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点评网 技术] 近几年涡轮增压发动机以小排量大马力占据着汽车市场,自然吸气发动机也不甘示弱,但是因为其工作原理,发动机的马力始终不好被完全压榨出来,于是一些改装大厂和赛车队便开始使用多喉直喷,它的工作系统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那么今天我就来像大家介绍一下。
引擎的进气系统解说管包含了控制进气的节气门,而根据节气门配置上的不同,又可分为空气从节气门后,平均分供给各缸使用的「 单喉型式」,和每个汽缸独立使用单一节气门的「 多喉型式」,也称之为多喉直喷系统。一般市面上的量产车,碍于维修的方便性及成本的控制,通常都采用最低零组件之单喉节气门设计。而所谓的高性能跑车,为了追求高峰值马力、瞬间/后段加速力,在此对等之原则下,便可直接删除成本价格的因素,直接使用多喉直喷系统。不单单只是节气阀有效面积增大的优点,也因其无节气室之构造,可使歧管达到短距离等长度、直线度佳等合乎理论上的要求,进而配合进气喇叭或阀门变化而产生相互之干涉,确保各缸能获得大量且快速之进气效率。
尼桑RB26 6喉直喷
多喉系统整体表现之佳境大部集中在中、高速领域,愈短的歧管,其空气进入汽缸内的效能越佳,高速之马力输出越大。而较长之歧管则可使中低速之扭力提升,以便于一般城市街道行驶。前述只是一般多喉直喷约略之特性,如果在固定模具之多喉歧管的条件下,要改变油耗、扭力及马力之变化,就必须选择节气门之口径;一般节气门尺寸有40mm、45mm 、50mm,使用50mm之节气门引擎,排气量最好超过2000c.c.,压缩比最好能控制到12:1以上,且由于口径太大,在加速之动作时,瞬间所吸入的气体量过大,一般电脑大都无法匹配此一现象,必要时更需要搭配可程式化电脑,能够独立设定加油泵供油量及供油时间之功能。一般多喉直喷设计之进气口,为求表现,通常都只有装置喇叭口,但引擎室内所产生的热气,相对的会影响进气的质量与密度,所以最好能加装大型集气箱,这样可以提升瞬间的加速力,也使引擎能有更佳的高转扭力表现。
前述原厂设计的多喉系统,其规格、尺寸各家绝对有所差异,但是使用在制式改装套件上,多喉系统就有其一定的规格型式;一般而言,侧吸式系统称为「 DCOE 」,而下吸系统则为「 DCNF 」。此两种规格一定要明确清楚,因为在订购改装多喉套件时永远是二,二成双,也就是说四喉就是两组阀体,六喉则是三组阀体,阀体一样如何对应在不同的引擎是取决于进气歧管,不同的进气歧管就能搭配在不同型式的引擎上。所以一套多喉直喷系统,其间零组件包含了进气歧管、二或三、四组阀体、喇叭口、油轨、喷油嘴、油门与线支架组。厂家为了使多喉直喷的功能更威猛,进而也发展出有别以往蝴蝶阀式的节气门,采用侧板式节气阀( Slide Type ) 。这两种系统最大的差异在于,蝴蝶阀式气门中央有一固定阀门的转轴,全开时还是有一阻碍体,妨碍空气的流动,对马力而言当然会有实质上的损失;但是侧板式节流阀全开时,节气门完全成为一个孔道,内部完全没有任何机件,而侧板其实是隐藏在阀体旁的空间上。
COSWORTH出品的四喉直喷节气门套件
一般所谓的四喉即是衍生自多喉概念的品,也是将四歧管部分缩短,内孔径增大,尽量达到等长。且配合喇叭口之型式,加上内壁光滑之处理,使得单节气门歧管也有着多喉歧管的优点,大大提升进气效率!尤其高转速和加速力有着决定性的帮助。其它强化的手法还有挖大节气门加大后之歧管部分,使其进气配合节气门,也能增加储压的效能。最后要向各位强调的是,用尽全力,在歧管和节气门下功夫后,千万还是要注意混合比的调校。多增加的进气量,如果没有适量的供油来配合,依然无法使引擎发挥应有的完美演出。(文/汽车点评网 黄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