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代工模式逐渐成为车企整车制造的一种选择。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代工模式的利弊,并探讨其未来发展前景。首先,代工模式的出现是汽车行业分工专业化的必然趋势。随着汽车结构的简化和模块化,硬件制造将不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软件技术将成为关键。代工厂在生产制造方面具有优势,可以为车企提供专业化服务。其次,代工模式在其他行业已有成功先例,如手机、服装等行业。这些企业通过代工模式实现了品牌塑造、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而生产制造则交给专业代工厂。这种模式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然而,代工模式也存在一些弊端。1.0时代的代工存在生产质量、流程和节奏不可控等问题。此外,资本市场对代工模式的认可度不高,因为生产制造环节的附加值和利润较低。同时,汽车行业的模块化技术尚未成熟,定制化生产仍是主流。目前,汽车行业主要有三种代工模式:提供工程开发、提供“来料加工式”的定制化代工生产服务和提供通用整车平台和动力模块的“滑板底盘”模式。随着行业的发展,未来5-10年内,提供通用整车平台和动力模块的“滑板底盘”模式有望成为主流。总之,代工模式在汽车行业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行业的发展,其潜力巨大。车企应根据自身情况,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代工模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车企整车制造找代工厂的利弊如何?未来前景如何?代工模式能否成为主流?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代工模式的利弊,并探讨了其未来发展前景。随着汽车行业的分工专业化,代工模式有望成为主流趋势。然而,代工模式也存在一些弊端,如生产质量不可控、资本市场认可度不高等。目前,汽车行业主要有三种代工模式,未来5-10年内,提供通用整车平台和动力模块的“滑板底盘”模式有望成为主流。车企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代工模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5年提的问题,今天回过头来看,有一些跟以前不同的思考。
先说观点,未来5-10年内代工会成为主流趋势,但代工模式需要被重新定义。
(一)拉长时间线,代工时代正在逐步到来。
随着汽车纯电动化的飞速发展,汽车的结构得到了大幅简化,新能源汽车不再需要发动机、变速箱这些复杂的机械结构,造车将会变得越来越简单。这是前几年造车新势力突然涌现的根本原因,也是孕育了Rivian、Canoo、悠跑科技这些滑板底盘厂商的肥沃土壤。
未来纯电动汽车简化的机械结构将会转变为高度模块化开发,汽车硬件就如同搭积木一样按需组装即可,不再具备核心竞争力,而组装正是代工厂最擅长的事情,未来的汽车硬件终将向代工模式发展。
如若代工模式盛行,我们将会发现,高度模块化发展的汽车硬件技术将会以软件载体的形式存在,并且交给代工方来研发。在汽车硬件高度同质化的情况下,车企将会转变为全力攻克软件技术的科技企业,让软件技术成为汽车的核心竞争力。
汽车制造走向专业化的分工时代正在逐步到来。
(二)放眼世界,行业之外早有成功先例。
我们从跨界视角来看,手机行业、服装行业、科技企业,甚至汽车行业等头部玩家,早已在代工模式中蹚出了一条成熟道路,如下表所示。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选择代工模式的企业大多存在着共性特征:OEM厂商负责两端,前端品牌塑造和研发设计、后端营销服务和部分售后;代工企业主要负责中端的生产制造。
(三)反思:为什么汽车行业的代工不被认可。
从经济学上来讲,代工是一种更高效的协助方式,专业化程度更高,成本控制和产品推出节奏更是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但为什么不被市场认可呢?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代工模式本身的弊病:目前的代工可以被认为是1.0时代的代工,生产质量不可控,生产流程和节奏不可控、代工企业的品牌声誉波动影响。
1.0时代的代工是自废武功,是简单的生产、代工、交付,因此存在诸多限制;
2.0时代的代工,不仅是代工,还要在产品设计、制造方面拥有自己的能力,双方将以各种形式形成紧密利益共同体,达成对市场和产品的基本共识。
2.资本市场不认可:基于微笑曲线理论,在高度分工化的汽车行业,位于产业链中端的生产制造是附加值和利润最低的环节。
但资本总是逐利的,如果以生产制造服务为主的代工企业无法为股东取得高额的利润回报,资本终将流失,股东也会失去耐心。在此背景下,代工模式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势头。
3.模块化技术尚未成熟:汽车硬件尚未实现高度模块化开发,定制化生产仍为目前主流。标准化、模块化开发是代工模式走向规模化的基础条件,但汽车产业目前的技术发展与科技行业相比仍然较慢,模块化开发颗粒度不够,暂不具备大规模代工的基础条件。
(四)总结:三种主流的汽车代工模式。
代工作为当前社会下行业极小众的制造模式,只在个别厂商和产品中存在,以下总结了三种典型的代工模式:
1.提供工程开发:以麦格纳为代表,是目前行业中较为认可且采用较多的代工模式,但弊端在于市场规模、技术要求均较高。
2.提供“来料加工式”的定制化代工生产服务:以江淮蔚来为代表,灵活性强、成本控制能力好,但代工厂几乎没有任何话语权,代工质量存忧。
3.提供通用整车平台和动力模块的“滑板底盘”模式:美国的Rivian、Canoo,以及中国的悠跑科技等厂商均为此模式的代表,他们是行业中的新兴势力,受资本追捧,但对代工的技术要求极高。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发现,在不远的未来,仅提供来料加工式的定制化代工模式会加速退出历史舞台(目前新势力中仅有蔚来还在采取此种代工模式,同门师兄弟小鹏和理想等均已退出游戏),而提供工程开发式的麦格纳斯太尔模式会成为中期少部分车企的过渡选择(奔驰、宝马、丰田等车企的部分高端产品),最后是提供通用整车平台和动力模块的“滑板底盘”模式,从长期来看(未来5-10年内将逐步兑现),将会成为身经百战并成功幸存下来的大部分车企的主流选择。
大浪淘沙始见金,留下足迹,我们拭目以待。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