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简单的来了解一下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情况,在2015年前8个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累计产销量达到了12.35万辆,同比去年增长了3倍,加上目前国内要实施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可以说是承载了我们国家汽车工业的希冀。
所以,从整体的行业发展大环境上来看,未来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必要辅助设施充电桩的发展也是会对整个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发展息息相关。
这也就说明了一个成熟的产业链布局会为新能源汽车产量的爆发提供现实基础。哪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能在终端用户充电桩安装使用上占得先机,必然也会在市场竞争中争得有利地位从而力争拔得头筹。
△ 此处我们先不过多讨论公共充电桩的推广与安装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推动意义。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由于各个厂商所走的技术路线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在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如:动力电池、逆变器、驱动桥以及驱动电机等,其标准基本上都是各个主机厂商自己的厂家标准,全球电动汽车充电标准真可谓是各行其道,现有的四种形式——中、欧、日、美标准之间也存在差异。
这就为整体行业的发展埋下了深深的芥蒂,未来在充电桩安装使用以及动力电池组通用问题上就带来了极大的沟壑,这也是制约整个汽车产业进步的当头难题,更是会涉及和影响到我们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外界看似百花齐放的电动汽车领域,其实都在自己和自己玩。
但最新消息:国家《电动汽车基础设施规划》出台在即,由此带来的就是电动汽车充电新国标的产生,与老版本相比,充电新国标明晰了原本相对模糊的含义,对安全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兼容性等方面做了明确和补充,提高了车和桩的兼容性,避免资源浪费。
△ 看来充电不止,战斗不息的接口以及标准之争有望在年底得到一个标准化的整顿。
不久后出台的充电桩的新国标将会成为一个“你无法对抗的未来必然趋势”,根据目前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草案可知,我国到2020年充换电站数量需达到1.2万个,充电桩达到450万个;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的比例接近标配的1:1。根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提供的《2016-2020年中国电动汽车充电站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预计未来六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业年利润可达70-100亿元。国内充电桩企业也将会在资本市场获得更多的融资机会加速发展,未来关键核心的设备如整流器等实现大规模国产化后成本也会有较大的降低。
虽然以上的产业畅想大部分是基于公用充电设施的,但是即将到来的新国标会将统一充电设计的各项标准,家庭个人用充电设施将会依靠着公用充电设施的发展迅速跟进。对充电桩这片未来的红海,国内将会涌现出更多的专业生产厂家,各大主机厂别再自己玩自己的了,国家喊你们一起来做标准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