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行业洗牌加快,2016年新广州展的异军突起。汽车后市场展览平衡格局在角力中逐渐被打破,年初南北两展对峙,年中中部展会独秀的态势发生根本变化。特别在年初两展开展在即,北京展巨大领先优势,再一次印证了2016年的广州展影响已成行业展览的蝴蝶效应,豪无疑问广州展已成为汽车用品展会的分水岭。
基地优势影响巨大
因为我大中华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经济、人文、消费习惯差异巨大,各行各业的生产企业大都通过在各地招代理的方式,实现全国市场的布局。这种商业模式催生了各行业专业展览的诞生。
有着直观互动、亲身体验、资源汇聚、交流聚焦等优势,汽车用品展会自诞生之初即以一种区域性展会的形式凸显,产品专业性非常突出,亦具有极强的竞争力,一度呈现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随着市场变化、竞争加剧、优胜劣汰,最终形成业内人士共识的三足鼎立的北京雅森展、广州九州展、郑州宏达,无一不是在各个细分行业的基地上建立。
2014年,九州匆促撒离琶洲,引起行业动荡。展会平衡格局在角力中逐渐被打破,2015年开始便出现整体企业向北倾斜态势,北京传统强项汽车美容养护、防爆膜、内装饰品牌企业稳步增长,更赢得众多汽车电子实力企业纷纷转向。“向北倾斜”的现象,在2016年北京雅森决定和广交会主办方联手重启广州展后,形成强大行业漩涡式影响力:从此北京以资源优势为核心,挟基地影响力形成南北呼应、全年互动的一统格局。
广州展蝴蝶效应
2016毫无疑问已成为汽车用品展会的分水岭。本来南、北一个是原产地,一个占消费市场优势,仍是商家重点要考虑的大型会展。由于会展市场出现戏剧性的变局,九州搬离广州琶洲,让众多对外单有根本依赖的汽车电子企业产生巨大损失,正当众多商家纠结在深圳与众多同行家门口扎堆参展是否值得之时,雅森便强势宣布与广交会主办方联手重启广州琶洲展的消息,形成行业蝴蝶效应,进一步加快了深圳展的下滑之势。
2017年春季两展即将开考,深圳方虽表示今年业绩与2016年相比变化不大,但细究将发现,一向喜欢以“面积,规模,参展企业数量,参展收益”等数据作为宣传点的深圳主办方,今年开始对外隐晦公布这些数据。反以所谓的“营销,品牌影响”等虚的噱头老调重谈式宣传2017的深圳展。这或许侧面印证了在广州展蝴蝶效应影响下,深圳展开始进入不一样的状态。
就主办方优势而言,北京雅森在资源、格局、趋势掌握等方面的优势已显山露水,是否转化成“一家独大”的发展态势,还不能早下断论。2017年的广州展得益于主办方资源,参展企业外单刚需等原因,也取得了较好的领先“杆位”,是否能由此崛起,与自家北京展形成“南北内外,春秋两展”的“大一统局面”也还言之过早。但就资源优势、市场回馈而言,在广州展蝴蝶效应影响下,深圳、北京两大主办方此消彼长的态势明显,从整体看更胜一筹者已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