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汽车在中国大力推行“绿动未来”这一环保理念,一方面是出于品牌宣传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极力改变消费者心中“美国车油耗高、不环保、缺乏技术”这样的固有印象。事实证明通过引入欧洲血统浓厚的EcoTEC发动机,上海通用通过一些列发动机的引进以及新车型的大力铺展,赚得盆满钵满,不亦乐乎。
而作为通用汽车最高端品牌凯迪拉克,更在“绿动未来”这一理念倡导下,史无前例的推出了第一款四缸轿车——SLS赛威2.0T,笔者有幸前往美丽的云南丽江古城去亲身体验这款车,而在试驾报告推出之前,我更愿意利用新一期的网易汽车《技术大讲堂》来跟大家一起深入了解这一颗重写了凯迪拉克历史的发动机,我想,用“勇敢的心”四个字来形容它,再贴切不过。
姑且先不论凯迪拉克推出四缸车型会不会跌份,在我们印象当中,四缸涡轮增压一向是欧系车厂热衷的产品,美国人似乎对其一直不太感冒。随着笔者调查的深入,这颗代号LNF的发动机身世果然不出所料,来自欧洲通用。在2007年的纽约国际车展上,全新的土星Sky红线率先搭载了这款发动机亮相美国,当时便以260马力、353牛米的傲人成绩一举成为了动力最强的通用发动机之一。而在正式引入中国市场后,这款发动机被重新调教,不仅动力曲线发生了变化,更注重低速扭矩响应,动力输出也提升到262马力@5300rpm、360牛米@2000-5000rpm。
所谓的SIDI并不是汉语拼音“思迪”,而是“Spark Ignition, Direct Injection”的缩写,意思是“火花塞点燃的缸内直喷”,加上一个T,那么就成了缸内直喷增压,其概念已经被某德系品牌吹上了天,我想你们懂的。缸内直喷配合涡轮增压所带来的好处毋庸置疑——高动力输出、低油耗、排量小。而在传统思维上来讲,凯迪拉克似乎并不需要这么一款小排量、平顺性略差、油耗低的发动机,那么究竟是什么魔力驱使凯迪拉克毅然选择了它呢?
2.0T SIDI发动机功率扭矩工况图
设计中的科技
首先在涡轮增压器当中,双流道(某些厂商称之为双涡管)技术配合轻量化涡轮明显缩短了涡轮迟滞,配合VVT可变气门正时技术,更使得在宽广的转速区间内,涡轮增压的效率都能得到优化,这也正是它的峰值扭矩平台能够覆盖2000-5000rpm的重要原因。
活塞喷油冷却
通用的工程师声称,布置在活塞下方的喷油系统能够喷射出一定压力的机油,来连续的给活塞润滑及冷却,进一步减少运转阻力以及噪声。而且这一设计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提升发动机的动力输出潜力并保障运转的可靠性。为了进一步改善燃烧,活塞头被设计成碟形,有效将喷油嘴喷射的燃油反弹到火花塞附近。
涡轮增压系统
正如前面提到的,它具备了双流道以及中冷系统,在20psi(1.25bar)的高压面前依旧从容镇定。中冷器通过风冷换热,虽然效果不如液冷,但也将进气温度降低了100摄氏度。即便如此,压缩比仍然被成功的控制在9.2:1,不过官方还是推荐国内车主加97#汽油。
双模直喷“SIDI”
传统电喷汽油发动机是通过喷嘴将燃油喷注于进气歧管,尽管效率已经比化油器式发动机提高很多,但燃油喷嘴与燃烧室之间相隔较长的通道,燃油微粒与空气形成混合气体受发动机运动的影响较大,油气混合气体仍然无法做到在发动机的每一种工况时都能充分燃烧。而SIDI发动机将多点喷射供油系统替换成可变气门缸内直喷系统,也就是说将喷油嘴植入汽缸内部,通过高压将燃油雾化喷入汽缸内,并混合空气进行点燃,从而实现缸内稀薄燃烧,提升发动机的效率。这种结构类似于高压共轨柴油机,只不过高压油轨内流淌的是汽油,被加以2250psi的压力喷入到气缸内。
四冲程工况
与此同时,ECM发动机管理模块可以根据发动机的工况自动调整燃烧模式,当车辆起步或以低转速运动时,发动机采用分层燃烧模式,将每一滴油分数层直接喷入汽缸内的不同位置,保证了每一滴燃油都能最充分地燃烧。当车辆高速匀速运动时,发动机采用均质燃烧模式,保证燃烧效率的恒定。
VVT技术在其他技术面前是被忽略的项目
其它常见的发动机技术也都包括在内,如VVT可变气门正时、机油寿命监测等等,总而言之,这款带有着浓厚欧洲血统的高性能发动机的确亮点颇多,也难怪能够打动通用高层,让百年凯迪拉克第一次有了一颗勇敢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