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点评·评论·原创】
对于自主厂商来说,如今的“新能源”三个字,绝对是个香饽饽。无论是大环境所趋,还是自身谋求新的发展,包括比亚迪、长安等在内的一线自主品牌,都在不遗余力的推出自己的新能源战略。而在这其中,点评君发现了一些微妙的共同点:加速时间/性能,往往成为了厂商推在最前面的宣传点,紧抓不放。
●自主品牌新能源战略:纷纷以“5”为先!
不论是比亚迪在去年发布的“542”战略,还是长安在上周刚刚发布的“518”战略(点击查看更多),都不约而同的将“5”这个数字放在了第一位。而这个“5”,都是指各自旗下未来的新能源车型(包括插电式混动及纯电动车型),从0-100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能达到5秒以内。那么问题也就来了:为什么这些厂商在宣传自己的新能源车型及战略时,都在反复强调,并紧紧抓住“百公里加速时间5秒”这个点不放呢?
●“百公里加速5秒”是个什么级别?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数字:相比于传统的汽油发动机,百公里加速能够进入5秒大关的,基本上只有一部分的跑车、性能车型才能做到。而我们熟悉的奥迪TT、奔驰SLK、宝马Z4(均为现款在售)这样入门级的跑车,基本都没戏。而要说到SUV就更是少的可怜:除了宝马的X6M,奔驰的ML 63AMG,保时捷的卡宴Turbo,大切诺基SRT8等主打性能牌的运动型SUV才能做到。不仅如此,即使是以加速性能迅猛的特斯拉的MODEL S,也仅仅是P85D车型才能突破5秒。
●新能源车加速时间为何快?
点评君要告诉大家的是,一辆车的加速性能表现,最直接的主导因素是扭矩(当然了,与动力及自身重量等因素也有关系)。但由于汽油发动机的自身设计特点,一般从静止开始,发动机需要达到一个额定的转速,才能达到峰值扭矩,而这个过程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而一般新能源车型,都是采用纯电动或混合动力,电动机具备恒转矩的特性,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瞬间达到最大扭矩,因此提供的加速度要远远大于需要进入最佳工作状态,才能输出最大力的汽油(或柴油)发动机。
▲比亚迪唐普通版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仅需4.9秒,而经过调校的极速版这一数据则可以增强到4.5秒。
通过数据比较就可以看出,一般的新能源车型,在峰值扭矩这一数据上,往往比汽油车型要高出不少。例如前一段时间热度很高的比亚迪唐,动力是由一台2.0T的汽油发动机,加上两台电动机组成,综合的峰值扭矩达到了惊人的720N·m。(点击查看更多信息)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法拉利458的最大扭矩也“不过”540N·m罢了。
●为何要抓住这个宣传点不放?
在了解新能源车型的特性,并结合上文,其实我们就可以看出,为什么厂商要死死抓住“加速性能”来作为自己的宣传点了。因为相比较传动汽车,不论是在续航里程、安全性、还是价格等因素,目前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的表现,还不具备可以抗衡的实力。
但惟独在加速性能上,(以及油耗表现),相比于同级甚至价格跨度更大的豪华品牌及性能车型,前者的数据表现“尤为突出”。而恰恰有不少消费者,往往就是会被那些看似“惊艳”的数据所“打动”,进而忽略了一些其他更为重要的方面。
反过来看,在传统的汽油发动机领域,自主品牌由于自身的技术等限制,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去宣传自己的加速时间,一直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转而到了新能源这块了,总算是逮着一个好机会了,必然得可劲儿的夸(chui)啊,大有“不管你说什么:我就是加速快!”的节奏,反正就是抓着这个“5”不放手了。
●点评君观点:抛开噱头,以消费者的实用性出发才是王道!
在点评君看来,新能源车型终归也是一辆汽车,满足使用性才是它的根本目的。即使消费者购买的车型具备“超猛”的加速性能,但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又有多少人或者多么高的频率去“享受”这一特性呢?还不如踏踏实实的在充电便捷性、续航里程、安全性等,这些对于消费者,更为实际、重要的指标有所提高,让消费者真正接受。
▲左侧图片为雷克萨斯CT200h,右侧图片为一汽丰田普锐斯(均为现款车型)
在这点上,丰田的普锐斯就做的很合理:没有强悍的加速性能,但换来的确实更低的油耗和更远的续航里程,同时安全性上也有保证(点击查看更多)。毕竟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心态日渐成熟,单纯的为一个“5秒”数据就心甘情愿的话费更稿的价格去埋单,我想恐怕不会吧。到那时候,这宣传点可就真的就只是一个噱头了......您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