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点评·新闻·原创】
最近,比亚迪唐再次掀起一阵风波,除了公布比预售价更低的价格外(实际上顶配仅为27.98万,而极速版仅有2辆,并且已售罄,所以忽略不计),还和迈凯伦12C、宝马i8、保时捷panamera、宝马X6等数十辆豪车进行直线加速“单挑”,最后竟秒杀了大部分豪车,令热衷于自主品牌的网友和迪粉们再度为唐喝彩。由于比赛场地设在比亚迪总部的试车场内,因此所有内部员工都方便来观赛,而点评君也有机会在现场和许多内部人士们交流,从他们自信的谈吐中能看出唐的确不负众望,从中点评君也了解到了唐的诞生过程,本文我们将能看到一部真实的唐。
在聊唐之前,我们先看一下它的前传。众所周知,比亚迪是靠先进的电池技术起家的,虽然后来做汽车也比较成功(比如F3、S6等拥有不错的销量),但它始终有一颗称霸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野心。因此,比亚迪很早就2008年前做了这方面的尝试,但由于政策没放开,故比亚迪推出新车的动作非常谨慎,比如“秦”。
据内部人士透露,“秦”是从2010年开始研发的,该车曾定位于一款全新跨界车,它的造型融合了跑车和SUV的元素,颜值绝对爆表。但由于当时国家还没真正支持新能源车,因此比亚迪转变了战略,将秦改为基于速锐平台研发。虽然看起来比较省事儿,但比亚迪对设计师们提出一个很高的要求:既要改动小,又要明显区别于速锐。这就好比拿一件西服来改,既要让它看起来是西服,又要让它与改动前有明显差异。
△虽然说白了秦是速锐的拉皮作品,但两者外观却有明显差别,以清晰地区分它们的定位。
这就伤透了设计师们的脑子,眼看着秦须在2-3年内推出,因此他们仅对速锐的前脸和尾部进行大手术,然后就于2013年上市。诚然,不少人觉得秦的外观比较古怪,但经过了市场的考验,秦还是交了一份优秀的答卷:月均售出两千多辆,一举成为了国内新能源车中最热销的产品。
秦的问世在新能源车市掀起了一阵风波,网上流传各种“秦如何如何秒杀豪车”的段子。秦是比亚迪推出的第一款“542”战略的混动轿车,至于为什么不先推SUV,是因为在秦研发的时候,SUV还没有真正火起来。
比亚迪尝到甜头后,便着手将先进的混动技术普及到SUV上,而且王传福也需要一个平台迫切展示比亚迪的最新科技。因此,唐的研发工作就于2013年紧锣密鼓地进行了,为了加速上市进程,唐的造型仅花了不到2年时间就完成,由于时间仓促,“唐”在外观上仍然基于比亚迪前作修改而成。但动力系统却有深厚的技术积淀,历时8年研发,它在“秦”的基础上再进行强化,演化出“三擎四驱”,不仅做到百公里加速4.9秒,而且起步不易打滑,牢牢抓住地面。(以下是点评君用手机录制的唐直线加速视频,使用手机者请于wifi环境下观看,壕请无视)
唐的外观虽然是基于S7改进的,但细节上比S7更高端,这也是比亚迪有意为之,欲拉开唐和S7的差别。在前脸设计上唐显得更激进,以凸显其动力强劲的新能源车身份。
唐的尾部虽然大体上和S7相似,但尾灯经过巧妙的处理,末梢分开一叉,令人过目不忘。据内部人士透露,改变这些细节的目的是让人们在远处一瞥就能辨别出是“唐”而不是S7。
在内饰上,唐也通过改善材质、工艺、色彩搭配来拉开与S7的差距,比如中控面板采用搪塑软质材料,加入木纹装饰等,使之和以往的比亚迪产品相比,内饰颜值有了质的提升——看上去更豪华。
配置上更加逆天,配备360度全景影像系统、12寸液晶屏、PM2.5绿净系统、主驾座椅记忆、遥控驾驶、云服务、行车记录仪、胎压监检测、四驱模式切换等。
△比亚迪唐的中控屏比三部iphone 6并排加起来还大,分辨率也非常高。
△比亚迪唐的数字仪表盘和iphone 6的界面显示对比,两者分辨率差异很小。
比亚迪内部人士表示,虽然唐在性能、配置上的表现都不错,但他们还是深表遗憾,觉得唐在造型设计上未能“脱胎换骨”,使它继续背负“山寨”的罪名。但他们也自信地透露,未来的比亚迪产品将不会带有半点抄袭痕迹,大家从“宋”的设计也可窥豹一斑。
此外,比亚迪将会逐步放弃造传统汽车,届时全部产品皆为新能源车,而且为了凸显“高性能”,所有车型都配备富有视觉冲击力的18寸以上的大尺寸轮圈……点评君衷心希望这个“技术控”自主品牌能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光明大道。
虽然唐的外观因赶工而留下不少遗憾,但内在却十分成熟。它采用“三擎”布局,即拥有三台发动机——一台汽油机和分布于前后轴的两台电机。参数方面,唐搭载一台151kW、320N·m的2.0TI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6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两台电机的最大功率和峰值扭矩都是110kW、250N·m。这意味着,唐的综合最大功率达到了372kW,峰值扭矩高达惊人的720N·m,难怪能秒杀大部分传统豪车了。
虽然账面数据很强,但唐终究不是一台跑车,它强大的动力主要用于操控和脱困,以提升道路通过性。由于前后都分布电机,因此能实现更智能的四驱扭矩输出,比传统的机械四驱更精准和灵活。
虽然比亚迪不像其他大厂品牌给自己的四驱技术命名(诸如奔驰4MATIC、奥迪Quattro等),但其实也挺有标志性的,毕竟在国内,仍没有自主品牌采用电机驱动的四驱,即使是国外大厂品牌也罕见,我们最熟悉的也就是讴歌的SH-AWD。
古人云:“眼见为实,耳听为虚”,那至于比亚迪唐的脱困、越野能力如何,大家可通过下面两组视频能看出。 (注:点评君录制的视频未加任何特效,以保证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