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电混合动力,几乎是每一家车企所必须要走的技术路径,无论是否插电,混动车都将逐步取代传统纯燃油车成为未来市场的主体。所以,入雨后春笋般的混动车正在向主流市场不断发起冲击,例如我本次体验的启辰大V DD-i超混动。具体是何表现,且听我给您细讲。
需要提前说明的是,这台启辰大V DD-i超混动(以下简称:大V混动)是刚刚下线的试装车,有些细节上确实还有提升空间,现在做正式评价还不公平,等车辆最终量产时再说吧。另外,这款车目前还在盲订状态,所以这台车最终的售价、配置信息等都不明晰,所以这篇文章咱就单说基于这台车本身的体验,就当尝个鲜儿。
事实上,这台大V混动和燃油版车型共享相同的制造平台,所以包括白车身、总体内外造型、驾乘空间等方面都十分接近。不过新车在很多造型细节上也都做了调整,与燃油版也有着一定的区别。首先最明显的就是这款车的外形颜色了,我们拿到的这台车的颜色就很接近牛油果,当然它有着自己的官方正式名称:不焦绿。另外,它也有“非常白”、“不怕黑”和“哇塞灰”三个相对常规的颜色。
细节方面,新车的车头变化最为明显,虽然超大尺寸的中网依然是最为夺目的设计,不过其整体造型基于字母“V”型向外扩散,精致感还是不错的,再加上顶端的轮廓灯,同头灯一起点亮的时候非常有辨识度。那说到头灯,其整体造型和内部结构也都有了调整,主光源在下、LED日间行车灯在上,和燃油版刚好相反。
保险杠造型其实同样也做了一定的调整,包括下方的黑色护板也都变得更加锋利了一些,看似与燃油版变化不大,但细节上几乎没有一处是相同的。
侧面的整体轮廓就几乎没什么变化了,最为明显的就是这个双色车身,上半身采用全黑处理,包括车顶、行李架、ABCD柱、甚至连两侧外后视镜壳都变成了黑色,看上去还挺有层次感的。
尺寸方面,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607/1917/1624mm,轴距为2700mm。整体宽度比较突出,横向空间会比较宽敞。
另外两个变化也比较显眼,一个是左后翼子板上增加了快充接口,方便用户给车辆外接充电。右侧相同位置是燃油加注口,加92号汽油就行。全新造型的轮辋采用的是大面积遮蔽的低风阻设计,造型很炫酷,19英寸的尺寸确实不小了。匹配的轮胎规格为245/55 R19。
说实话,大V的车尾造型确实很有标志性,棱角分明已经不足与形容它,这绝对是一个能让人一眼就记住的设计。尾灯是极其细长的贯穿式造型,如果能合成一整根就更精致了(现在是从中间断开的左右分段式)。
变化方面,大V混动只是修改了后保险杠底部护板的造型,相比燃油版造型更复杂,增强了一定的运动感。
车内部分整体沿用了燃油版车型的设计,整体造型没有太大区别,变化同样集中在细节部分。例如它换装了更多与车身颜色相呼应的淡绿色皮革,包括仪表台、方向盘、座椅表面等区域。
全液晶仪表其实没啥好说的,毕竟这玩意现在还不标配的话,就不要在市场上混了。左中右三区的内容显示还是挺好分辨的,左侧的显示内容可以通过方向盘是的案件进行切换,想看轮胎压力、导航、动力流什么的,按一下就行。
中控屏与仪表盘“同框”,不过二者是相对独立的两块屏幕。整体并没有一个所谓的主界面的设计(当然也许是我笨,没找到),底层直接就是导航系统,需要调整车辆各项功能的话,直接从屏幕顶端的下滑菜单进行操作。整体控制逻辑需要花点儿学习成本去适应,用熟了就好了。
空调控制面板保留了几个最常用功能的机械按键,不过全车只有一个温区,乘客们得互相迁就一下了。
前排座椅依旧是一体式设计,不过表面皮质的拼接造型进行了调整,再加上双色的搭配,视觉效果是可以给高分评价的。另外,两个前排座椅都是电动调节,也都有加热和通风功能,实用性也不错,只是希望这些功能将来不是顶配独享就好。而在乘坐舒适性方面,整体还算可以,如果能再调整一下坐垫的角度和软硬程度就更好了,现在这个设定稍微有一点点硬。
中控台上方放置了一个无线充电面板,表面进行了防滑处理,不过这里的开口相对有点儿小,取放手机的时候得多加一份注意力。中控台下方是一个狭长的储物格,开口同样不大,比较挑剔物品的形状。
相比前排座椅,后排的坐垫就软和不少,而且靠背的角度也比较合适,介于半坐和半躺之间,舒适程度很高,再加上较为靠上的中央扶手,只坐两个成年人的情况下,还是很惬意的。
后排具备独立的空调出风口,而且是上下都有,只不过这里只提供了一个USB接口还是显得有些不够大方了,希望后期能追加。后排地板中间几乎是纯平的,并没有因为动力电池的增加而影响乘坐体验,这一点给好评。
驾乘空间方面,以我183cm的身高和200斤的体重来看,前后排的乘坐空间都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前排头部空间非常富裕。当然,这也得益于整车全景玻璃车顶带来的空间节约。不过,这个玻璃车顶并没有可以伸缩的遮阳帘,虽然进行了隔热处理,但是具体效果如何我这次没办法做出评价,毕竟拍摄当天是雨天,有燃油版大V的用户们,可以给我们留言普及一下。
