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点评网 新闻] 从西属加纳力群岛到伦敦温布利球场,再到法兰西体育场,ROC——世界车王争霸赛经历了20余年的时光。每一年,ROC都把世界上最棒的车手聚集起来,无论是两轮的还是四轮的,就是为了找到一个谜题的答案:到底谁是世界上最棒的车手?而今年鸟巢成为了揭开09年ROC谜题的地方。
★ ROC世界车王争霸赛历史:
早在1988年,ROC就成功地在法国巴黎举办了第一场激烈争夺。当时恰逢WRC设立车手冠军奖十周年,WRC以往只竞争制造商冠军,从1977年后才设立了车手年度冠军。
ROC最原始的想法是要在优秀的拉力车手中决出最棒的。专家们试图改变一种比赛方式,让拉力车手们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某种信念和荣誉比上一次。后来参赛车手里有了MotoGP的冠军罗西,8届勒芒24 小时耐力赛冠军克里斯滕森,多次纳斯卡冠军戈登,和吉米约翰逊,多次F1冠军舒马赫和阿龙索,DTM的2届世界冠军奥迪车手埃克斯特罗姆。 从1988年第一届比赛后,ROC在随后几年发展中不断加入新鲜元素,最终将世界上各项主流汽车赛事的冠军都吸引其中,甚至包括摩托车领域的冠军们,MotoGP的传奇王者罗西也曾出赛ROC,这让ROC真正成为了没有界限的世界车王之争。
伦敦的温布利和巴黎的法兰西体育场都曾举办过ROC的比赛
ROC也可以说给了前车手前冠军们重展雄风的机会,现在的5届WRC冠军勒布仅以四分之一秒的优势战胜库特哈德拿到2008年ROC冠军。而前WRC车手多次赢得ROC冠军,比如麦克雷,奥里奥尔, 坎库宁和塞恩斯。
不过也不总是拉力车手的天下,2004年在法国,现在的F1明星科瓦莱宁在还是日产世界系列赛车手时就战胜了勒布。而2006年,2届DTM冠军埃克斯特罗姆也战胜了勒布取得最终胜利,而2007年他战胜舒马赫赢得冠军。
而后在1999年,ROC还引入了国家杯的比赛机制。由同国籍或同地区的两位车手组队,代表自己的国家争夺国家间的最高荣誉。比赛与“王中王”个人赛一样,采用三局两胜的淘汰制。如果两个国家在前两回合中各胜一局,那么这两局的获胜车手将在第三回台进行终极PK。
2009年,将从团体比赛开始,每个团体里的每个车手都将彼此对决,最终获胜次数最多的车手进入下一个级别的比赛,也就是四分之一决赛。这样,对于每个车手来说机会只有一次,赢了就有机会进入二分之一决赛,然后是决赛。也就是说,最终的冠军是经过了三次考验决出的。
本届比赛最大的一个遗憾就是“神奇小子”雪铁龙车队法国车手塞巴斯蒂安-勒布,因故缺席比赛。在刚刚结束的WRC 09赛季的比赛中,勒布以势不可挡的王者之势再一次勇夺桂冠,这是他职业生涯中连续第六个年度冠军,也让雪铁龙车队第五次成为“年度厂商总冠军”。而且他也是3届ROC的车手冠军。09年ROC赛场上少了勒布的身影,其精彩度不免会打些许折扣。对于中国观众来说,两个传奇人物——勒布和舒马赫的较量才是最被期待的。
★ 赛车与赛道:
在开始比赛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此次中外车手将要驾驶的赛车。
本届2009世界车王争霸赛,沿用了以前比赛中所使用的不少经典车型,其中,具有夸张前脸的Solution F非常夺人眼球。Solution F采用3498毫升V6马达,24气阀引擎。这样的设计,使赛车的震动和噪音明显减少,让比赛更显闲适与流畅。但在这份相对安静的环境里,Solution F的马力却不输任何其他车型,在这款V6马达的配合下,此车动力强劲,加速稳定。
Solution F采用了顺序式5挡变速箱,换档方式为拨片换挡,让车手在换档时显得游刃有余。Solution F长4350毫米,宽1850毫米,这样的长宽搭配,最为完美地实现了赛车的比赛性能。配上米其林赛车轮胎,Solution F因其天生的狂飙基因,注定会成为本届世界车王争霸赛中的一款明星赛车。
赛车的类型和外形总是五花八门的,这次世界车王争霸赛使用的5款比赛用车也不例外,有的时尚、有的炫酷、有的轻盈、有的复古,RX-150就是复古型的一款精灵赛车。它具有的视觉冲击力,让它在很多赛车中显得与众不同,而对操控性的独特要求,则会让RX-150吸引很大一部分走技术路线的车手。
