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点评·行业新闻·原创】
时间不知不觉的已经走到了2015年的秋季,笔者脑海之中至今还对儿时玩的电动四驱车记忆犹新,那时总是在思考一个我当时根本回答不了的问题:充电电池这么猛,汽车为什么不用呢?随着留不住的时光,埃隆·马斯克首先回答了这个一直困扰我的问题,对,那就是Tesla Modle S的问世。有时我也曾在想“钢铁侠”是否童年时也有过类似的想法呢?那么问题就来了,充电怎么办?使用公用充电桩或多或少会比在家里充电麻烦很多,那么充电桩距离我们家庭使用还有多远呢?这一点也关系到产品的用户使用体验问题,是一个相当相当重要的问题!
在聊充电桩之前,我们有必要知道为什么不用家用的220V电对新能源汽车充电,因为目前新能源汽车所使用的基本都是以锂电池为主(未来就是固态电池的天下,介绍请看下图)的动力电池组,这些电池组能量密度较高,功率重量也比较高。
同时为了适应新能源汽车尤其是动力电机驱动的车辆的行驶需求,其输出功率也要求较大,这就需要相应的充电设施使用高电压大电流进行充电,所以专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应运而生。
△ 尤其是像Tesla Modle S这样的车型,0-100km/h加速时间在3秒多,其电机需要的电流很大,对电池组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这其中充电桩又分为直流桩和交流桩两大类。其主要区别在于整流器,直流充电桩里有整流器,而交流桩没有,整流器的作用是加大功率,加快充电速度,但其成本较高。一台50千瓦的直流桩成本在10万元左右,而一台50千瓦的交流桩造价只要1万元左右。
△ 上图为交流电充电桩,由于没有使用整流器这样的零部件,其充电效率相比于直流电充电桩稍显逊色。
正是因为前后两者间的巨大差价,所以充电桩公司和车企都不愿在自己的产品上配置整流器,但是对于高速公路上的迅速补电以及营运车辆来说,直流桩是需要的。而家用的220V电源对于给新能源尤其是纯电动车辆充电显得明显乏力,其充电电压以及充电功率等严重低于动力电池组的标准充电数据,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对动力电池组寿命产生不积极的影响外,充满电所需要的长时间也是作为使用的车主无法承受的。
这也让笔者想起了中国首批Tesla车主也是首位Modle S P85D车主王振飞,他曾经是第一个把特斯拉从北京开到深圳,又沿着古丝绸之路从青海西宁开到了拉萨的人。
以目前的形式来说,安装一个家用的充电桩需要大量的手续审批,除了小区开发商、物业公司,还需要国家电网以及消防部门等审批。这还不是麻烦的,审批完成后就是动工了,小区物业那里随后就会有一堆需要你处理的事情。虽然大家对新能源车都不抵触,加上每个人内心都是希望我们的环境越来越好,姑且不说这其中审批手续等会遇到的麻烦,就是安装时间就要整整一星期左右,其中还会有很多问题需要你本人亲自去协调。
这都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成本,说白了就是钱,目前一个家用充电桩的安装成本都在不低于数万元,这还是笔者计算的普通小区一般安装情况(需要在用电线路上花费很大一笔成本),还不算那些家离变电站等较远的用户。这里面大部分都是施工成本以及排线成本,且你所安装的还是交流充电桩还不是直流充电桩。
我们需要简单的来了解一下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情况,在2015年前8个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累计产销量达到了12.35万辆,同比去年增长了3倍,加上目前国内要实施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可以说是承载了我们国家汽车工业的希冀。
所以,从整体的行业发展大环境上来看,未来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必要辅助设施充电桩的发展也是会对整个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发展息息相关。
这也就说明了一个成熟的产业链布局会为新能源汽车产量的爆发提供现实基础。哪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能在终端用户充电桩安装使用上占得先机,必然也会在市场竞争中争得有利地位从而力争拔得头筹。
