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成都航宇生产的第四代单晶涡轮叶片实现量产,为国产涡扇中推发动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单晶涡轮叶片具有耐高温高压、抗氧化腐蚀等特性,是提高发动机性能的关键。新型单晶涡轮叶片DD9采用双层壁冷工艺,冷却效率提高30%,可承受1450摄氏度高温,比原来提高50摄氏度。这将使第三代涡扇中推-WS13的推力提高10%,达到9吨水平,有望应用于枭龙战机和歼31战斗机。这一突破有望推动国产航发技术迈向新高度,让我们对国产战机的未来充满期待。中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取得新突破,成都航宇生产的第四代单晶涡轮叶片实现量产,为国产涡扇中推发动机发展提供重要契机。单晶涡轮叶片具有耐高温高压、抗氧化腐蚀特性,是提高发动机性能的关键。新型DD9叶片采用双层壁冷工艺,冷却效率提高30%,可承受1450摄氏度高温,比原来提高50摄氏度。这将使WS13推力提高10%,达到9吨水平,有望应用于枭龙战机和歼31战斗机。这一技术突破有望推动国产航发技术迈向新高度,让我们对国产战机的未来充满期待。
国产航发一直是军迷们绕不去的心病,但近年来,中国出现了不少令人振奋的研发成果,如著名的涡扇10太行发动机,目前已经批量在国产战机中装备。但是在一些挑剔的军迷眼中,太行其实“不太行”,因为我们现在对标的,可是美俄最先进的航空发动机,太行发动机的水平其实仅相当于美俄在上世纪70年代的水平。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很多人指向了关键的航发材料问题。先进的航发材料是提高发动机性能的基础条件,在这一方面我们跟西方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最近,成都传来了一个好消息,或许能让军迷们稍作宽慰。
据媒体报道,成都航宇生产的单晶涡轮叶片已经实现了量产,这可能会成为国产涡扇中推发动机量产的契机,这种单晶涡轮晶片究竟有何独特之处?
在航空发动机的结构当中,涡轮是决定发动机性能的关键。高压涡轮将直接对抗从发动机燃烧室呼啸而出的高温高压气体。而想要提高发动机的推力,就必须提高发动机的排气温度,这对于涡轮带来的冲击当然也会越来越大。国外研究人员认为,只要将航发燃烧室的排气温度提高50摄氏度,发动机的推力就能提高10%。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发动机涡轮叶片的抗高压高温能力带来的更大的考验。高压涡轮叶片对材料工艺的要求很高,如果它在工作中出现问题,那将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对于现代航空发动机来说,单晶涡轮叶片有很高的耐高温高压,抗氧化腐蚀的特性,是世界各国航发涡轮叶片的第一选择。一直以来,中国航发之所以停滞不前,材料是掣肘的本源之一。国内对单晶涡轮叶片的研究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从第一代产品DD3,到90年代的第二代产品DD6,以及21世纪的第三代产品DD9,每一次单晶涡轮叶片的突破,都带来了中国航发技术的一次突破。如今成都航宇的新型单晶涡扇叶片名为DD9,它采用了最新的双层壁冷工艺,能够将叶片的冷却效率提高30%。使用DD9的的涡轮叶片可以承受1450摄氏度的高温,比原来至少提高50摄氏度。
考虑到国产第四代涡扇中推航发还在研制中,所以DD9更可能率先应用于第三代涡扇中推-WS13,这将让WS13的推力提高10%,达到9吨的水平,WS13将应用于第三代枭龙战机,以及传说中的歼31战斗机。
这会不会让歼31提早与我们见面?至少现在我们可以乐观地估计。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