RX-150采用16V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只有在高转速时候,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优点。高转速下,汽油在这款发动机内的燃烧更为充分,产生的巨大推力也就更恐怖。所以,RX-150与16V发动机的结合,堪称天作之合。
Focus RS WRC的原型取自於Focus ST道路赛车版,源自ST车系的血统,就不能不提到Team RS。总部位於英国Dovenby Hall的赛车研发公司长期以来着手开发FORD的性能科技车型,从FORD GT、Focus ST、Fiesta ST150、Mondeo ST220,到参与赛事的Focus RS WRC都是Team RS的杰作。动感的流线车身将使Focus RS WRC 成为迄今为止最具时尚气息的WRC赛车,却不失一分一毫的视觉战斗力。
Focus WRCar是征战全球无数赛事的冠军车型。使用多年赛事经验的高性能Cosworth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优异的底盘,加之M-sport先进四轮驱动系统,300匹狂暴马力与高达550牛米的峰值扭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其直接反映在令人惊讶的速度上。车身结构源於市售版Focus的一体成型超韧度底盘,再经由完全强化,并配合M-sport四轮驱动系统与麦花臣支柱附多向连杆及reiger气压独立的悬吊系统。在车辆材质上,车身采用特殊高压钢材,t45型钢材防滚笼型结构,轴承混和高精密强化陶质,碳纤维支柱连杆,钛金属的支柱,排气隔热陶瓷漆等,使车辆在高强度及高耐用性的前提下,仍保有轻量化的车体。
另外,组委会还准备了一款大众Scirocco尚酷赛车,作为本次比赛中最为接近量产版的车型。ROC版的Scirocco尚酷将搭载和原产相同的2.0升TFSI发动机及大众的拨片式DSG变速器,只是ECU方面就针对比赛进行了调整,最大功率200马力,最大扭矩达到了280牛米。
该车百公里加速度为6.5秒,最快速度被限制在250km/h。全新的XDS电子防滑差速器让这款小野兽除了拥有超强的直线加速能力之外,还能拥有良好的弯道性能。另外,为了增强制动效力,刹车盘直接改成了奥迪R8的345mm和310mm的前后刹车碟,保证制动力随叫随到。
再来看看赛道方面的情况,由于体育场的面积还是有限所以赛道十分的狭窄,平均宽度只有不足7米。在这里比赛就如同如同走钢丝一样,入不得半点闪失。
总的来说赛道很平整,沥青的细腻程度和专业赛道并无差别,但路肩却非常的高,赛车如果骑的太高很容易失去车辆的平衡,只有技术高强且胆大心细的车手才会取得好成绩。
★ 中国车手挑战赛:
11月2日晚19:30参加中国车手挑战赛的国内车手们乘坐大众EOS敞篷车登场亮相。他共有16名车手参加了中国车手王中王争霸赛,他们分别是:韩寒、周勇、王睿、任志国、黄楚涵、刘洋、林立峰、陈德安、郭海生、董荷斌、魏红杰、刘曹冬、刘斌、吴大军、王少峰以及老将卢宁军。16名车手赛前通过抽签决定对阵,结果韩寒与自己的老师周勇相遇,任志国对阵黄楚涵、刘洋对林立峰、陈德安对郭海生、董荷斌对魏红杰、刘曹冬对王睿、刘斌对吴大军、王少峰对卢宁军。
比赛采取淘汰制,两部车同时发车,各跑两圈,胜者晋级下一轮。名将周勇在过首个弯道时就出现失误,赛车撞上了防护墙,韩寒轻松晋级;场地赛冠军队友郭海生、林立峰也止步第一轮,胜者分别是拉力冠军陈德安与刘洋;“贵州车王”魏红杰还没有从伤病中完全康复,尽管竭尽全力,还是未能过方程式车手董荷斌这一关。
寒冷的天气,成为了影响比赛的主要因素,周勇的赛车就是因为轮胎没有充分预热,入弯过快导致车辆转向不足而撞到了外侧的水泥护墙,遗憾退赛的。
1/8决赛第一轮场地车手林立峰对战同样是出身场地房车赛的刘洋,最终刘洋以微小的优势获胜。
在1/8决赛中,两位重庆名将刘曹冬与王睿第一轮就过早相遇,论实力两人在伯仲之间,刘曹冬稍胜一筹进入下一轮;越野赛场上的名将刘斌与吴大军狭路相逢,结果勇者刘斌胜出;
