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唐的插电混动版相较于纯电版在长途行驶和动力冗余方面具有优势。虽然混动模式在城市中油耗稍高,但其自发电功能可以平衡油耗,并在长途行驶中通过回收能量来降低实际油耗。此外,插混车型的双系统也提供了更高的可靠性,减少了因动力系统故障而抛锚的风险。然而,纯电版仍具有环保、低维护成本和短距离行驶成本低的优势。因此,选择哪种版本取决于个人需求和偏好。
推荐混动。
混动模式“高”油耗这个,估计是听云车评说的吧?
混动车的油耗,其实有两个状态,一个是SOC不变情况下的油耗,一个是积极自发电的状态。你只看后面这个,当然高,但是别忘了,充出来的电,实际上还是可以用来跑不少的里程,所以,当这一部分电里程加入计算的话,你会发觉油耗并不可怕,当然,这是跑长途的情况,和日系混动SUV比较,基本在同一个水平线。
新能源省油,当然主要靠电,如果你车位上能安装一个220V16A的插座,那么插混照样可以作到长期EV不加油,就算你车位现在不具备充电条件,但真的你有这个需求的时候,其实很容易解决问题的。
至于长途比例,哪怕你只有10%的长途机会,说走就走的感觉也不是纯电EV能体会的。
如果万一,动力系统有个小毛病,扔路上的可能性还是有,双系统就有这个好处,EV挂了燃油能驱动到4S店,燃油挂了也可以EV驱动,这也是插混一个好处。
EV的里程焦虑,也是一个问题,比如说某一天出去事儿太多,跑了不少地方,里程很容易就低于20%了,这时候离家还有50公里,尽管看起来还有60公里,可那时候的心理煎熬啊。。。
-------------补充-----------------
从攀枝花回成都(不超过100公里时速)的两种记录,可共参考:
跑一趟长途为什么会hev里程和总里程相差了180公里?攀枝花到成都之间有不少的山,常常是费油爬到山顶,再连绵三四十公里的大下坡,这大下坡就会切换成EV,不光这四五十公里不耗能,还能充不少电,多捡个十几公里的里程。
---------------20190722追加----------------------
前天从川西回成都,从爬上折多山垭口把电耗光开始,到天全服务区一共128km把回收的电再次耗光为止,发动机都没有启动过,也就是说,利用3000米的落差,跑了128km没有费一滴油。
当然能量是守恒的,这128公里其实是在前一天从天全爬到折多山这一段里程的高油耗里预存了。从云服务上看,这一段爬山路的油耗在11.7升左右。
最后用小熊油耗算下来,如果只统计hev里程为550公里,油耗是8.61升,但实际上有近250km的高原路段都是使用油发电或者油爬山而转换成的EV里程,在整个往返行程结束后,800km的高原往返路程实测油耗为6.67,当然我这是宋,2.2吨空重,比唐轻400斤。但朋友的唐也有从甘南到兰州只用了7升油的记录。
所以大家知道为什么插混车的油耗并非如看起来听起来那么吓人了吧。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