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工具
资讯
>新闻>行业新闻>

日产汽车加速推进中国市场电动化发展进程

日产汽车加速推进中国市场电动化发展进程

用手机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
收藏文章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2021-09-10 10:41:25来源:58汽车类型:编译编辑:张松

日产汽车公司高级副总裁,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山崎庄平:今天是“世界电动车日(World EV Day)”。 作为“Nissan NEXT日产企业转型计划”的一部分,日产汽车公司承诺将加速推进电驱化产品向中国市场的导入,努力实现碳中和,并向更多的消费者传递日产技术和产品带来的“创新与激情”。 

日产汽车加速推进中国市场电动化发展进程

今年1月,日产汽车公司发布了碳中和目标,公司计划到2050年整个集团的企业运营和产品生命周期*实现碳中和。同时,日产汽车计划在2030年代初期,实现核心市场新车型100%的电驱化。我们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持续开展对地球环境有益的工作,同时因应消费者拥抱数字化大趋势,包括新型购车体验,以及实现脱碳的承诺。

日产汽车加速推进中国市场电动化发展进程

中国市场立于全球电驱化转型的最前沿。根据中国政府部门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到2035年,新能源车在新车销量中的占比将达到50%。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让我们倍受鼓舞。日产汽车将以70多年的电动技术发展成就为基础,重新定义电驱化车型的设计与销售方式。

日产汽车加速推进中国市场电动化发展进程

1947年,为了应对石油资源短缺,日产汽车推出第一辆电动车型-Tama电动汽车,主要供出租车公司使用。1950年,虽然由于石油市场趋于稳定,导致了Tama停产,但日产汽车对于电动化技术研究却没有止步。公司在1996年推出全球第一台搭载锂离子电池的日产Prairie Joy电动汽车,被日本国家极地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Polar Research)在北极的极端严酷的环境中使用达6年之久,期间没有出现任何电池故障。同时,由于日产Prairie Joy电动汽车的静谧性和零排放等特点,研究人员还将其用来近距离观察野生动物。2000年,日产汽车推出了可搭载两名乘客的城市通勤车——日产Hypermini电动汽车,该车型最高时速可达100公里/小时,单次充电续航里程达到115公里。2010年,公司推出了全球首款量产纯电动汽车——日产聆风,作为电动化出行的里程碑,迄今为止日产聆风的全球销售量已超过50万辆。

日产汽车计划到2025年向中国市场导入9款电驱化车型,其中包括最新的纯电动跨界SUV车型——日产Ariya

日产汽车加速推进中国市场电动化发展进程

与此同时,作为日产汽车电驱化产品阵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产e-POWER技术可为消费者提供比肩纯电动汽车的驾驶乐趣、静谧性和平顺的加速性,同时在日常使用中还具备燃油车一般的便利性。这款前所未有的融合动力技术将很快搭载到中国市场最受用户喜爱的产品之一、最畅销的车型——日产轩逸上。到2025年,中国市场将有6款搭载日产e-POWER技术的车型。

日产汽车加速推进中国市场电动化发展进程

此外,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于今年7月开始向全球市场出口中国制造的包括纯电动和e-POWER电池在内的电驱化零部件,全面支持日产汽车及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电驱化发展。

中国市场立于未来移动出行发展的最前沿,日产汽车已经做好准备投入其中,着力推动智能互联、智能驾驶、电驱化和移动出行服务的革新。

最后,祝大家在“世界电动车日”中尽享电驱化技术带来的美妙体验

问卷调查:五大人群 对车的8大偏爱相关阅读

电池回收引爆新经济“全球能源循环计划”愿景发布
电池回收引爆新经济“全球能源循环计划”愿景发布
据预测,到2040年,全球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突破1.2万亿元,电池价值链将创造超过1000万个就业岗位。..
行业新闻
李斌:蔚来是中国最不愿卷价格的车企
李斌:蔚来是中国最不愿卷价格的车企
“中国有一家汽车企业不愿意去卷价格的话,肯定是蔚来。”在李斌看来,做企业最难的事情就是要认清哪些地方该改变,哪些地方该坚持。..
行业新闻
李学用:品牌出海要对得起“中国汽车”四个字
李学用:品牌出海要对得起“中国汽车”四个字
奇瑞汽车乘用车出口量将在本月累计超过500万辆,这也意味着奇瑞将成为第一个累计出口销量突破500万的中国品牌。..
行业新闻
高锐:汽车行业“马拉松”已跑进最后10公里
高锐:汽车行业“马拉松”已跑进最后10公里
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长跑竞争最后的十公里必将进入一个更加困难,也是布满荆棘的一个无人区,所以中国汽车不仅要苦练内功,也要顺势前进,只有全行业上下携手同行,才能走出中国汽车光明开拓的发展道路。..
行业新闻
尹同跃:降价是应对竞争最无奈的一招
尹同跃:降价是应对竞争最无奈的一招
降价是应对竞争最无奈的一招,无论是对行业还是企业本身,都是饮鸩解渴。中国汽车在经历了高度竞争的蓬勃发展之后,也站在决断的十字路口,必须回归本源,追求长期主义。..
行业新闻
全国
收藏 评论
按字母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WXYZ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