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个大尺寸屏幕都能成为噱头,而现在的车载系统显然不在这么简单,具有突破性的人机交互系统也是目前汽车发展的一大热点。在AR/VR技术大行其道的同时,各大汽车品牌也在积极推出更加智能的人机交互系统。
早在2015年底上市的宝马7系,就内置了手势控制系统。而在CES上,宝马展出自家的HoloActive Touch系统。该套系统整合了HUD、手势控制以及全息投射技术。同时,车内有专门的镜头捕捉司机的手势动作,让司机在开车时不用再低头查看中控,只需要通过手势动作就能查看相关信息,进行功能操作。
丰田则提出了更具前瞻性的方案,在丰田Concept-i概念车上,取消了所有的实体屏幕,选择用HUD、投影等方式,将必要的信息投射在挡风玻璃,A柱等位置。
生物识别技术也应用到了汽车领域,大陆集团就展示了他们最新研发的指纹启动技术,通过生物识别元件识别车主指纹后,汽车引擎才能正常启动。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面部系别、心跳监测、甚至是酒精含量监测等技术,判断驾驶员是否适合开车,降低危险驾驶概率。
未来汽车发展的另一大趋势就是科技公司的加入,之前我们谈到汽车将迎来“自动驾驶”与“全新人机交互”两大革新,而实现这些仅靠传统主机厂是很难的,这样就促使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涉足汽车领域,与汽车厂商形成全新的生态圈。
从液晶仪表到多媒体系统,都少不了芯片大厂的身影,只不过现在它们更乐于从幕后走到台前,比如著名的GPU大厂英伟达NVIDIA 。在去年英伟达的无人驾驶汽车BB8已经在美国加州进行上路测试,其核心就是NVIDIA DRIVE PX 2 AI人工智能汽车计算平台,同时还提供用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工具NVIDIA DriveWorks。采埃孚与英伟达合作开发的全新人工智能系统ProAI就是基于该平台打造,将会在2018年初开始进行量产。
除了之前提到的英特尔携手德尔福与Mobileye进军自动驾驶领域,另一芯片巨头高通也不甘示弱。在CES2017上推出新的驾驶数据平台(Drive Date Platform),加强汽车传感器数据收集以及再利用,为车联网技术提供更多优质服务。
总 结:
看完今年最新的概念车不仅要感慨“老司机要失业了”,电动化、智能化、自动化快速发展,也许在未来一款性能出众的手动挡车型会成为奢侈品。无论对于前文介绍的概念车以及新技术你是否喜欢,历史的车轮无法阻挡,请珍惜每一次握紧方向盘推动挡杆的机会,做一名优秀的“老司机”。
新车指导价:91.90-126.2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