后备箱整体比较规整,地板很厚实,承压能力比较好。当然,和大多数新能源车一样,盖板下方被一部分电控系统占据,所以没有备胎,只给了补胎液和充气泵。
这台大V混动提供了电控开闭的尾门,只不过开启和关闭的按钮并非单独设计,而是合二为一,初次使用的用户很容易在需要关闭尾门的时候产生疑惑(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暴脾气的可能直接愣关,说不定就会损坏电机,所以车主们还是记得及时提醒家人。
好了,静态体验就说那么多吧,接下来聊驾驶感受。先说动力部分,大V混动使用的是基于1.5T汽油机+单挡位DHT变速箱+动力电池所组成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日常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电动机进行驱动,汽油机更多的是承担带动发电机的作用。当然,在70km/h的速度、动力请求不大且变化不大的状态下,汽油发动机也可以直接驱动车辆来实现更高的节油效率。
有一个有意思的设计,想要启动车辆并不是依靠钥匙或者启动按钮,而是靠主驾驶的屁股。只有主驾座椅感应到有人,车辆才会通电并允许挂挡起步,而且还必须要系好安全带。
说一下具体参数,1.5T汽油机最大功率120kW,最大扭矩230N·m,最大热效率超过41%,电驱系统的驱动电机最大功率150kW,最大扭矩320N·m,虽然官方并没说二者的最大综合功率和扭矩是多少,但这套动力系统确实是很有劲儿的表现,至少对得起官方标称的7.8秒的零百加速成绩。
(这是我们虐了一天这台车后的能耗,油耗4.3L/100km,电耗14.9kW·h/100km)
按照NEDC标准,这台车可以纯电行驶110公里,满油满电续航超过1100公里,虽然实际使用中很难做到与标准完全一致,但就算打个8折,也是非常节能的表现了,而且就算始终不充电,这台车也只有4升多的低电量油耗,比开纯燃油车可省太多了。
以电动机为主动力源,这也就意味着大V混动开起来很接近纯电动车,包括近乎零延迟的动力输出以及没有换挡导致的动力中断都是有效提升驾驶愉悦感的优点。无比顺滑的行驶品质远超燃油车,从此告别迟钝和等待,习惯了就很难再回去。
不过,动能回收方面,这台启辰大V做的有点儿极端。动能回收只有强和弱两挡可调(自适应模式需要一定条件才能激活,并不能全场景使用,不做讨论),弱挡时,动能回收系统并不启动,十分接近燃油车的驾驶感,但也意味着没有能量被回收,几乎完全起不到缓慢减速的作用。而选择强挡时,动能回收的力度又过于明显,而且会随着油门的完全抬开而迅速介入,过程也不够顺滑,显得有些用力过猛。即便你不完全抬开油门,去刻意寻求一部分动能回收系统的介入,这个过程也并不算好掌握,需要右脚做非常精确的微调,这会显著增加驾驶员的操作强度,会很累。
如果你像我一样很喜欢用动能回收,又不想自己太累,那我建议你直接开启单踏板模式。这样掌控难度会下降很多,虽然也需要一定的学习成本,但熟悉之后就好了,一个踏板基本可以搞定一切,车辆可以完全自主刹停并且自动拉起驻车制动,不用担心溜坡,右脚可以在车停住之后就直接休息了。
大V混动同样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式的四轮独立悬架,再加上电池组(18.4kW·h)带来的重心进一步压低,其整体表现还挺让人满意的。虽然它不会把细碎的小震动完全过滤掉,不会营造完全的隔绝感,但此时经过弱化的震动也不会让人觉得烦恼,属于正常的表现。而在经历较大的地面高低起伏、或者用较快的速度入弯时,悬架又表现出了十足的韧性,弯道撑得住、起伏一次性收住,能给驾驶员很好的安心感。
转向方面其实没什么需要强调的,助力的力度适中,转向手感也比较真实,没有那种莫名其妙的阻尼,展现出了大厂应有的水准。
隔音部分倒是值得聊聊,首先它肯定比绝大多数的纯燃油车都更安静,只有在油门深度较大的时候才能听到发动机被唤醒并高速旋转时的动静,不算明显,但是能察觉到。最该做提升的反倒是降低底盘甚至是车身传来的行驶噪声,这方面的表现只能说这台车处于同级别的主流水平,距离优秀还有差距。尤其是在粗糙沥青路面上行驶时,略有一点儿吵。当然,这也因人而异,这需要您去亲自体验和感受,非要问我的话,我觉得我能给这台车一个中等偏上的评价。
总体感觉而言,启辰大V DD-i超混动确实有着不俗的整体实力,无论是配置、空间、动力表现、油耗水平来说都是市场上排名靠前的表现,具备成为爆款车型的条件。但是否能成为爆款,还要看这款车的定价再看。毕竟前有宋PLUS DM-i这个市场一哥销量一骑绝尘,刚刚哈弗枭龙家族又掀了桌子,这市场上每一款车都不是善茬儿。所以接下来看启辰的了,总体牌面不错,就看他怎么出了。
新车指导价:9.98-14.2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