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吓唬大家,当全球能源结构向着更加节能、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后,内燃机包括所有的燃气轮机、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等都将进入博物馆成为历史见证者,那汽车将变成什么样呢?
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核能、地热等全新的清洁可再生能源逐步的加大了在全球能源使用中的占比,火力发电、燃油动力内燃机、燃气动力内燃机等依靠传统化石能源的能量获取方式已经逐渐式微。
这里我们不在赘述过多的数据以及化石能源危机论等等,同时也不用赘述生态、环保、气候危机,想要表达的观点很明确未来清洁可再生能源必然是人类发展的首选。虽然,还存在一系列传统能源巨头利益诱导等不确定因素,但是这是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
根据BP报告的预测,2035年前,所有类型的能源消费均有所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是可再生能源(年均6.4%)。核能(年均1.9%)和水电(年均1.8%)的增速均高于能源总体增长速度。在化石能源中,天然气消费增长最快(年均1.9%),而且是超过能源总体增速的唯一化石能源。石油(年均0.8%)增长最慢,煤炭(年均1.1%)增速仅略高于石油。
各种能源的份额缓慢变化。石油的份额继续下降,其作为主导能源的地位将受到煤炭的挑战。天然气的份额稳步上升。到2035年,化石能源的总体份额将由2012年的86%下降至2035年的81%。三类化石能源的份额都将集中在27%左右,在非化石能源中,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能源)的份额将从现在的2%迅速升至2035年的7%,而水电和核能份额将基本不变,分别为7%和5%。
预计到2035年,核能产量将以每年约1.9%的速度增长,中国、印度和俄罗斯总共占核电全球增长量的96%;而美国和欧盟预计会出现工厂关闭的情况,从而导致核能产量下降。预计水力发电的增速会放缓,直到2035年的年均增长量为1.8%;其中将近一半的增长来自中国、印度和巴西。
我们联系近期法国政府邀请Tesla特斯拉去法国建立生产基地,以生产纯电动车型。为什么法国政府如此积极呢?我们通过法国来做一个形象的例子来说明能源结构调整对于一个国家交通出行行业带来的影响。
尽管法国核电站的产电总量不及美国核电总产量的一半,但是没有哪个国家像法国一样,这么依赖核电。法国75%以上的电能产自该国19座核电站的58个核反应堆。当前,法国核电年发电量为3893亿千瓦时。
法国核电的惊人之处,不仅在于它拥有极高的核电比例,更在于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系统,选定90万、130万千瓦的压水堆型核电站为主要发展方向,采用标准化图纸,每座电站的建设工期此别国快15%。据计算,核电站造价比火电站高几倍,但投产后发电成本仅为烧油电站的29%,烧煤电站的58%﹔80年代初每度电售价0.17法郎,与挪威同属世界上电价最便宜的国家。而世界十大核电站中,法国占其四,更显示了法国的高超水平。
包括像ITER等国际重大能源研究项目等也都落户在了法国,同时中国国家电网中的核能发电站也在早前引进法国以及美国西屋公司的核能压水堆的相关技术。
特斯拉的纯电动车型可以说是法国国家交通公路出行的最佳选择了。但是这里我们仅仅用法国举了个例子,由于核电站选址等受到国家地理位置影响,而且每个国家对于核能的发展和研究等都不尽相同,且每个国家的自然地理科研方向等也都有自己的复杂性,核电站并不能适用于全部的国家。
例如日本,其虽然发展核电,但是由于地震等影响,其未来的路上交通出行工具汽车的能源结构将更加偏向于氢能源(日本化工产业发达,氢气作为副产物产出丰富且有效降低氢气成本,同时这也关乎到日本的国家能源安全),丰田和本田都将以氢能源汽车作为重要的技术发展路线。
别说现在还比较普及的1.8L及其以下排量发动机你还有这不屑的态度,未来很快发动机就要进入博物馆,或许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都将成为一种复古的高大上奢侈品。在全球能源结构变革的大形势以及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双重作用下,最先进入博物馆的恐怕很可能就是汽车发动机。
也不要幻想AMG的发动机、奥迪S系列发动机或者法拉利的那台突破自吸传统的4.0L双涡轮发动机了,这些很可能成为人类历史长河中化石能源时代的辉煌标志。不论是大众集团重新制定的电动车发展计划还是特斯拉等,未来电能主导的发展路线已经越来越清晰,只是这当中还有日系的丰田和本田的FCV(氢燃料电池车型)。
我们确实无法肯定的去排除仍然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会使用传统内燃机车辆,例如一些极不发达的地区和中东的产油大国,虽然未来能源结构中传统化石能源还将处于最大的量级,但是我们也说了能源结构已经发生变化,调整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其淡出人类能源格局。
类似马自达的肯定不止一家,对我们而言当传统发动机开始走进博物馆的时候这些品牌的车型再用什么到时很让人有兴趣知道,不要忘了马自达的NA信仰也在CX-9上的2.5L涡轮增压发动机上打脸了。
首先丰田作为一家车企发言,表示在2050年送内燃机进入历史博物馆。
而在2015年12月,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零排放车辆同盟”宣布到2050年,联盟内的国家间不允许销售燃油车。为此,联盟中的荷兰和挪威都已经发起相关“从2050年起禁售燃油汽车的提案”,并从技术角度评估其实现的可能性。
同时还有一些业内的专家以及学者研究人员们抛出了在2025年中国在售新车中也将全部为纯电动的观点,虽然“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仅提及在2025年纯电动以及插电式混动车达到300万辆的产销目标。若是真的像一线研究学者们的结论那般,恐怕到不了2050年。不过前一阵子德国2030年不再生产销售燃油车是属于媒体误读消息,我们也再次更正一下,看来在发动机领域有着深厚建树的国家和企业还是难以忍痛割爱。
但是同时我们不能忽略万一在未来20年内地球技术出现了爆发式增长期呢?人类解决了可控热核聚变问题,像美国的“国家点火装置”和全球重点研究项目ITER成功了,内燃机肯定是第一个被送上历史的断头台的产品。
总结:不得不说汽车发动机成为历史博物馆中展品的可能性基本为99.999%,至于时间问题,目前我们无法准确判断。每个国家地区有着自己的发展情况,每家相关企业也有自己的发展计划和适配条件,不过在全球能源结构变革的大环境推动下,这个时间点很可能在2050年左右。由此我们这也总结:2050年左右汽车发动机会成为历史博物馆中人类发展纪元的新展品。
新车指导价:73.89-83.8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