在最后一场1/8决赛中,两位来自河南的冠军车手王少峰与卢宁军进行了一场新老车手的较量,结果王少峰击败自己的前辈卢宁军晋级。
1/4决赛对阵为:韩寒VS任志国、刘洋VS陈德安、董荷斌VS刘曹冬、刘斌VS王少峰,使用车型为RX-150。
他们使用的Buggy RX150赛车,这种车型中国车手们还是头次接触。虽然动力在参赛车型中不算大,但轻量化的钢管结构和高转速摩托车发动机的特性,以及后置后驱的设计使它的车头非常轻而车尾又非常的重,给开惯了前置前驱或是前置四驱的中国车手们,提出了不小的操控难度。也有不少车手出现了操控上的失误。
少峰在强大的压力下,自己出现失误赛车翻车拱手让出胜利。王少峰表示这款车驾驶不是很适应,在高速推头后失控装车翻车。这样韩寒和董荷斌进入ROC中国车王争霸赛决赛。
王少峰碰撞翻车瞬间
韩寒和董荷斌的决战吸引了众多关注。当然董荷斌的方程式实力绝对在韩寒之上,如果BUGGY赛车韩寒没有什么机会。
不过这次使用的是大众尚酷赛车,尽管董荷斌发车明显慢了很多,但他仍然以2分05秒181的尚酷最快成绩战胜韩寒,实力果然高人一筹!荷兰籍华裔车手董荷斌夺得ROC中国车王争霸赛车手冠军!
虽然是首次出战ROC国家杯,虽然是抽到了有死亡之组之称的A组,但韩寒和董荷斌给中国赛车迷们带来不小的惊喜。
11月3日晚7点半比赛正式开始。今天一出场由韩寒、董荷斌组成的中国队就面对舒马赫和维特尔组成的德国队。面对车王,韩寒在起步时还略微领先舒马赫,但是舒马赫毕竟久经沙场,驾驶这款赛车的经验也明显多于韩寒,一圈过后,舒马赫领先韩寒将近2秒的时间,而就在舒马赫冲线的一刹那,韩寒驾驶的赛车却在观众们山呼海啸的加油声中赛车打滑冲出了赛道,而这也是韩寒冲线前的最后一个弯道。在输给舒马赫之后,韩寒在小组赛中的表现依然可圈可点,他在第二场比赛中战胜了操作失误的澳大利亚摩托车名将杜汉。
小将维特尔与董荷斌正面交锋
董荷斌的赛车喷火驶入弯道
在第八组比赛中,中国车手董荷斌也在此上场,一开局便以较大优势领先澳洲车手里德,两圈过后差距扩大至3秒多。在最后的第三圈,董荷斌稳扎稳打,把巨大的领先优势保持到了终点,继韩寒之后再为中国队拿下第二分。
中国队与英国队的对决最扣人心弦
在接下来的与英国队的争夺中,先由由韩寒挑战F1新科世界冠军巴顿。巴顿明显技术更加娴熟,毫无破绽的完成两圈比赛。韩寒则显得有些慌张,多次出现小失误,最终落后3.3秒败北。第二场比赛由董荷斌对战普利奥克斯。普利奥克斯虽然率先冲过终点,但却因为抢跑而被判负。第三回合,董荷斌对决巴顿,但最终以3秒的劣势告负。董荷斌赛后说:“我能与巴顿比赛非常高兴,也许成败并不是最重要的。”
韩寒在比赛中有些紧张
沉稳老练的巴顿不愧于零失误车手的称号
左:巴顿 右:韩寒再通过同一弯角时的对比
韩寒和董荷斌的ROC处子秀可谓惊艳,首次参加ROC的中国队实现了赛前韩寒“绝对比中国足球水平高”的豪言壮语,为中国赛车和中国车迷挣足了面子,也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车手与世界顶尖车手的差距。
B组和C组分别只有三支车队,小组第一名晋级半决赛。巴顿和普利奥克斯领衔的英国队在B组中完胜苏格兰-南非联队和摩纳哥队,以全胜战绩晋级。英国队在半决赛中的对手是中国队。C组实力非常平均,法国、美国和斯堪的纳维亚联队各取得两场胜利。美国队凭借圈速优势晋级。
接下来德国队将与美国队一争高下。半决赛采用三局两胜赛制,相比小组赛更具偶然性。果然半决赛首场比赛首回合就出现冷门,舒马赫以微弱的劣势输给了美国漂移大赛冠军福斯特。
第二回合美国拉力赛冠军车手帕斯特拉那同样上演疯狂漂移,一度压得维泰尔喘不过气。但是这位漂移王在最后一个弯道有个小失误,维泰尔后来居上为德国队扳回一城。第三回合,维泰尔与福斯特决战。第一圈维泰尔领先不到一秒,第二圈维泰尔把领先优势扩大到2秒战胜对手。在舒马赫出师不利的困境下,维泰尔连赢两场力挽狂澜。
舒马赫赛后说:“很高兴参加比赛,对手表现得很好,去年他也很不错。但是我今天没能赢福斯特,但是当时的情况有一些特殊。”舒马赫指的特殊是那场比赛比赛用车改为四驱赛车。
最后的冠军决赛,由巴顿和普利奥克斯组成的英国队对决舒马赫与维泰尔组成的德国队。
车王给年轻人巴顿上了一课——姜还是老的辣!
