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车展即将开幕,一汽大众全新车型——高尔夫·嘉旅也将很快正式上市。说到这款车,编辑其实也和您一样很纠结它到底应该把它归为哪类?或许我们本来就不该用固有的思维去看待它,不妨让我们先来了解它之后,再下结论。
关于高尔夫·嘉旅这款车,我想很难用定义传统汽车的类型来给它进行分类,它既有着传统紧凑级两厢轿车的车身尺寸,又有着家用MPV车型的更为强大的使用空间,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它也算是一款另一种定义的“跨界车”。
鉴于我的同事已经对这款全新车型进行了详细的试驾体验,想要全面了解车辆本身的读者朋友们可以点击上图来进入高尔夫·嘉旅的试驾文章。
简单来说,高尔夫·嘉旅和一汽大众已经上市销售的现款高尔夫(俗称高七)是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不大一样的产品,官方管这个模子叫做“MQB”,是大众开发的一款横置发动机前轮驱动车型的平台,我们熟悉的现款奥迪A3,斯柯达明锐等车型也是出自这个平台。
大众曾在去年进口了一款叫做高尔夫Sportsvan的车型,它同样出自MQB平台,而我们要说的高尔夫·嘉旅,其实就是这款车的国产版本。并且国产之后几乎没有做什么设计上的变化,基本上是个原汁原味的引进。
高尔夫·嘉旅在2015广州车展正式亮相,其长宽高分别为4348mm/1807mm/1574mm,轴距2680mm。比高尔夫7普通版加长了83mm,轴距则增长了50mm,宽度增加8mm。
从外观上,高尔夫·嘉旅基本上没有什么现款高尔夫的影子,如果只把两个车摆在一起,你或许会认为这是两个毫不相关的大众车。而事实上,高尔夫·嘉旅并不像高尔夫旅行版那样与高尔夫有着那么强的衍生关系。
借着高尔夫这个金字招牌来推出一款同平台的细分车型,对快速提升公众对这款车型的知名度也算是个高效的方法。不光在中国市场,大众在全球市场上也基本上是同样的做法。
无论是车身的整体轮廓还是刻意加装的车顶行李架,高尔夫·嘉旅尽可能的在脱离高尔夫两厢车身份的同时让自己融入更多的MPV的实用性。大众似乎也在迎合那些想买大众却又不想那么“大众”的消费者。
△ 国产高尔夫·嘉旅车内也基本上保留了海外版车型的总体设计。
走进车内,大众的“套娃战术”依旧留下了浓重的痕迹。熟悉大众车型的消费者们或许闭着眼睛都可以直接操作车内的各种装备。对这种省事儿的做法,编辑跟人持保留意见,但对于消费者来说,更低的上手难度意味着更高的使用体验。
△ 从左上到右下分别为后排座椅侧储物格,后排小桌板,中控台侧储物格以及4孔位卡槽。
超强的实用性才是高尔夫·嘉旅最大的优势所在,上图那些储物格你几乎在普通高尔夫七里完全看不到,虽然全部这些地方使用频率并不会很高,但如果某一项设计让你觉得十分依赖,瞬间就会体现出这款车的价值所在。
对于高尔夫·嘉旅而言,提供更多的储物空间仅是一方面,让每一位乘员都能获得更舒适的乘坐感受也同样重要,比如这个可以大范围前后调节的座椅(靠背角度同样大范围可调)就会让坐在后面的乘客找到不输给前排的坐姿。
高尔夫·嘉旅的后排可以按照4/2/4的比例分割放倒,并且放倒后能够得到一个几近纯平的超大载货空间,官方公布的数据为1520L。如此一来,无论是载人还是拉货,高尔夫·嘉旅的表现都要比高尔夫七要明显好上很多,而且它远没有新上市的途安L臃肿。
资历老一些的读者肯定还会记得当年一汽大众花重金聘请著名影星成龙做代言的一款叫做开迪的多功能车。
鉴于十年前国内市场对这类长相另类,价格昂贵(当年的消费能力远不如现在)的多功能车的认可度太低,所以开迪让一汽大众狠狠地吃了一次亏。就连同时代的高尔夫四都没能取得令人满意的销量,毕竟当年的消费者几乎只认可三厢轿车(其实现在也没好太多)。
尽管这十年来国内消费者对汽车的认知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改变,但MPV车型依然只是小众类型的车。国内销量前十的MPV几乎看不到合资品牌的身影,而国产MPV中10万元以上的产品也几乎没有,所以合资品牌真正走量的MPV前途十分坎坷。
△ 高尔夫·嘉旅将提供1.6L/1.2T/1.4T多款动力总成,与现款高尔夫并无区别。
也正因为是看到了这样的情况,一汽大众在高尔夫·嘉旅的身上并没有过多的强调MPV属性,只是把MPV车型上的众多优秀设计放到了这款全新车型里,让它具有充足的产品力。
● 价格展望
车型 | 售价(万元) |
高尔夫 | 12.19-23.99 |
途安L | 15.58-23.08 |
高尔夫·嘉旅 | ? |
鉴于高尔夫以及途安L的起售价分别为12.2和15.6万元,所以编辑预计高尔夫·嘉旅的售价或将在13万元以上,毕竟这款车的“跨界”定位让它的起步价不会有太大的偏差。当然一切还要等到最终上市之后才能揭晓。
总结:如果你想买一款车身尺寸不太大,外观有个性,同时拒绝MPV的臃肿,渴望实用至上的车型,那么这款高尔夫·嘉旅的确是个十分独到的选择。当然,最终还得看定价是不是又得让你去聊“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