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点评·技术·原创】
《老师好》第2期:在上一期《老师好》栏目中,我们说到了关于汽车评测文章中图表的解析,其中主要说了关于汽车速度与加速度的曲线图,当然,主要是针对汽车和发动机特性的解读,如果您还没看过,请点击《老师好:其实测评文章中的图表并不难懂》。
这一次呢,我们来说说关于试驾文章中的专业术语,先给大家看看下面这一段话。
以上这段话是我从过往的试驾很多文章中摘取出来的,并不是对某款车真实的形容,只是其中的这些相对专业的用词值得我们探讨,到底什么是循迹性?什么是路感?路感好与不好到底哪个适合消费者?什么又是过滤能力?这些词应该在什么地方应用才算正确?
我们在看一篇测试文章的时候,首先还是要明白自己对汽车的需求,比如我想要一辆开着轻便的车,或者驾驶感强的车,再或者是坐着舒服的车,但是这些车在具体的形容上注定是不同的,所以有了自己的观点之后再看文章,一定会有更深的了解。
●路感
路感这个词其实是一个针对悬架和转向的多方面综合的指标,路感清晰的车在过弯和路过颠簸是都会有明显的回馈,但是路感不清晰就相反,笔者并不认为路感清晰就一定是好事儿,而路感不清晰就一定不好。
●推头
推头这个词看似遥远,你以为只有赛道上才能遇到,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真的很常遇到,尤其是在北方的冬天,下过雪后路面结冰,由于惯性的作用任何车都有推头的可能,所以这也算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最好的避免方法就是湿滑路面慢行,安全最重要。
●油门响应与变速箱响应
油门响应与变速箱响应是我们在试驾文章中提到较多的概念,我们也很容易懂这些词的意义,但是是什么导致了油门响应与变速器响应的快慢呢?
●指向性
指向性一般都是针对车头部分的一个概念,有人说车身指向性,其实这个用法就不太准确了,毕竟这种指向性的概念还是在转弯的一瞬产生的,之后的轨迹或者特性就不能用指向性来形容了。
在一般情况下,转向助力的形式对指向性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这台车是电子助力的,那么大多的情况下指向性都不会太好,当然这和悬架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循迹性
这个词很有意思,很多编辑或读者对这个词都没有太清晰的认识,甚至还有人会写出“前轮循迹性”这样的话,显然是不正确的。
轮胎的附着力能够直接影响车辆的循迹性,所以这项指标也可以间接的反应厂商在原厂轮胎的配置方面够不够厚道。
●吸入感
所谓的吸入感,指的就是手动挡车型在换挡时挡杆反馈给手的一种感觉,较好的车型变速器能够有比较好的吸入感,使得换挡更加顺畅。
●过滤能力
悬架的过滤能力又是一个跟路感相似的概念,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希望过滤能力越强越好,这样的话可以在车内感受不到严重的颠簸,悬架的过滤能力除了与支撑弹簧有关还与液压避震器有关,两者之间相互匹配完美才能达到一个较好的过滤表现。
结语:正如之前所说,在这些看似高端的专业名词背后其实都是对车辆特性最基本的解读,看懂了这些,对您看试驾文章或者挑选车辆都有了更多的帮助,当然首先就是要明确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词语或说法,请在文章下面留言,期待与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