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点评·新技术解析·原创】
作为在国内拥有东风本田以及广汽本田的日系车企,本田近日发布了在国内即将推广的新FUNTEC技术。其中包括了:新一代安全驾驶辅助系统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和新一代导航互联系统Honda CONNECT(智导互联),这两套FUNTEC新技术今后将陆续在中级以上新车型搭载应用。其中,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将首先应用于全新一代艾力绅(明年年初上市)、第十代Civic(明年春季上市)和雅阁中期改款车型(明年上市);Honda CONNECT(智导互联)将首先应用于凌派中期改款车型(今年内上市)、第十代Civic(明年春季上市)和雅阁中期改款车型(明年上市)。不过问题也就来了……
不过咱们丑话说在前面,下面将要解析的本田Honda CONNECT智导互联系统中的诸多技术以及应用程序已经在很多常见的欧系车种有所配备了,只是本田引入到中国的时间上有一定的延迟。在市场已经对这些类似的技术不那么追捧与敏感后,在笔者看来本田此举已经很难再次拨动中国消费者们喜欢尝鲜的神经元了。
只不过本田的那些精彩大多数与我们国内消费者来说无缘,就像是Civic(国内称为思域) Type-R车型从来不会引入国内一样。
虽然来的有些迟,但我们还是有必要好好了解一下这些在国内将要应用的新技术。
△ 本田FUNTEC技术从三个层面,包括动力总成技术、车身以及主动安全技术和智能车载互联系统。此次的新技术中的Honda CONNECT就属于其中的一部分。
Honda以辅助驾驶为首要目的,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发车载导航系统,1981年Honda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台车载导航仪。
所以Honda说的这件事好像跟车载互联系统关系不是很大,不过我们继续往下看。
这不,到了现在,Honda CONNECT终于要和国内的消费者见面了。Honda CONNECT(智导互联)系统通过车载通讯单元与云端实时互联,可以根据实际的道路交通状况,提供包括行车路线推荐、准确预测到达时刻等精确导航服务,同时还可以提供目的地、天气、新闻等信息服务,以及万一发生事故时的紧急呼叫服务。
Honda CONNECT(智导互联)系统今后将陆续应用于Honda中级以上的新车型,首先应用于凌派中期改款车型(今年内上市)、第十代Civic(明年春季上市)和雅阁中期改款车型(明年上市),同时与广本雅阁车型相对应的东本思铂睿车型未来也将搭载该系统,十年免费也将为国内的消费者们带来不少的福音。
△ 图为广本2016款雅阁混动版车型,该车将在2016年上市,其轮圈等细节与普通汽油版有所区别。
于此同时对于这套系统的表现,相信你也一定十分期待,我们下图先睹为快。
△ 虽然该系统的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GUI)我们未能看到,但是未来7英寸屏幕加上800*480的分辨率,我们在现在也能有所体会。
经过笔者的询问后得知,这套系统是基于伟大而光荣的GENIVI联盟的Linux车载系统而打造出来的。
注:全球所有车载系统的底层嵌入式结构只有三家,一家是1995由微软开发出来的Windos Auto;第二家是黑莓的QNX;而第三家是Linux。
GENIVI是一个非盈利性行业联盟,其成员包括宝马集团、风河、英特尔、通用汽车、PSA集团、德尔福公司、玛涅蒂·马瑞利公司和伟世通公司等170多家半导体、软件以及其他顶尖IT企业和汽车企业。其实Tesla的Model S车型上那块19英寸的中控屏显示的就是一个完整桌面版的Linux,也就是Ubuntu,只是重新设计了UI,并对汽车CAN总线系统做了特别的开发。所以采用Linux的底层嵌入式系统结构对于Honda CONNECT来说是一件好事。
而且加上阿里·高德深耕国内市场,对于用户以及应用的研究也是十分契合国人的需求。因此未来Honda CONNECT将会两只脚走路,针对高端市场采用与阿里·高德合作的系统(更加符合市场需要,所以是要优先推广发展的高端定位),而低端市场走与苹果合作的CarPlay路线。说完了这套Honda CONNECT我们下面去看看Honda SENSING吧。
