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补贴厚待受益明显 前期投入大
在国家与地方政府纷纷慷慨解囊提供补贴之时,车企们的受益进一步得到了保障。比亚迪此前也表示,F3DM的补贴金额只有达到5万元以上时,才能收到较好的推广效果。而如今国家和深圳对F3DM这类车的补贴已达8万,覆盖了售价的近一半。汽车行业利润本来就不低,再如此巨额补贴,再不赚钱实在是难。
“受益的终究是车企,假设一辆新能源车售价16万,政府补贴8万。对车企来说,这比直接以16万卖给消费者划算多了,关键在于政府补贴的8万是不用交税的。”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宋健这样表示。
如此巨额利润的引导,虽然新能源汽车长期来看是获利非浅,但是前期投入是一道难题。不过,在这块新能源的美味蛋糕上,国内车企还是很舍得花大价钱的。全国人大代表、上海汽车总裁陈虹表示十分看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汽集团目前已投入20亿,将投入140亿。比亚迪在09年30亿元建新能源汽车基地,并出资3亿元与戴姆勒签署合资经营协议,建立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新能源投入已达33亿。奇瑞汽车在09年20亿成立新能源汽车,并融资29亿拟建新能源四厂项目。共投入49亿。
电动汽车在充电
前期巨额的投资是否能够收到相应的回报,新能源发展带来的收益能否覆盖前期投入,是车企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政府:新能源补贴“钱窟”如何填
按照《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要求,到2011年,“电动汽车产销形成规模,改造现有生产能力,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
2009年,中国乘用车销售突破1000万辆,如果按照每年15%的速度增长,2011年乘用车销量将达到约1350万辆,届时,新能源汽车销量要超过60万辆。如果政府补贴三分之一,也就是20万辆,每辆车补贴5、6万元,那么总补贴金额将需要100—120亿元。财政部门拿出这么多钱进行补贴并非易事。
“这么一大笔钱从何而来,是纳税人交的税钱么?从公平的角度说,国家补贴应该是拿给最贫困、最弱势的人群,在许多纳税人自己还蹬着自行车时,没有义务将纳税钱补贴给买车族,如果政府将钱补贴给买车族,那骑自行车的人岂不是更环保更应该被补贴?”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宋健这样表示。
政府为普通消费者购买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提供补贴是启动新能源汽车市场、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商业化进程不可或缺的因素,如何更细致的将补贴规范优化,值得消费者共同期待。(文/采访组 戴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