首回合F1新科世界冠军巴顿对决F1七冠王舒马赫。两位车手的表现都非常出色,赛车和赛道都被使用到了极限。最终舒马赫以0.5秒的优势击败巴顿,为德国队先夺一分。
第二回合普利奥克斯对抗维泰尔,赛车再次换为四驱的WRC赛车。维泰尔一次侧滑失误导致赛车出现故障,普利奥克斯轻松取胜,并做出最快圈速1分52秒479。
最后一回合决战由舒马赫对阵普利奥克斯,赛车是两驱的ROC专用赛车。最终舒马赫以1.1秒的优势击败对手,为德国队拿下国家杯冠军。这是德国队在2007年和2008年后连续第三年获得ROC国家杯冠军。
★ 王中王挑战赛:
经过激烈的小组赛,在众多车坛高手中产生的八强选手再通过一回合制淘汰赛决出两名车手,这两名车手再通过三局两胜制比赛来争夺最终的王位。而这次的八强选手分别是F1新科状元巴顿、DTM高手克里斯滕森、两届ROC王中王得主艾克斯特罗姆、WTCC名将普里奥克斯、F1红牛小将维特尔、F1老将DC、车王舒马赫以及WRC拉力名将希尔沃宁。
其中一场八强赛,是拉力名将米科•希尔沃宁对阵澳大利亚V8冠军杰米•温卡普的比赛。
希尔沃宁的弯道表现
本身就是WRC福特车队的米科•希尔沃宁驾驶起福克斯赛车更是如鱼得水,侧滑漂移利用得恰到好处。以很大的领先优势战胜了杰米•温卡普进级1/4决赛。之后则被车王斩落马下!
英国车手普里奥克斯对战摩托车神迈克•杜汉
拉力老将马科斯•格洛霍姆
驾驶拉力赛车的F1新科冠军简森•巴顿
接下来的半决赛,06和07年ROC车手杯赛冠军艾克斯特罗姆力克新科F1世界冠军简森巴顿,率先进入决赛。
艾克斯特罗姆在比赛中
DTM高手克里斯滕森失误撞墙的一瞬间,肯定是把那位记者老兄吓坏了
就算冠军车手也有失手的时候
而车王舒马赫在小组赛中也轻松地三战三胜,没有给对手任何机会,1/4决赛他击败芬兰人西沃宁,又在半决赛中将同胞、获今年F1年度车手亚军的生猛小将维特尔压制得冲出赛道,显示了不俗的状态,车王舒马赫轻松晋级决赛。
最终的“大决战”,是在DTM天皇艾克斯特罗姆与车王舒马赫之间展开。比赛采取三局两胜的赛制。决赛第一回合采用的是ROC专用赛车,第一圈舒马赫发挥更胜一筹,他的成绩为1分00秒131,艾克斯特罗姆落后0.4秒。
第二圈,逐渐适应了赛车的艾克斯特罗姆越跑越快,而舒马赫则出现了小的失误。冲刺阶段,艾克斯特罗姆顶住压力,最终以1分57秒290率先撞线,而舒马赫仅以0.2秒之差的劣势落败,遗憾的输掉了第一局。
第二回合的赛车是KTM X-BOW,为了取得胜利,无路可退的舒马赫在比赛之前特意进行了一圈热身。比赛开始后艾克斯特罗姆依然延续了良好的发挥,第一圈的用时为59秒202,而舒马赫的成绩为59秒790。
第二圈,艾克斯特罗姆的发挥堪称完美,没有给舒马赫逆转的机会,最终以1分56秒044的成绩第一个完成比赛,领先舒马赫将近1秒钟。这样,艾克斯特罗姆继2006年和2007年之后,第三次获得了ROC车手杯赛的冠军。赛后舒马赫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沮丧,对于车王来说愉快的享受比赛过程应该比结果更重要。
获胜后艾克斯特罗姆用燃烧轮胎来庆祝自己的胜利
不过本次ROC对于车迷来说也略有遗憾,因为世界顶级的拉力车手勒布和摩托天才罗西都没能参加王中王的角逐,如果这两位天王级的人物到场,相信比赛应该会更加激烈。而现在已经确认,2010年的ROC大赛依然在中国举办,希望到时能有更多的璀璨明星汇聚在鸟巢。鸟巢明年见!ROC明年见!!舒米明年见!!!
