,空间前景广阔。

降本方面,关注低成本材料路线选择,以及制造降本、工艺降本和电池形态降本,关键是通过技术创新可持续降本。

比亚迪电池CTO孙华军还表示,要做好的是如何实现产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不出现安全问题,在此基础上还要降低成本,需要依靠各环节的精益求精,每处细微的改进都是我们降本的机会,包括极限制造优化改进和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

(二)储能市场与技术趋势

储能电池行业健康发展需要打好安全、系统标准化、循环寿命等基本功。“锂离子电池应用场景扩大,关键核心是其性能和价格层面的强大竞争力;储能电池向大容量迈进,技术门槛大大提高,需要安全性、耐久性、一致性、制造品质管控等全链条门槛,同时未来智能传感将在大容量储能领域发挥大作用。”欧阳明高院士说道。

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表示,储能电芯成本占储能系统总成本的20%左右,未来储能系统的降本主要不是依靠电芯,而应是系统标准化的成本下降。

比亚迪电池CTO孙华军认为,应注重从底层逻辑,结合7000次循环和日历寿命,系统思考循环寿命问题,以及持续关注大电池新型制造技术,即在线100%缺陷检测技术。

宁德时代副总裁孟祥峰还表示,行业应该在锂电池储能电站循环寿命及能否在电力调度中发挥作用练好基本功,同时锂离子电池储能应争取获得与抽水蓄能容量电价同类支持政策。

(三)前瞻技术发展态势

人工智能发挥重大作用,硅碳负极率先应用,全固态电池技术研发需要一步一步来。前瞻技术方面,短期方面可能产生直接技术变革的是硅碳负极的引入,是一个广泛和持续发展的方向。长期来看包括人工智能、全固态电池。在材料体系试验选材、工艺制造、电池质量管理、电池管理等方面均已应用AI技术,可实现全链条智能化工作,给行业带来革命性变化。

欧阳明高院士表示,从燃料电池研发历程经验来看,固态电池仍需要一步一步来,先解决电解液问题,解决负极问题,再解决正极问题,急不得,全固态电池材料的突破还必须靠人工智能。

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还表示,硅碳已经到了比较有竞争力的阶段,希望行业特别关注知识产权问题。

宁德时代副总裁孟祥峰表示,固态电池赛道火热,但仍需创新型企业和大型化工企业巨头进入。

(四)绿色制造与出海

绿色制造长期靠中国新能源的快速发展,短期靠零碳园区及向可再生能源丰富地区转移。欧盟新电池法本质是贸易壁垒概念,电池出海方面,仍存在国内选择绿电占比多的区域建厂、购买绿电抵消碳排放等做法,以及国内电力因子,欧盟并不认可,欧盟新电池法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亟待与国外共同沟通、磋商、谈判,同时国内制定碳足迹管理体系时,应研究国外政策法规科学的地方。

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还表示,在此背景下,企业肯定可以做的就是回收料的使用,在降本的同时可实现减碳。

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表示随着未来电池退役量的增加,磷酸铁锂电池回收也是值得关注的方面。

欧阳明高院士表示,绿色制造长期靠中国新能源的快速发展,短期来看,如果从企业角度,国内生产就需要建设零碳园区,向可再生能源丰富地区转移,宜宾是最有希望的地区之一。

作为世界动力电池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高端对话持续发挥“聚智谋远、遇见未来”的引领作用。本次高端对话活动凭借其讨论嘉宾阵容强大、研讨话题前瞻、对话形式灵活等特点,被誉为是洞察行业趋势的“风向标”。

上一页1下一页在本页显示全文
提示:支持键盘“← →”翻页

问卷调查:五大人群 对车的8大偏爱相关阅读

电池回收引爆新经济“全球能源循环计划”愿景发布
电池回收引爆新经济“全球能源循环计划”愿景发布
据预测,到2040年,全球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突破1.2万亿元,电池价值链将创造超过1000万个就业岗位。..
行业新闻
李斌:蔚来是中国最不愿卷价格的车企
李斌:蔚来是中国最不愿卷价格的车企
“中国有一家汽车企业不愿意去卷价格的话,肯定是蔚来。”在李斌看来,做企业最难的事情就是要认清哪些地方该改变,哪些地方该坚持。..
行业新闻
李学用:品牌出海要对得起“中国汽车”四个字
李学用:品牌出海要对得起“中国汽车”四个字
奇瑞汽车乘用车出口量将在本月累计超过500万辆,这也意味着奇瑞将成为第一个累计出口销量突破500万的中国品牌。..
行业新闻
高锐:汽车行业“马拉松”已跑进最后10公里
高锐:汽车行业“马拉松”已跑进最后10公里
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长跑竞争最后的十公里必将进入一个更加困难,也是布满荆棘的一个无人区,所以中国汽车不仅要苦练内功,也要顺势前进,只有全行业上下携手同行,才能走出中国汽车光明开拓的发展道路。..
行业新闻
尹同跃:降价是应对竞争最无奈的一招
尹同跃:降价是应对竞争最无奈的一招
降价是应对竞争最无奈的一招,无论是对行业还是企业本身,都是饮鸩解渴。中国汽车在经历了高度竞争的蓬勃发展之后,也站在决断的十字路口,必须回归本源,追求长期主义。..
行业新闻
全国
收藏 评论
按字母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WXYZ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