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至9月14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以下简称“泰达汽车论坛”)在天津举办,本次论坛以“增动能 启新篇 向全球”为主题,围绕政策、标准,聚焦汽车产业前瞻热点,汇聚政府领导、行业专家、企业高层等嘉宾研讨产业热点议题,集结行业智慧思想,助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在9月13日开幕大会中,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安铁成发表了致辞。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一年,是我国汽车产业深化新旧动能转换、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作为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跨领域技术融合的“超级载体”,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不仅是产业变革的核心引擎,更是推动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战略转型的关键抓手,肩负着支撑实体经济升级、融入全球产业体系的重要使命。
回顾过去一年,安铁成认为,我国汽车产业延续领跑全球的态势,交出了亮眼答卷:
一是规模持续领跑全球,综合实力全面增强。2025年1-8月,我国汽车产销实现“量质齐升”,产销分别完成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同比增长12.7%和12.6%,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二是技术创新加速突破,核心能力显著提升。企业竞争加速从“成本优势”转向“创新引领”,为汽车先进技术应用和质量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是产业生态持续完善,发展优势不断巩固。我国主要汽车产业集群关键零部件“供应圈”正在逐步成型,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已形成全球最大规模充电网络。国际化发展模式升级,海外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建设加速,从产品出口向“生态出海”转变。
但同时也面临着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产业发展仍存在诸多新挑战,比如车规级高端芯片等技术存在攻关瓶颈,核心领域“卡脖子”风险未完全消除,智能网联汽车进入产业加速布局的商业化前期阶段,但规模化应用和车路云协同能力仍待突破,与此同时,国际新型贸易壁垒正在形成,汽车国际化布局遭遇阻力。
面向2025年及“十五五”时期的新任务,安铁成结合当前行业发展形势,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是锻造汽车新质生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二是平稳推动汽车新旧动能转换,夯实智能网联发展基础,构建产业发展新篇章;三是深化国际化合作水平,促进产业全球化布局进程,塑造产业增效新未来。
作为中央企业与行业“国家队”,中汽中心也将始终坚守“引领汽车行业进步、支撑汽车强国建设”的使命,重点强化三方面服务支撑:一是深化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围绕车规级芯片、固态电池等领域搭建攻关平台,推进技术验证与成果转化;二是发挥行业标准引领作用,加快推动汽车智能网联、绿色低碳等领域标准制定,促进国际标准协同,推动汽车领域重要技术标准国内国际共同研究和创新融合;三是完善汽车全价值链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智库支撑、技术供给、应用赋能、消费引导等能力,更好支撑汽车强国建设。