● 小编观点:
ROC的意义何在?对于国内车手来说能和舒马赫,维特尔这样的顶级车手同场竞技驾驶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大马力赛车,已经实属难得了。成绩并不重要,关键是学习和提高,认识到自己的差距迎头赶上。
中国车手需要大家的支持
中国的汽车运动虽然起步很晚,发展速度确是惊人的。从第一代车手卢宁军、羡桐春到如今的韩寒、刘曹东、董荷斌短短20年时间,已经培养了3代车手,但中国车手最大的障碍就是缺乏与国外车手的交流,接触世界级的赛车与赛事。国内赛事的现状是,大家都是自己玩自己的,很少有像董荷斌、程丛夫这样走出国门接触世界的机会。
这方面,走在前面的是我们的CRC中国拉力赛,早在2004年就引入了了外援制,把国外车手请来与中国车手同场竞技。这无疑是快速提高中国车手素质的一种很好方式,但由于规则的限制请来的“鬼佬”顶多是国外的B级种子,而我们的CTCC场地赛方面则是没有设定过外援制度,封闭的运作环境使得大部分中国车队和车手成了“井底之蛙”。常年接触的只有那些1.6和2.0升发动机的“家用轿车”,小编觉得很难快速的成长与提高。一些有前途的赛车苗子也应该像奥运项目那样,有统一的培训机构,而且有机会去参加国外的赛事培训,去学习人家的一些新东西。所以,作为中国汽车运动的领导者,中汽联是必须为此而努力的。
这次赛事从另一方面讲更像是一次帮助国内观众认识赛车运动的脱盲教育。让之前并不认识这项运动的观众也能享受其中的刺激与乐趣。通过这种极具观赏性的赛事,培养起更多更专业的本土车迷。国内真正爱赛车懂赛车的群体壮大了,不愁没有影响力,赛事组织者也就不愁找不到赞助商....
对于汽车运动来说,媒体的力量也是不可小视的。可最大的问题便是媒体对于这项运动的关注热情并不高,就拿国内最具的影响力的央视来说吧,唯一的一档赛车节目还充斥着很多无关的内容,评论员的素质低下暂且不提,就连此次ROC的直播过程都是时断时续没有顺畅的播完。嗨!再来看看纸媒与互联网,对于赛事的篇幅也在逐年减少,那些主编、领导就一句话:“不赚钱”,也许这个板块就停掉了。国内的汽车赛事需要媒体的关注,主办方除了绞尽脑汁去找赞助之外,还要求爷爷告奶奶去找媒体报道,可有时却是用热脸蛋贴了人家的冷屁股....
我们再把视线转向国外吧。从去年开始,本田、三菱、斯巴鲁都退出了国际赛车领域,最新消息丰田也退出了F1赛场,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其实国外的赛事组织者的日子并不好过。他们将目光更多的集中到了中国这块极具商业潜力的大市场。这对于国内的厂商绝对是个大好机会,借助赛车来展示自己的品牌与形象。可惜的是中国的汽车还谈不上行程自己的品牌,只考虑到了眼前的利益,最终很可能像中国的服装和制鞋业那样沦为给别人贴牌生产的结果,而像赛车这样的相关产业更是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如果像华晨,奇瑞、长城这样的自主品牌要想做强做大,他们就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展示舞台。汽车赛事就是这样一个很好的平台,国内厂商可以通过参与赛事一步一步提高自己的影响力,不仅培养了自己的追捧者也能在技术方面获得更多收益。
有了好的车手培养机制,有了长久稳定的赞助商,有了一大批心甘情愿自己花钱买票入场看比赛的车迷群体,再加上国内媒体和厂商的大力支持,我想中国的汽车运动的出头之日也就为期不远了。 (文/图/摄:汽车点评网 高超)
★ 赛场花絮:
除了传统的赛车女郎表演之外,本次ROC大赛还为大家准备了精彩的摩托车表演,除此之外,还有神秘“嘉宾”出场表演!不多说了上图....
人车分离之后车辆也能原地漂移
这就是我们说的神秘“嘉宾”B组拉力赛车奥迪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