△ 此处我们先不过多讨论公共充电桩的推广与安装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推动意义。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由于各个厂商所走的技术路线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在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如:动力电池、逆变器、驱动桥以及驱动电机等,其标准基本上都是各个主机厂商自己的厂家标准,全球电动汽车充电标准真可谓是各行其道,现有的四种形式——中、欧、日、美标准之间也存在差异。
这就为整体行业的发展埋下了深深的芥蒂,未来在充电桩安装使用以及动力电池组通用问题上就带来了极大的沟壑,这也是制约整个汽车产业进步的当头难题,更是会涉及和影响到我们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外界看似百花齐放的电动汽车领域,其实都在自己和自己玩。
但最新消息:国家《电动汽车基础设施规划》出台在即,由此带来的就是电动汽车充电新国标的产生,与老版本相比,充电新国标明晰了原本相对模糊的含义,对安全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兼容性等方面做了明确和补充,提高了车和桩的兼容性,避免资源浪费。
△ 看来充电不止,战斗不息的接口以及标准之争有望在年底得到一个标准化的整顿。
不久后出台的充电桩的新国标将会成为一个“你无法对抗的未来必然趋势”,根据目前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草案可知,我国到2020年充换电站数量需达到1.2万个,充电桩达到450万个;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的比例接近标配的1:1。根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提供的《2016-2020年中国电动汽车充电站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预计未来六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业年利润可达70-100亿元。国内充电桩企业也将会在资本市场获得更多的融资机会加速发展,未来关键核心的设备如整流器等实现大规模国产化后成本也会有较大的降低。
虽然以上的产业畅想大部分是基于公用充电设施的,但是即将到来的新国标会将统一充电设计的各项标准,家庭个人用充电设施将会依靠着公用充电设施的发展迅速跟进。对充电桩这片未来的红海,国内将会涌现出更多的专业生产厂家,各大主机厂别再自己玩自己的了,国家喊你们一起来做标准化了。
目前一些PHEV(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插电式混动车型,例如:宝马i8、宝马530Le、奥迪全新A3 e-tron、荣威550Plug-in、比亚迪的唐和秦、高尔夫GTE以及未来的帕萨特GTE、奥迪A6L e-tron等车型的EV(Electric Vehicle)纯电动模式的续航里程达到了50km,纯电动模式下已经可以满足基本的上下班需要。
△ 奥迪A3 e-tron已于7月24日在国内上市,共两款车型,其中舒适型售价39.98万,运动型售价40.78万。EV纯电动模式下续航里程达54km。
其动力电池组若要用家用220V电源充电,充满需要5小时,而380V的充电桩则仅需2小时15分钟,节省一半以上的充电时间。这还是在PHEV上的效果,要是在EV上,家用充电桩的功效简直就是药到病除。
△ 宝马530Le的EV模式续航里程达到58km,对于其车主来说未来花上一笔成本降低后家用充电桩钱,对车型的使用来说是值得的!
除了这几个售价比较高的车型外,国产的比亚迪秦和唐,还有上汽荣威的550 Plug-in车型来说也是消费者不错的选择。
△ 不光是秦,上汽也在布局新能源汽车,目前除了已经上市售价为24.88万元起的荣威550 Plug-in车型,上汽荣威其他新能源汽车型也在渐渐的走进我们的视野。
除了目前我们提到的这些进口的或者合资的新能源车型,未来将会有一大波新能源汽车问世,所以你不必担心没车可选,关键还是那句话:好马配好鞍!充电桩要进我家!这才是重点啊!
不仅是这些传统的主机厂,苹果、谷歌还有国内的乐视、百度、阿里巴巴甚至是未来的微软汽车都还在精心的酝酿自己的新能源汽车蓝图,配套的家用充电桩设施肯定是少不了的。
△ 苹果汽车还没来临,各大互联网企业的智能新能源汽车或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总结:望眼欲穿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所制定的新国标就要来了,未来家用充电桩将会以更加低的售价以及使用安装成本进入我们的家庭,服务我们所购买的各种新式的新能源车型,未来北京的天空也或许会变得更加蓝,我们的空气更加新鲜,让车生活更简单!中国新能源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