说完了Honda CONNECT我们再来看看Honda SENSING,这套系统是面向未来自动驾驶而开发的一套全方位的安全驾驶辅助系统,将陆续搭载于中级以上车型。
△ 最先应用的是全新一代艾力绅(明年年初上市)、第十代Civic(明年春季上市)和雅阁的中期改款车型(明年上市)。图中的2016款雅阁混动版也将搭载这套系统。
性能大幅提高的微波雷达不仅可以检测对象物体的位置和速度,还可以感应到电波反射率较低的行人,单眼摄像机可以有效识别前方行人或车辆等对象物的属性和体积大小,两种感应器的功能融合极大提高了车辆对外界环境的感应能力。此外,系统还具备极高的综合信息处理能力,除感知到的外部环境信息外,系统还能判断识别驾驶者的操作意图和车辆状态,根据这些综合信息对制动、转向等进行精确地协调控制,使车辆保持最佳车速、车间距和行车路线,从而实现了包括防患事故发生和避免事故伤害在内的安全驾驶辅助功能。
△ 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系统针对车辆的前方新增加了碰撞缓解制动系统(CMBS)(行人/车辆感应)、车道偏移抑制、附带低速追随模式ACC,以及车道保持辅助系统(LKAS)等新功能。
今后不断进化的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系统将成为未来自动驾驶的核心技术。因为按照本田的无人驾驶理念,未来需要在两个主要方面有所突破:一是如何感知车辆周边环境;二是如何准确判断车型所处的位置。
△ Honda SENSING主要功能如上图所示,不得不说这些类似的功能在欧洲车企在华合资品牌的车型中已经开始普及了,本田迟来的主动安全技术或许会在消费者购车是产生新的考量。
本田所制定的发展计划中,在2020首先年要实现高速公路上的自动驾驶。
△ 目前Honda SENSING系统的传感器(单眼摄像头以及微波雷达)的可探测距离为:对于车辆是120米;对于行人是40-50米。但是未来这套系统在国内还要进行适应性调整。
我们以上所说仅仅是该系统的介绍,未来引入国内的系统是否会有各种阉割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是本田官方给出了:会对中国市场进行适应性调整。笔者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是:基本排除对于本田在华全车系的标配搭载。
△ 上图为本田在主动安全技术以及驾驶辅助系统上的发展计划,此时我们处于图中红色框框内的技术条件下。
既然是为了未来的智能无人驾驶做铺垫,对于行人以及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安全的考虑也是不可或缺的。于是本田列举了几个例子,如下图所示。
△ 对于这些技术,笔者已经在其他的车企中见过类似的应用,如此在技术细节上的解释做出不同,然后标榜自己为世界首创世界第一的做法,笔者确实不敢恭维。
既然敢说自己是世界首创,那么请问奥迪A8车型中的夜市辅助系统呢?曾经奥迪A8车型中的夜市辅助系统的控制核心单元J853在引入国内的时候还特别进行了加密,因为本身热敏图像摄像头市委军事用途开发而来的,虽然目前也广泛用于民用产品。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热敏图像技术在中国的使用和销售就要受到限制。
在此我们仅仅举一个例子,这里笔者对于在中国的这些汽车企业的Slogn内容真的已经十分反感了,不仅仅是自主品牌经常用过于夸张的Slogn,甚至一些合资品牌也开始乐衷于此,目前汽车行业的宣传过度现象更是有升级之势头,笔者真心希望各个车企们实实在在的去好好造车,不要动不动就变个说法,然互就开始宣传自己“各种第一”。这也难怪中国的汽车媒体很难出现像《简氏防务》这样的专业媒体,因为采集自厂家的一手信息资料都有很多被夸张宣传的水分,所以我们的报道尽量通过专业的角度去还原这些东西。
对于自动驾驶的研究,笔者还是给予积极的肯定的!这是改变未来人类出行方式的革命,身处其中我们必须要更加关注。
总结:本田此次发布的FUNTEC最新将引入的技术来的时间确实已经很晚了,想要在中国消费者已经不那么敏感的神经中引起震动,恐怕已经十分困难,不过与阿里·高德的合作或许会让本田有更多针对国内的适应性发展,对此我们给予关注,但是目前这些技术真的没有太多的高科技含量,至少没能让笔者眼前一亮。可是对于在国内还没有搭载这些技术的车型,在未来售价不增高太多的情况下配备这些系统还是能一定程度增加自身的竞争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